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089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7行: | 第7行: | ||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成佛''' |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成佛''' | ||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上节大致的学到,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 |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上节大致的学到,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三法印,从有为,无为,只有用空和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 ||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是菩萨的根本, |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是菩萨的根本, 又 谈到声闻与菩萨的差别。声闻也只是完成自己的解脱,菩萨不但自己解脱,他要从净化身心到和乐善生 ,声闻也只是达到,即自心的净化 。 | ||
'''一、三 心''' | |||
今天,就开始学习菩萨的 | 今天,就开始学习菩萨的 三 要,也叫三心。也就是菩萨所要具备的三心。 | ||
这三心,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菩提心、大悲愿、和空性慧的三心。这就是 | 这三心,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菩提心、大悲愿、和空性慧的三心。这 也 就是 ;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这三心。 | ||
菩萨行是非常深广的,这只 能略 举大要, 可 从 《般若经》的依止 三心 而 行六度万行来说 。 三心 , 是 「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 」 。 【32】 | |||
, | 无所得就是空慧 , 因 为 佛法的空慧就 是 一切法无自性 , 无所得 ,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 一切智智,导师在《学佛三要》里头;一切智智;那 就是 以正觉为本的究竟圆满的佛德 ,菩萨是 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的 , 也就 是 菩提心 , 这个菩提心 是以 佛果为目标 , 然后心心念念都 与 无上 菩 提心相应的 。所以 这个 菩 提心,它是一切智智 的 相应作意,其实这一切智智 ,因为 一切智 , 就是声闻也 有 一切智 , 但是 一切 智中 的智, 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 。 | ||
所以慈悲是菩萨的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 然后他是愿菩提心,这个在二道五菩提的时候,有一个信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最后是明心菩提,所以他发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心——信愿。大悲为上首,大悲是对众生,见到众生痛苦,而想救拔他就是悲。前面我们学到;菩萨一样是观苦,但是他依苦成观。就是他见到众生之苦,不忍众生之苦,他就想救拔他,所以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福乐,想给予福乐,就是慈,所以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所以大乘佛法为什么要培养菩萨的慈悲?因为有悲心,才有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慈悲,一切的福德智慧,都算不上菩萨行了, 所以慈悲是菩萨的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 ||
无所得是空性慧,空性慧为善巧的智慧。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就是它停留在涅槃境界上,就没有再回到生死 中 度众生 , 菩萨就有这善巧的智慧,因为他不能住在涅槃,所以叫无所得 , 所以这三 愿 就是 ; 菩提愿,大悲心,空性慧了 。这就是三心 。 | |||
这三心,其实开仁法师,把这一篇整个的内容总结了 ; 技巧无所得空性见,就是技巧了 , 一切智智相应,这个菩提愿,菩提心就是伟大的目标,大悲为上首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和世间增上它相关联。伟大的目标,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 |||
所以他就把知情意也加在里边, | 所以他就把知情意也加在里边, 因为知情意是心里的。还有那种,仁,智,勇,三达德。其实这个要配很多,像三不善根,受想思,和人的三种特性,还有佛的三德,都能够给他对上。 | ||
'''(一)无所得 是 菩萨行 的 适当技巧''' | |||
首先 | 首先讲到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技巧 , 菩萨的技巧,他先从凡夫来说的 ; | ||
'''一、无所得为方便,是菩萨行的善巧──技巧。''' | |||
'''1、 凡夫 :因我执而不得自在''' | |||
一般的行为,处处为自我 的 私欲所累,弄得处处 是 荆棘葛藤,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 。 这惟有体悟空无所得,才能解脱自由。 | |||
我们在凡夫位上还难免。利他也不外是为了增加自己功德,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然了,这也是有必要的。没有功德,没有人去修了。 | |||
'''2、声闻:因偏空而成为障碍''' | |||
但是声闻能体悟无所得,但是他又偏于空寂,偏于,成空滞寂里边。 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就不能出来了。所以,他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这样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因为他认为涅槃和生死是两边,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生死就是另外的,这样他就不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也是不可得的。所以他就自己入涅槃,就不想来度众生了,所以空义就成了障碍。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如果说从声闻乘来说,也就是究竟解脱了。 | |||
'''3、菩萨:于法增上的空慧与「悲愿」助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 |||
然后,这又讲到菩萨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菩萨的空慧,虽然是法则上的理智。法增上就是依照智慧,理性的智慧,但从一些缘起有中悟解得来的。法增上理智,它不是单独的一法,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悟解到,它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可以看到缘起的空寂性。这样,它就有悲愿,这个悲愿就是他从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一个人独自的,独善其身,他也去悲天悯人,愿意,就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所以,他这种大悲心,就是从自他的和乐,自他的相依共存而来的。因为这个缘起法,如果说按声闻来说,他只是观到自己身心的空义,照见五蕴皆空就完事了。 | 然后,这又讲到菩萨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菩萨的空慧,虽然是法则上的理智。法增上就是依照智慧,理性的智慧,但从一些缘起有中悟解得来的。法增上理智,它不是单独的一法,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悟解到,它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可以看到缘起的空寂性。这样,它就有悲愿,这个悲愿就是他从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一个人独自的,独善其身,他也去悲天悯人,愿意,就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所以,他这种大悲心,就是从自他的和乐,自他的相依共存而来的。因为这个缘起法,如果说按声闻来说,他只是观到自己身心的空义,照见五蕴皆空就完事了。 | ||
