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慈惠 (Cihui)(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6行: | 第6行: | ||
(2024-4-19) | (2024-4-19) | ||
前面讲的是八正道的德行,在家的德行和出家的德行,第十九章讲 菩萨的德行,其实这都是讲八正道品,那么道品不是从理上来讲,从人的行持上讲的。 | |||
第13行: | 第16行: | ||
'''一、空与慈悲''' | '''一、空与慈悲''' | ||
空与慈悲在大乘里面是菩萨要具备的,其实就是菩萨三心——菩提心、空性慧、慈悲愿,是菩萨就要具足这三种条件。那么,空与慈悲是什么关系? | |||
'''(一)略说菩萨道的根源与原理''' | '''(一)略说菩萨道的根源与原理''' | ||
菩萨道 的 根源是什么?根源 还是 慈悲 , 为什么 菩萨 要具足慈悲? | |||
【'''前 来 所说的在家与出家 , 约释尊适应当时 的 一般声闻弟子说''' 。 】 | |||
因为在家也有修出离道 的, 所以也都 是 佛 的 声闻弟子 。 | |||
【'''本章的菩萨,虽不出于在家 与 出家 , 】''' | |||
菩萨 | 菩萨也是 来自 在家 、 出家 这个群体。 在 《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面 , 导师说其实菩萨 是 源于 出 家, 也 源于在家 。 | ||
'''【但约追踪释尊精神、发挥释尊 本 怀 的 佛教徒说 。 】''' | |||
在阿含经中有讲,他最注重都是以阿罗汉以解脱为修行的一个目标,以解脱精神为主的。所以在杂阿含经也有经文,说明佛陀和阿罗汉他们区别在哪里。声闻听闻佛法解脱,但他不能完整的说法。只有 佛 陀不但能 教 导别人解脱,他还能完整的讲经说法,在杂阿含经这么一经,那么到后来就逐渐以佛陀 为 主,逐渐的把佛陀的精神,给发展起来 了 。佛陀在世的 时 候 , 为什么大家都去解脱,也没有人去问佛陀是怎么修行成佛 的 ,基 本 上都是问声闻怎么去解脱的。所以佛陀的这种慈悲利世的精神,就没有发挥出来。就 到 后来,由于佛弟子对佛陀的追念、怀念,逐渐逐渐的发现佛陀才 是 最圆满的,最崇高的,最伟大的。然后追踪佛陀过去佛陀的修行 , 也叫本生谈,或者叫本事。然后才把 佛 陀的本怀把发挥起来,他的本怀就是慈悲利世 的 本怀 。 | |||
所以 | 所以 说'''【 菩萨 道源于释尊 的本 教 , 】''' | ||
本教也 是 源 于 阿含 经 根本 的 教典 ,因为 阿含经也有 大乘 的思想 , 不 过 在那个时代没 有 被重视 。 | |||
'''【经三、五百年 的 孕育长成 , 才发扬起 来, 自称 大 乘 。'''】 | |||
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或者在佛教史里就谈到了很多,都是那种梵化的教典,或者说是如来藏的经典。 | 2、大乘教虽有多少天化,但它的根本原理能彻见佛法的真髓 | ||
【'''大乘教虽为了适应时机而多少梵化,【1】然而它的根本原理,到底是光华灿烂,能彻见佛法真髓的!'''】 | |||
所以根本原理就是菩萨的慈悲利世的思想,所以佛法的真髓就是慈悲。那么大乘佛法适应时机,就是它适应当时的那个时机时代,有些梵化。在下面注解里,导师说就有点天化的意思。因为梵在印度就是大梵天,所以梵化在《华雨集》里,应改为天化,也就是低级天的鬼神化。因为大乘佛法为了怀念佛陀,有理想化信仰的成份加深。怀念佛陀,基本上来自于这种信仰,这种崇拜。理想化的成分就加深,与印度神教自然就多了一份共同性。 | |||
下面就谈到了这些,大乘有些梵化的原因,就是很多佛教天龙八部,这些鬼神,低级天,他们都以大菩萨的姿态出现于大乘经中。所以大乘经里面有很多鬼王,天,都是这些佛菩萨化身了。如果说他们当作一般的护法还是可以的,但是却凌驾人间的圣者,大有人间修行不如鬼神、天的意趣。如果大家学到过大乘经,可能都会有这种感觉,很多这些鬼王,鬼神,金刚神,他们都是大菩萨化身了。大菩萨化身的地位,胜于声闻圣者。所以提到这种华严法会这些菩萨,还有这些神教里的咒术,也混入到佛法里头来。 | |||
因为在初期大乘佛法里头,这种(梵化的)思想就存在了。 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或者在佛教史里就谈到了很多,都是那种梵化的教典,或者说是如来藏的经典。 | |||
有开仁法师整的图表,就是把这几点单拎出来。 | 有开仁法师整的图表,就是把这几点单拎出来。 | ||
图11 | |||
'''(二)从空与慈悲别说菩萨道的内涵''' | '''(二)从空与慈悲别说菩萨道的内涵''' | ||
(1)从世尊的本生得知菩萨以修空为主 | (1)从世尊的本生得知菩萨以修空为主 | ||
从佛陀过去生修行的方法看,才知道他是以修空为主的。他怎么修的空呢?空,是阿含本有的深义 。 一般来说,无常 、 无我 、 苦 、 空,也等于说三法印,它是涅槃印,所以阿含经就有这种空的思想, 有 大空经 、 小空经,所以他与菩萨别有深切的关系。 | |||
