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K3:修订间差异

删除477字节 、​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7行: 第7行: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成佛'''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成佛'''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上节大致的学到,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 这个 三法印,从有为,无为,只有用空和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上节大致的学到,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三法印,从有为,无为,只有用空和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是菩萨的根本, 然后 谈到声闻与菩萨的差别。声闻也只是完成自己的解脱,菩萨不但自己解脱,他要从净化身心到和乐善生。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是菩萨的根本, 谈到声闻与菩萨的差别。声闻也只是完成自己的解脱,菩萨不但自己解脱,他要从净化身心到和乐善生 ,声闻也只是达到,即自心的净化


声闻也只是达到,即自 的净化。
'''一、三 '''


 今天,就开始学习菩萨的 要,也叫三心。也就是菩萨所要具备的三心。
 今天,就开始学习菩萨的 要,也叫三心。也就是菩萨所要具备的三心。


 这三心,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菩提心、大悲愿、和空性慧的三心。这就是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这三心。
 这三心,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菩提心、大悲愿、和空性慧的三心。这 就是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这三心。


  所以 菩萨行是非常深广的,这 里也 是列 举大要, 也就是 从三心行六度万行来说 三心 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 无所得就是空慧。因为佛法的空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无所得。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导师在学佛三要里头,一切智智,那就是以正觉为本的究竟圆满的佛德。菩萨是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的,也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以佛果为目标,然后,心心念念都与这无上菩提心相应的。所以这个菩提心,它是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其实这一切智智,因为一切智,就是声闻也有一切智,但是一切智中的智,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然后,他是愿菩提心,这个,在二道五菩提的时候,有一个信菩提心,就是发心菩提,就是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最后是明心菩提,所以他发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心,信愿。
 菩萨行是非常深广的,这只 能略 举大要, 《般若经》的依止 三心 行六度万行来说 三心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 【32】


 , 大悲 上首了,大悲 对众生 见到众生痛苦 而想 救拔他 就是 悲。前面 我们学到 菩萨 ,他一样 观苦 是, 他依苦成观。就 他见到众生之苦,不忍众生之苦,他就想救拔它,所 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福乐 想给予福乐,就是慈。所以说慈能 乐,悲能拔苦。 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所以 大乘佛法为什么要培养 慈悲 ,因为 有悲心 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慈悲 ,一切的 福德 都算不上菩萨行了
  无所得就是空慧 佛法的空慧就 一切法无自性 无所得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一切智智,导师在《学佛三要》里头;一切智智;那 就是 以正觉为本的究竟圆满的佛德 ,菩萨是 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的 也就 菩提心 这个菩提心 是以 佛果为目标 然后心心念念都 无上 提心相应的 。所以 这个 提心,它是一切智智 相应作意,其实这一切智智 ,因为 一切智 就是声闻也 一切智 但是 一切 智中 的智, 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


 所以慈悲是菩萨的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然后他是愿菩提心,这个在二道五菩提的时候,有一个信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最后是明心菩提,所以他发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心——信愿。大悲为上首,大悲是对众生,见到众生痛苦,而想救拔他就是悲。前面我们学到;菩萨一样是观苦,但是他依苦成观。就是他见到众生之苦,不忍众生之苦,他就想救拔他,所以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福乐,想给予福乐,就是慈,所以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所以大乘佛法为什么要培养菩萨的慈悲?因为有悲心,才有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慈悲,一切的福德智慧,都算不上菩萨行了, 所以慈悲是菩萨的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然后 无所得是空性慧, 空性慧为善巧的智慧。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就是它停留在涅槃境界上,就没有再回到生死 度众生 菩萨就有这善巧的智慧,因为他不能住在涅槃,所以叫无所得 所以这三 就是菩提愿,大悲心,空性慧了。
 无所得是空性慧,空性慧为善巧的智慧。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就是它停留在涅槃境界上,就没有再回到生死 度众生 菩萨就有这善巧的智慧,因为他不能住在涅槃,所以叫无所得 所以这三 就是 菩提愿,大悲心,空性慧了 。这就是三心