第125行: | 第135行: | ||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一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一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 ||
这个是早晚课楞严咒前边的一段话,因为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个菩萨! | 这个是早晚课 《 楞严咒 》 前边的一段话,因为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个菩萨! | ||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这样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说;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法化生,因为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圣,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洪恩,他就先于佛涅槃。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沁沁教导,来教化、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都是来自于佛法,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这样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说;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法化生,因为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圣,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洪恩,他就先于佛涅槃。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沁沁教导,来教化、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都是来自于佛法,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 ||
第193行: | 第203行: | ||
当然了,这个就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 当然了,这个就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 ||
'''5、禅定度''' | '''5、禅定度''' | ||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动的时候能定,静的时候也能定,是这个意思,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我们前面人家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动的时候能定,静的时候也能定,是这个意思,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我们前面人家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 ||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52】 |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52】 | ||
二六时中,都在定中。这个我们前面学到,那真的只有说到一定的阶位吧,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 |||
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 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 ||
所以;菩萨一般的他是到加行位的时候才修定,一般都是先从福德资粮开始修的。 | |||
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 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 ||
就是从前几度去学,比如说那种布施,持戒,修忍,精进,这个是福德的资粮,先修福德资粮,然后后边儿,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利的,前面布施、持戒、是利他的,这样他就能够先修福德,前边儿先积累福德。 | |||
'''6、般若度'''(p.256-p.257) | |||
''' 六 、慧:''' 从 胜义慧 的 悟 入缘起性空说,这是 与 声闻一致的。 | |||
他悟的法空性、实相,和声闻没什么区别。 | |||
不过菩萨应先广观一切法空,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见法悟道的时候,他缩小范围,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57】同时,不但是胜义慧,也重于世俗智,【58】所以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59】他广学,就是先从这个五明处去学的 | |||
五明中,'''「声明」'''是文字【60】、文字般若,就是一些语言文字。 | |||
音韵学【61】等,就是声音,因为声音在印度来说,也是很深的一个学问,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乐,就是那种弹琴奏乐,印度也有音韵学,所以很多音声佛事,就是梵呗后来也就发展起来了。 | |||
「'''因明」'''是论理学【62】、认识论【63】, | |||
也等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学。 | |||
'''「医方明」'''是医药、卫生【64】学等, | |||
种种医学方面的知识。 | |||
'''「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65】 | |||
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 | |||
'''「内明」'''才是佛法。 | |||
如不能这样,怎能教化有情? | |||
所以菩萨,他先广观一切法,他就广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重于賸义慧,一切法空慧,他也重世俗智。 | |||
'''7、小结''' | |||
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摄在这六度中。 | |||
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利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假,再去严土熟生,前面先修广集福德资粮,形成像金刚杵一样,这节就是三心,然后依三心修六度,大致的内容。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Category:其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