【'''佛曾对阿难说:「阿难!我多行空。」(《中阿含经‧小空经》)【2】】''' | |||
这个多行空,这个经里都是亦空亦有的,就是一部分一部分把这个空 遣 除去。 | |||
这点,《瑜伽师地论》(卷九○)解说为: | 【''' 这点,《瑜伽师地论》(卷九○)解说为:「世尊于昔修习菩萨行位,多修空住,】''' | ||
所以 一 个 是行, 像上座禅一样 ,行 走坐卧都在 空 行之中 , 然后多 住空之 中 。 | |||
所以说中观里讲 | 所以【『'''故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无常苦住。」】''' | ||
我们原先也学过,大乘直接从空入手,不从无常、苦来来入手。 | |||
'''【【3】这可见菩萨是以修空为主的,不像声闻那样的从无常苦入手。【4】'''】】 | |||
「阿难!我多行空。」这个空在《空之探究》里,或者在《性空学探源》里,都讲的那种空三昧,空三昧最有名的其实就是上座禅。 | |||
【'''《增一阿含经‧序品》也说:「诸法甚深论空理,……此菩萨德不应弃。」'''【5】】 | |||
菩萨德是什么呢?就是论空理,空理无论讲的多么深,多么奥妙,你修行不能离开菩萨的德行,菩萨的德行就是六度。他是从行持善法功德(入手),这样它就和空相应,或者是空住的。所以《心经》也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这个空,在导师《空之探究》里其实也谈到,空三昧,因为体会到一切法空,才能够成立一切法。 | |||
所以说中观里讲 ,「 已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 因为佛陀在本生的时候,就透视了这个空,然后从空之中看这个世间的这种幻有,这种缘起的,无自性的假有,这样他是从因缘彼此相依 、 彼此相关才能看到 。他这种 无缘大慈 的 慈悲才能生起来, 对众生皆以 平等的悲心 。 但这个空,不是证悟的那个空,它是賸解的那个空 。 导师在著作之中 讲 ,菩萨这种正知见,是賸解的空义,才能够在世间不造太重的恶业,然后在世间度化众生,庄严佛土,然后累积资粮。 | |||
'''(2)从缘起之三法印说无常即空的深义''' | '''(2)从缘起之三法印说无常即空的深义''' | ||
如从缘起的三法印的深义说,无常即无有常性,本就是空的异名。【6】 | 【''' 如从缘起的三法印的深义说,无常即无有常性,本就是空的异名。''' 【6 】 】 | ||
这个就是三法印的深 | 这个就是三法印的深 义 ,三法印 的 无常无我,它是缘起世俗的这一面,是甚深这一块,但是空 , 它是甚深倍复甚深,难知难见这一块 。 这样从甚深义 —— 三法印的深义 来讲 它是空,再回过头来,才能观察这个 缘起法 无常,即没有常性,本就是空的异名。这种''' 无常 即无 有常性''' ,它就没有本性,没有自性,这种缘生缘灭是无自性的在生灭,所以说它就没有常性,也就是就是空的异名,这个在前面的三大理性的统一 中 也谈到了这一点。 | ||
'''A、二乘因厌离心重,故无法充分开展释尊广大的利他行''' | '''A、二乘因厌离心重,故无法充分开展释尊广大的利他行''' | ||
但一般声闻弟子,对于无常故苦的教授,引起厌离的情绪极深。声闻、辟支佛们,不能广行利济众生的大事,不能与释尊的精神相吻合。他们虽也能证觉涅盘空寂,但由于厌心过深,即自以为究竟。声闻的方便适应性,限制了释尊正觉内容的充分开展。 | 【''' 但一般声闻弟子,对于无常故苦的教授,引起厌离的情绪极深。声闻、辟支佛们,不能广行利济众生的大事,不能与释尊的精神相吻合。他们虽也能证觉涅盘空寂,但由于厌心过深,即自以为究竟。声闻的方便适应性,限制了释尊正觉内容的充分开展。'''】 | ||
佛陀的这种正觉的内容, 佛陀体会 的 缘起,像大海 一样深广, 能探测到缘起的底里 ; 声闻就像兔子一样,他只是在水面上,但他能解决生死 。 他 由于 厌离心过深,他就不能和佛陀的悲心相吻合 。 佛陀那个时代,厌苦的风气非常兴盛,佛陀也没办法改变那个时代,也 只能 顺应那个时代厌离出离的这种风气,去为他们开示解脱的方便适应 。 在成佛之道里也学到了 ,「 随机立三乘,正化于声闻 」 ,就是 那个时代 还是以声闻为正化,菩萨为旁化。 | |||
'''B、菩萨直观缘起性空,故不急自了,且从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 | '''B、菩萨直观缘起性空,故不急自了,且从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 | ||
佛从菩萨而成,菩萨的观慧直从缘起的法性空下手,这个就是大乘,大乘都是从空性直接入手的。见一切为缘起的中道,无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 | 【''' 佛从菩萨而成,菩萨的观慧直从缘起的法性空下手, 】''' | ||
这个就是大乘,大乘都是从空性直接入手的。 | |||
