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K3:修订间差异

添加2,674字节 、​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3行: 第3行:
 (2024-4-26)
 (2024-4-26)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第二节 利他行中去成佛'''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三法印, 有为、无为,用空和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前面学 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 慈悲, 空也可以说 来源于阿含 整个佛法 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 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 声闻 从无常 无我来入手 的, 所以谈 三法印,从有为,无为,只有用空 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然后谈 到慈悲, 慈悲 菩萨的根本 又谈到声闻与菩萨 声闻 也只 完成自己的解脱 即自心 净化;菩萨不但自己解脱 他还要从净化身心 到和 乐善生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是菩萨的根本,又谈到声闻与菩萨的差别。声闻也只是完 自己的解脱,菩萨不但自己解脱,他要从净化身心到和乐善生,声闻也只是达到,即自心的净化。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 佛'''


'''一、三心'''
'''一、三心'''
第15行: 第15行:
 今天开始学习菩萨的三要,也叫三心,也就是菩萨所要具备的三心。
 今天开始学习菩萨的三要,也叫三心,也就是菩萨所要具备的三心。


 这三心,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菩提心、大悲愿、和空性慧这三心。也就是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
 这三心,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菩提心、大悲愿、和空性慧这三心。也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
 
【'''菩萨行是非常深广的,这只能略举大要,可从《般若经》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万行来说。三心,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32】】
 
无所得就是空慧,因为佛法的空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无所得。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导师在《学佛三要》里讲,一切智智,那就是以正觉为本究竟圆满的佛德。菩萨是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的,也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以佛果为目标,然后心心念念都与无上菩提心相应。所以这个菩提心,它是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声闻也有一切智,但是一切智中的智,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
 
在讲二道五菩提的时候,有一个信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最后是明心菩提,所以他发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信愿。大悲为上首,大悲是见到众生痛苦,而想救拔他就是悲。前面我们学到,菩萨一样是观苦,但是他依苦成观。就是他见到众生之苦,不忍众生之苦,他就想救拔他,所以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福乐,想给予福乐,就是慈。所以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所以大乘佛法为什么要培养菩萨的慈悲?因为有悲心,才有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慈悲,一切的福德智慧都算不上菩萨行了,所以慈悲是菩萨的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无所得是空性慧,空性慧为善巧的智慧。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就是它停留在涅槃境界上,就没有再回到生死中度众生。菩萨就有这善巧的智慧,因为他不能住在涅槃,叫无所得。所以这三愿就是,菩提愿、大悲心、空性慧了。这就是三心。
 
开仁法师把这一篇的内容总结成为一个图表,无所得空性见就是技巧了;一切智智相应,这个菩提愿,菩提心就是伟大的目标;大悲为上首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和世间增上之情感相关联;伟大的目标,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菩萨行 非常深广 的,这 只能略举大 要, 可从《般若经》 依止 心而行六度万行来说。 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 首,无所得为方便」 【32】
  所以他就把「知 情 意」也加在里边,因为「知 情 意」 心里 的, 还有「仁、智、勇」三达德。其实 配很多,像三不善根,受想思 和人 的三 种特性,还有佛的 都能够对 上。


  无所得就是空慧,因为佛法的空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无所得,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导师在《学佛三要》里头;一切智智;那就是以正觉为本的究竟圆满的佛德,菩萨是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的,也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以佛果为目标,然后心心念念都与无上菩提心相应的。所以这个菩提心,它是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其实这一切智智,因为一切智,就是声闻也有一切智,但是一切智中的智,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
 