  这就是三心, 这三心,其实开仁法师,把这一篇整个的内容 总结了 技巧无所得空性见,就是技巧了 一切智智相应, 这个菩提愿,菩提心就是伟大的目标,大悲为上首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和世间增上它相关联。伟大的目标,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 就是 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这三心,其实开仁法师,把这一篇整个的内容总结了 技巧无所得空性见,就是技巧了 一切智智相应,这个菩提愿,菩提心就是伟大的目标,大悲为上首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和世间增上它相关联。伟大的目标,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所以他就把知情意也加在里边,
 所以他就把知情意也加在里边, 因为知情意是心里的。还有那种,仁,智,勇,三达德。其实这个要配很多,像三不善根,受想思,和人的三种特性,还有佛的三德,都能够给他对上。


因为知情意, 心里 。还有那种,仁,智,勇,那叫三达德。其实这个要配很多,你像三不善根呐,受想思,和人的三种特性,还有佛的三德,都能够给他对上。
'''(一)无所得 菩萨行 适当技巧'''


 首先 讲到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技巧 菩萨的技巧,他先从凡夫来说的 ,凡夫,因为我执而不得自在。
 首先讲到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技巧 菩萨的技巧,他先从凡夫来说的


凡夫 就是 一般的行为,处处为自我私欲所累,弄得 处处荆棘葛藤,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 这惟有体悟空无所得,才能解脱自由。我们在凡夫位上还难免。利他也不外是为了增加自己功德,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然了,这也是有必要的。没有功德,没有人去修了。但是声闻能体悟无所得,但是他又偏于空寂,偏于,成空滞寂里边。
'''一、无所得为方便,是菩萨行的善巧──技巧。'''
 
'''1、 凡夫 :因我执而不得自在'''
 
一般的行为,处处为自我 私欲所累,弄得处处 荆棘葛藤,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 这惟有体悟空无所得,才能解脱自由。
 
我们在凡夫位上还难免。利他也不外是为了增加自己功德,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然了,这也是有必要的。没有功德,没有人去修了。
 
'''2、声闻:因偏空而成为障碍'''
 
但是声闻能体悟无所得,但是他又偏于空寂,偏于,成空滞寂里边。 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就不能出来了。所以,他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这样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因为他认为涅槃和生死是两边,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生死就是另外的,这样他就不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也是不可得的。所以他就自己入涅槃,就不想来度众生了,所以空义就成了障碍。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如果说从声闻乘来说,也就是究竟解脱了。
 
'''3、菩萨:于法增上的空慧与「悲愿」助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头,就不能出来了。所以,他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这样,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因为他认为涅槃和生死是两边,他就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生死就是另外的。这样他就不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也是不可得的。


所以,他就自己入涅槃,就不想来度众生了。所以这个空义就成了障碍。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如果说从声闻上来说,也就是究竟解脱了。


 然后,这又讲到菩萨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菩萨的空慧,虽然是法则上的理智。法增上就是依照智慧,理性的智慧,但从一些缘起有中悟解得来的。法增上理智,它不是单独的一法,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悟解到,它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可以看到缘起的空寂性。这样,它就有悲愿,这个悲愿就是他从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一个人独自的,独善其身,他也去悲天悯人,愿意,就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所以,他这种大悲心,就是从自他的和乐,自他的相依共存而来的。因为这个缘起法,如果说按声闻来说,他只是观到自己身心的空义,照见五蕴皆空就完事了。
 然后,这又讲到菩萨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菩萨的空慧,虽然是法则上的理智。法增上就是依照智慧,理性的智慧,但从一些缘起有中悟解得来的。法增上理智,它不是单独的一法,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悟解到,它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可以看到缘起的空寂性。这样,它就有悲愿,这个悲愿就是他从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一个人独自的,独善其身,他也去悲天悯人,愿意,就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所以,他这种大悲心,就是从自他的和乐,自他的相依共存而来的。因为这个缘起法,如果说按声闻来说,他只是观到自己身心的空义,照见五蕴皆空就完事了。
第125行: 第135行: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一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一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这个是早晚课楞严咒前边的一段话,因为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个菩萨!
 这个是早晚课 楞严咒 前边的一段话,因为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个菩萨!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这样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说;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法化生,因为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圣,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洪恩,他就先于佛涅槃。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沁沁教导,来教化、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都是来自于佛法,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这样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说;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法化生,因为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圣,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洪恩,他就先于佛涅槃。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沁沁教导,来教化、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都是来自于佛法,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第193行: 第203行:
 当然了,这个就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当然了,这个就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5、禅定度''' (p.256)
'''5、禅定度'''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动的时候能定,静的时候也能定,是这个意思,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我们前面人家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动的时候能定,静的时候也能定,是这个意思,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我们前面人家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52】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52】
二六时中,都在定中。这个我们前面学到,那真的只有说到一定的阶位吧,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所以;菩萨一般的他是到加行位的时候才修定,一般都是先从福德资粮开始修的。