'''【 见一切为缘起的中道,无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 】''' | |||
从一切法的本性去入手,就是空义去入手,然后反过头来,成立一切如幻的,不实在的一切法,这样它就是一个中道 。他就是没有'''急急的自了''',落在这个空寂之中不出来,也等于说大乘讲这种二谛的中观,叫中道。 | |||
'''【这样 , 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的自了,从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7】】''' | |||
因为菩萨的这种正见,这种对空的胜解,他正见的都是四圣谛或者都是寂灭,空义,都是见的这种实相。但是从大乘正见来说,大乘正见就是一切法无自性、空,一切法无自性、无分别,无自性分别,以无自性,以无性正见观察及安住。这样,他才能够生死中忍苦,忍苦是用智慧去认可这种苦。认可这种苦,他不仅仅是说为自己,他忍苦也是为让更多的众生去出离苦。他忍自己的个体的苦,他想成就无量的众生。所以他能够忍耐自己的小苦,然后不积极的自了,他要急于自了,那就是声闻乘。 | |||
正 是 因为他 有这种大 悲心在驱动 , 不忍看到众生在 这种 苦海之 中 迷失 , 不能够觉悟 。 所以他就在 入世度 众 生 之 中向于佛道 前进 。因为 ,他一边追求无上 的正 等正觉 , 一边去度众生累积自己 的 资粮。 因为 你度众生 , 你就要学很多很多 的 本领 ,从 现在 来说, 你要会很多的能力。 是法 可能你都要去学习,做哪个行业 , 你都能够做 的 出类拔萃 , 你 这样才 有 能 力在这个世间,去渡众 生 去修学。 | |||
图13 | |||
这个杂阿含经567经,空是和无我,我所相应的。 | 这个杂阿含经567经,空是和无我,我所相应的。 | ||
第93行: | 第138行: | ||
所以这个空三昧,在声闻法之中,也只有三三昧,还有无量三昧。 | 所以这个空三昧,在声闻法之中,也只有三三昧,还有无量三昧。 | ||
但是在大乘法之中,导师在 | 但是在大乘法之中,导师在佛教史和初 期 大乘起源开展里头,讲这种大乘的无量三昧,那真的是百千三昧,不但说行走坐卧,你是读诵礼拜赞叹,供养都可以有三昧的。所以空三昧,在佛法中,真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在 《 空之探究 》 或者是在 《性 空学探源 ? 里头,没少谈到空三昧。这就是 说“ 空 ” 在阿含经中,就有大乘的信息存在。 | ||
'''2、慈悲''' | |||
(1)声闻者忽视了与慈悲有关的四无量心,亦能直入法性 | |||
'''慈悲''' | 【''' 与戒律有关的 慈悲 ,声闻也不能说没有的,但佛灭百年,已被歪曲为粗浅的了(《四分律》七百结集)''' 。【8】】 | ||
就是在 结集 的时候,这个慈悲和戒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去发挥它 。 | |||
'''明四无量心能直入法性教证''' | '''A、 明四无量心能直入法性 的 教证''' | ||
'''【 声闻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缘起而空寂,以为慈悲等四无量心但缘有情 、 不能契入无为性。 【9】不知四无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如质多罗长者为那伽达多说:无量三昧与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有差别义,也有同一义。】''' | |||
声闻法,他认为四无量心是只缘有情,是属于世俗的,没办法契入无为性,因为契入无为性,你要有那种法缘慈,就是你要缘法,缘法就等于说,有情也都是这种因缘法在起着因果的作用。没有一个真实的有情众生、我,这个东西。所以,他认为你缘的是有情,你就没办法和实相相应。因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是针对有情,才能生起慈悲喜舍,你对山石草木,肯定是没有慈悲喜舍的。所以,这是他们的误解,不知道四无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 | 声闻法,他认为四无量心是只缘有情,是属于世俗的,没办法契入无为性,因为契入无为性,你要有那种法缘慈,就是你要缘法,缘法就等于说,有情也都是这种因缘法在起着因果的作用。没有一个真实的有情众生、我,这个东西。所以,他认为你缘的是有情,你就没办法和实相相应。因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是针对有情,才能生起慈悲喜舍,你对山石草木,肯定是没有慈悲喜舍的。所以,这是他们的误解,不知道四无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