  然后他 愿菩提心,这个在二道五菩提的时候,有 个信菩提心 就是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最后是明心菩提,所以他发菩提心就是愿心菩提心——信愿。 大悲为上首,大 悲是对众生,见到众生痛苦,而想救拔他就是悲 前面我们学到; 菩萨一 样是观苦,但是他依苦成观。就是他见到众生之苦 ,不 忍众生之苦,他就想救拔他,所以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 想给予福乐,就是慈,所以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所以大乘佛法为什么 培养菩萨的慈悲?因为有悲心,才有菩提心生起 来。 没有慈悲, 一切 的福德智慧 都算不上菩萨行 所以 慈悲 是菩萨的 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32】《学佛三要》:「什么 三要?如《大般若经》说:「 切智智相应作意 ,大悲为上首, 无所得为方便」。《 般若经》着重于广明菩萨的学行 。菩萨 应该遍学 切法门 而一切法门( 外乎修 修慧) 依此三句义 修学 。一切 依此而学;一切修学 也是为 圆满成就此三德。 所以 ,这实在 是菩萨 学行 肝心!古人说得好:


 无 所得 空性慧,空性慧 善巧 智慧 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 就是它停留在涅槃境界 上, 就没 再回到 中度众生,菩萨 这善巧的 智慧, 因为他 能住在涅槃, 所以 无所得,所以这三 愿就 菩提愿,大悲心,空 了。这就是三心。
  「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一、一切智智或名 上菩提, 以正觉 本的究竟圆满 佛德 学者的心心念念 与无上菩提相应。信得诸佛确实有无 菩提 无上菩提确实 殊胜德相,无边德用。信得无上菩提,而 起对于无上菩提的「愿乐」,发心求证无上菩提。这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即菩提(信)愿──愿菩提心的别名。
 
二、大悲,简要说为悲, 说为慈悲,广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 脱他,是悲;见 众生 的没有福乐而想成就他,是慈。菩萨的种种修学,从慈悲心出发 以慈悲心为前提。「 菩萨 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没 慈悲,一切福德 智慧, 都算 得菩萨行。 所以 ,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三、 无所得 是般若慧 不住一切相的真(胜义)空见。孕育于悲愿中而成长的空慧,不是沈空滞寂,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这,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 所以 这三 是菩提愿,大悲心, 空慧 ,为菩萨道的真实内容,菩萨所以成为菩萨的真实功德!」


这三心,其实开仁法师把这一篇整个的内容总结了;无所得空性见就是技巧了,一切智智相应,这个菩提愿,菩提心就是伟大的目标,大悲为上首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和世间增上相关联。伟大的目标,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所以他就把知情意也加在里边,因为知情意是心里的;还有那种,仁,智,勇,三达德。其实这个要配很多,像三不善根,受想思,和人的三种特性,还有佛的三德,都能够对上。


'''(一)无所得是菩萨行的适当技巧'''
'''(一)无所得是菩萨行的适当技巧'''


 首先讲到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技巧,菩萨的技巧,他先从凡夫来说的
 首先讲到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技巧,菩萨的技巧,他先从凡夫来说的


'''一、无所得为方便,是菩萨行的善巧──技巧。'''
'''一、无所得为方便,是菩萨行的善巧──技巧。'''
第37行: 第51行:
'''1、凡夫:因我执而不得自在'''
'''1、凡夫:因我执而不得自在'''


 一般的行为,处处为自我的私欲所累,弄得处处是荆棘葛藤,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这惟有体悟空无所得,才能解脱自由。
  【''' 一般的行为,处处为自我的私欲所累,弄得处处是荆棘葛藤,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这惟有体悟空无所得,才能解脱自由。'''】


 我们在凡夫位上还难免 利他也不外是为了增加自己功德,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然了,这也是有必要的 没有功德,没有人去修了。
 我们在凡夫位上还难免'''为自我的私欲所累,''' 利他也不外是为了增加自己功德,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然了,这也是有必要的 ,如果说 没有功德,没有人去修了。


'''2、声闻:因偏空而成为障碍'''
'''2、声闻:因偏空而成为障碍'''


  但是 声闻能体悟无所得,但是他又偏于空寂,偏于 成空滞寂里边 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就不能出来 了。 所以他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这样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因为他认为涅槃和生死是两边,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生死就是另外的,这样他就不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 也是不可得的,所以他就自己入涅槃,就不想来度众生了,所以空义就成了障碍。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如果说从声闻乘来说,也就是究竟解脱了。
  【'''声闻虽体悟不取一切法相的空慧,由于偏于空寂,所以自以为一切究竟,不再努力于自利利他的进修。这样,无所得又成为障碍了'''。】
 