 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就是从前几度去学,比如说那种布施,持戒,修忍,精进,这个是福德的资粮,先修福德资粮,然后后边儿,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利的,前面布施、持戒、是利他的,这样他就能够先修福德,前边儿先积累福德。


'''6、般若度'''(p.256-p.257)


我们前面人家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东经龙量经也说,内心之善定龙行只具定作物坐定我定龙,一切是定,二流是时钟,都在定中。这个我们前面学的,那真的只有说到一定的机会吧,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例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做初学菩萨的模范,
''' 、慧:''' 胜义慧 入缘起性空说,这是 声闻一致的。
 
因为背心不足,功德不足,积极地修订,不是落入未定就落入生门的正实际的窠臼。所以菩萨,它一般的,它是,到家行位的时候才修订,一般,都是先从福德资粮开始修的。所以禅定,是 度的,一度,应先 悲剧中努力,就是从前几度去学,比方说那种布施,持戒,修忍,精进,这个是福德 资粮,先修福德资粮,然后后边儿,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立的,前面不是世界经济,
 
是利他的,这样,他就能够先修,负责前边儿的,先积累负责,然后最后是波若度了,不知道。之后,那是从社会的误 缘起性空说,这是 声闻 是一样的,他悟的这个法空性实相,他没什么区别和声闻。不过,菩萨应该先观观一切法功,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就是剑法无道的时候,他要在缩小范围,集中于你我我所见,同时,不但是上一会,也重于世俗会。
 
所以说菩萨求法当求当于五明处求,他光学,就是先从这个五名处去学的,声明,就是文字,音韵学,就是文字薄弱,就是一些语言文字。音韵,就是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在印度来说,它也是一个很深的一个学问,就是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乐,就是那种,弹琴,奏乐,印度也有,就音韵学,所以很多音声佛事,就是后来就从这方面翻倍,也就发展起来了。英明,
 
是伦理学认识论,也等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学,人明一方面是医药卫生种种的这个医学方面的知识工巧明就是理论科学和实用科学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内容,才是佛法,如果能这样,讲话怎样教化有情,所以菩萨,他先观观一切法,他就光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作为上一会一切法空会,
 
他也要重世俗智。所以说菩萨自利利他, 切都设在六度之中,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立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家,再去沿途书生。前面先修,广积福德资粮,它就形成像金刚杵一样。下边儿这这个主题,我们就下次再学了。这一点就是三心,然后一三心修六度大 致的 内容下面大家来分享吧
 
 
 
 
 
 
 
 
 
 
 


他悟的法空性、实相,和声闻没什么区别。


不过菩萨应先广观一切法空,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见法悟道的时候,他缩小范围,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57】同时,不但是胜义慧,也重于世俗智,【58】所以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59】他广学,就是先从这个五明处去学的


五明中,'''「声明」'''是文字【60】、文字般若,就是一些语言文字。


音韵学【61】等,就是声音,因为声音在印度来说,也是很深的一个学问,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乐,就是那种弹琴奏乐,印度也有音韵学,所以很多音声佛事,就是梵呗后来也就发展起来了。


「'''因明」'''是论理学【62】、认识论【63】,


也等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学。


'''「医方明」'''是医药、卫生【64】学等,


种种医学方面的知识。


'''「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65】


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


'''「内明」'''才是佛法。


如不能这样,怎能教化有情?


所以菩萨,他先广观一切法,他就广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重于賸义慧,一切法空慧,他也重世俗智。


'''7、小结'''


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摄在这六度中。


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利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假,再去严土熟生,前面先修广集福德资粮,形成像金刚杵一样,这节就是三心,然后依三心修六度,大致的内容。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editor
2,0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