 
声闻能体悟无所得,但是他又偏于空寂,偏于成空滞寂里边 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就不能出来 所以他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这样 一来, 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因为他认为涅槃和生死是两边,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生死就是另外的,这样他就不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也是不可得的,所以他就自己入涅槃,就不想来度众生了,所以空义就成了障碍。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如果说从声闻乘来说,也就是究竟解脱了 。然后又讲到菩萨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


'''3、菩萨:于法增上的空慧与「悲愿」助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3、菩萨:于法增上的空慧与「悲愿」助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然后又讲到菩萨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


 菩萨的空慧,虽是法增上的理智 ,法增上就是依照智慧,理性的智慧 ,但从一切缘起有中悟解得来,而且是悲愿 【33
  【''' 菩萨的空慧,虽是法增上的理智,但从一切缘起有中悟解得来,而且是悲愿 ──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所以能无所为而为,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


 法增上理智,它不是单独的一法,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悟解到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可以看到缘起的空寂性 这样他就有悲愿 这个悲愿就是他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一个人独自的独善其身,他也去悲天悯人,愿意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所以他这种大悲心,就是从自他的和乐,自他的相依共存而来的 因为缘起法,如果按声闻来说,他只是观到自己身心的空义,照见五蕴皆空就完事了。但是,菩萨不但说能够观到自己的这种苦和无常、空,他也能观察到一切众生,无人相 ,也 无我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他虽然没有众生相 一个众生可度,一个众生可得,但是,他能够知道众生在痴迷颠倒之中,不明白一切法的真相。所以菩萨就不忍 不愿舍弃他们,愿意去帮助他们看到真相,出离苦海,所以他的慈悲心,就不由自主地就生起来了。这样他以──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下化有情就是纯正的动机了。
 法增上理智,它不是单独的一法,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悟解到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可以看到缘起的空寂性 这样他就有悲愿 这个悲愿就是 他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一个人独自的独善其身,他也去悲天悯人,愿意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所以他这种大悲心,就是从自他的和乐,自他的相依共存而来的 因为缘起法,如果按声闻来说,他只是观到自己身心的空义,照见五蕴皆空就完事了。但是,菩萨不但说能够观到自己的这种苦和无常、空,他也能观察到一切众生,无人相 无我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他虽然没有众生相 ,没有 一个众生可度,一个众生可得,但是,他能够知道众生在痴迷颠倒之中,不明白一切法的真相。所以菩萨就不忍 不愿舍弃他们,愿意去帮助他们看到真相,出离苦海,所以他的慈悲心,就不由自主地就生起来了。这样他以──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下化有情就是纯正的动机了 ,所以能无所为而为,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 


 所以 无所为而为,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34】
  无为,就是菩萨也知道,没有一个真实的众生可得,没有寿者相,众生相,没有人相,我相,但是他知道,众生在无我之中起我见。 所以 他就悲天悯人,在无为之中生起大悲愿力,这个是按金刚经来说,就是无住而生心,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悟到一切法空 无所 得,就是无为法。但正是无 为而 无不为,因 一切法空,才能够在里边生起慈悲心,大悲愿,善巧的从空出假,缘苦众生 ,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无为;就是 菩萨 也知道;没有一个真实 众生 得;没有寿者相 众生相,没有人相,我相,但 是他 知道,众生 无我 之中 起我见。所以他就悲天悯人 无为之 中,而去生起大悲愿力 ,这个就是 按金刚经来说 就是无住而生心,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悟到 一切 法空无所得,就是无为 法。 但正 是无 为而无不为,因为 切法空 才能够在里边生起慈悲心 大悲愿,善巧的从空出假,缘苦 众生, 自利利 他的大 方便
  所以这个空义,在 菩萨的 境界里就 以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善巧方便。因为 一切法不可得 之中,无 所为而 为之,这个就是 从空出假 从空能够成立 一切法。 那么众生也 我之中取著 个我 当然就是颠倒 菩萨不忍 众生 在颠倒之中流转 所以就想去 为他 们指导一个明灯,引导出一条光明 的大 道,光明之路,这是空性慧


所以这个空义,在菩萨的境界里就可以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就是善巧方便。因为他能在一切法不可得之中,无所为而为之,这个就是从空出假,从空能够成立一切法。那么众生也是在无我之中,他取著一个我,当然就是颠倒,菩萨不忍众生在颠倒之中流转,所以就想去为他们指导一个明灯,引导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光明之路,这是空性慧。


'''(二)一切智智是菩萨行的伟大目标'''
'''(二)一切智智是菩萨行的伟大目标'''
第63行: 第78行:
'''二、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萨行的志向。'''
'''二、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萨行的志向。'''


'''1、菩萨: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与「悲智」圆成,为大觉而勇于趋求'''
'''1、 菩萨: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与「悲智」圆成,为大觉而勇于趋求 。】'''


 菩提愿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但是这个菩提愿是属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以'''「悲智」圆成'''。因为菩萨的菩提愿是从大悲而生的,正是因为菩萨有慈悲,不舍众生,怜悯众生,所以他会生起大觉的意志,就是这种无上菩提的愿心。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就是因为菩萨有这种大悲大觉悟,他才能够缘苦众生。
 菩提愿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但是这个菩提愿是属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以'''「悲智」圆成'''。因为菩萨的菩提愿是从大悲而生的,正是因为菩萨有慈悲,不舍众生,怜悯众生,所以他会生起大觉的意志,就是这种无上菩提的愿心。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就是因为菩萨有这种大悲大觉悟,他才能够缘苦众生。


 所以说一切智智,即佛的无上 觉,就是佛的无上正等正 觉。 心就是菩萨的心, 心与佛的大觉相应, 和菩萨无上 觉悟 ,智 慧相应的。因为菩萨追求的就是佛 的大 智慧,但是佛的 智慧从哪里来 ,不 是说你看看书,知道空义就能够成就佛 智慧 菩萨依三心行六度,才能够完成佛 的大觉。
 所以说 【''' 一切智智,即佛的无上觉。心与佛的大觉相应, 浅显 这是以悲 圆成 的大 觉、 解脱为目标 立定志向而念念 趋求 要求自己也这样 的大觉 ,这是自增上的意志 】'''


 所以这是以悲智 【35】 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
  佛的无上觉,就是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就是菩萨的心,心与佛的大觉相应,和菩萨无上的觉悟、智慧相应的。因为菩萨追求的就是佛的大智慧,但是佛的大智慧从哪里来,不是说你看看书,知道空义就能够成就佛的智慧,菩萨依三心行六度,才能够完成佛的大觉。 所以这是以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


 因为佛陀 ,就 是悲 圆成的 大觉就是无上的正觉,也是大的解脱为目标,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趋求 因为一切智智相应 ,和一切智 ,就是无上大觉相应,就是念念不忘,要求自己也这样的大觉,这是自增上的意志。所以菩提心,就是菩萨的自增上。空性慧就是菩萨法增上的理智。
 因为佛陀是悲 圆成的 大觉就是无上的正觉,也是 大的解脱为目标,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趋求 因为一切智智相应,就是无上大觉相应,就是念念不忘,要求自己也这样的大觉,这是自增上的意志。所以菩提心,就是菩萨的自增上。空性慧就是菩萨法增上的理智。


'''2、凡夫: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欲'''
'''2、凡夫: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欲'''


 一般的意欲,以自我为中心而无限的渴求。
  【''' 一般的意欲,以自我为中心而无限的渴求。'''】


 这个就是众生,我们都是贪著物欲,满足自己无限的贪欲,就是无限的渴求。
 这个就是众生,我们都是贪著物欲,满足自己无限的贪欲,就是无限的渴求。
第81行: 第96行:
'''3、声闻:偏于自得自足'''
'''3、声闻:偏于自得自足'''


 声闻行,以无贪得心解脱,偏于自得自足。
  【''' 声闻行,以无贪得心解脱,偏于自得自足。'''】


 因为自己解脱了,已经完成了解脱的大事,就能够独善其身,自得自足。
 因为自己解脱了,已经完成了解脱的大事,就能够独善其身,自得自足。
第87行: 第102行:
'''4、小结'''
'''4、小结'''


 菩萨的发菩提心,是悲智融和净化了的意志。 因为慈悲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就是净化了的意志。这种意志是经过慈悲和智慧净化的,有这大愿欲,即是为大觉而勇于趋求的菩萨。
  菩萨的发菩提心,是悲智融和净化了的意志。


 因为 欲求,意志, 以贤圣为目标 的, 当然他要 净化 自身,来提升自己 智慧和悲心 所以 个  也是情感的。情感是一种纯 净的 情感,这样就能够引发纯正的意志来 。这 菩萨。菩萨 趋求 福德和智德,他也是永无止息的,就是 菩萨 修学善法,也是永无止息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是直至到成佛
 因为 慈悲就 纯正 动机 纯正的动机就是 净化 意志 ,这 种意志是经过慈 和智慧 的。 【'''有 大愿欲,即 为大觉而勇于 趋求的菩萨。 】'''


 但是我们众生 ,我们 求贪欲是没有满足。声闻能够满足了,但是它缺乏救助众生的动力。这就说明什么?这说明菩萨的这种意志力。在《般若经》里讲到菩提萨埵,萨埵这种勇猛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力。
因为欲求、意志,是以贤圣为目标的,当然他要净化自身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悲心,所以这个 悲是一种纯净的情感,这样就能够引发纯正的意志来,这就是菩萨。菩萨趋求佛的福德和智德,他也是永无止息的,就是菩萨修学善法,也是永无止息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是直至到成佛。
 
 但是我们众生求贪欲是没有满足。声闻能够满足了,但是它缺乏救助众生的动力。这就说明什么?这说明菩萨的这种意志力。在《般若经》里讲到菩提萨埵,萨埵 就是 这种勇猛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力 。我们众生的坚定意志力,就是在苦海之中,非常的顽强,就是没办法向出离生起坚定的意志,而菩萨就和我们众生是相反,所以形容佛菩萨是大雄、大力、大慈悲


我们众生的坚定意志力,就是在苦海之中,非常的顽强,就是没办法向出离生起坚定的意志,而菩萨就和我们众生是相反,所以形容佛菩萨是大雄、大力、大慈悲。


'''(三)大悲为菩萨行的纯正动机'''
'''(三)大悲为菩萨行的纯正动机'''


  大悲是菩萨行的纯正动机, 大悲为上首,菩萨行的方便 志趣都以大悲为上首。
  【''' 大悲为上首,菩萨行的方便 志趣 都以大悲为上首。 】'''


于世间增上的大悲动机与 结合,从利他中完成自 立,
'''【菩萨: 于世间增上的大悲动机与 「智 结合,从利他中完成自 利。】'''


''' 三、 大悲 为上首 ,菩萨行的 方便、志趣 都以大悲为 的。'''
''' 大悲, 菩萨行的 动机 是世间增 上的 情感 。'''


'''※菩萨:'''于 世间增上的 大悲动机与「智愿」【36】结合 从利 他中 完成自利大悲 菩萨 行的动机,是 世间增上的情感。
世间增上的 情感,就是观世间众生的这种颠倒 ,他 们在苦海 流浪 不知出离。所以 菩萨世间增上的 这种 情感 ,就是大悲


  世间增上的情感的是缘苦众生,就是;观世间众生的这种颠倒,他们在苦海中流浪,不知出离。所以菩萨世间增上的这种情感,就是大悲, 为了救济一切,非以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为目标不可。 【37
  【''' 为了救济一切,非以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为目标不可。'''


 因为想完成救度众生这个目标,他一定要以无所得为技巧,一切智智——菩提愿为目标。
 因为想完成救度众生这个目标,他一定要以无所得为技巧,一切智智——菩提愿为目标。


 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38
 所以 ''' 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 】
 
其实大悲心,在佛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缘条件,没有大悲,就没有菩萨道了。
 
所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 】
 
其实菩萨的初发心,他不是说自己已经解脱了,然后再去发菩提心,不是。他从凡夫位上就先发个菩提心,自己没度,然后发个心去度他,这样菩萨是初发心,其实菩萨初发心,他就先立个志向,先有这个志向,然后才去充实,去学一些本领。就像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先有志向,将来我想做科学家,想做一个文学家,他肯定先去学一些知识文化,再学一些本领,有了志向,他一切的学习做事,可能都是要往这个志向去努力了。
 
菩萨其实也是,他不是先发心就能够完成度生的事业,他有了志向,立下了志愿,他就充分的去学习本领,学习知识和文化的。
 
所以【'''这是菩萨行的心髓,以慈悲为本,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是自利与利他的互相促进,进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圆成。'''


  其实大悲心,在佛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缘条件,没有大悲,就没有菩萨道了。所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39】
 


  其实 菩萨的 初发心 ,他 是说自己 已经解脱了 然后再 发菩提心 也不 从凡夫位上就先 个菩提 心,自己 没度 然后发个心去度他 ,这样 菩萨是初发心 ,其实 菩萨初发心, 就先立个志向,先有这个志向 ,然 后才 去充实, 一些 本领, 其实就像我们现在小学生 志向,将来我想做科学家,想做 个文学家......他肯 学一些知识文化 ,然后 再学一些本领 ,有 了志向 的学 习做事 可能 都是 要往 这个 志向去努力了
  因为 菩萨 以慈悲为本,就是想拔苦众生,想不舍众生,然后又想帮助别人,那怎么办?你没有能力 时候 你说你能帮助别人吗? 也是先完成自利,就 是说 我要充实 自己, 我要有一些本领,我才能 帮助他人 之中才完成自立的。因为你初 发心 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你要去学习 要去学一些本领,要锻炼 自己, 磨练自己 ,这样 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 ,其实他 是自利与利他的相互促进。因为你想利他 你当 自己 充实, 自己 学本领, 当你能够达到一定的能力 ,有一定 的本领了,然后才更好的 利他 ,然后 在利他之中,你会发现不足 又发现自己的能力的 还进 步去长养我们这种福德智慧,在菩萨道 整个修 过程 ,都是 教学相长,自利利他,直到究竟圆满,究竟的圆成, 这个 就是世间增上的纯正的动机


菩萨其实也是,他不是先发心就能够完成度生的事业,他有了志向之后,立下了志愿,他就充分的去学习本领,学习知识和文化的,所以这是菩萨行的心髓,以慈悲为本,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是自利与利他的互相促进,进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圆成。


因为菩萨以慈悲为本,就是想拔苦众生,想不舍众生,然后又想帮助别人,那怎么办,你没有能力的时候,你说你能帮助别人吗?他也是先完成自利,就是说我要充实自己,我要有一些本领,我才能去帮助他人,他是利他之中才完成自立的。因为你初发心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你要去学习,要去学一些本领,要锻炼自己,磨练自己,这样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他是自利与利他的相互促进。因为你想利他,你当然要去自己充实,自己学本领,当你能够达到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本领了,然后才更好的去利他,然后在利他之中,你会发现不足,又发现自己的能力的有限,还进一步去长养我们这种福德智慧,在菩萨道的整个修学过程,都是教学相长,自利利他,直到究竟圆满,究竟的圆成,这个就是世间增上的纯正的动机。


'''二、依三心修六度'''
'''二、依三心修六度'''


'''(一)菩萨的六度德行依三心来修'''依上面所说的三心,才能修菩萨的六度。但这是说菩萨的一切德行,不能离去这伟大目标、纯正动机、适当技巧,不是说三者圆满了再来修学。六度是菩萨行的大纲, 不是这样, 整个的大乘佛法,无论是大般若经也好,还是一切法唯识也好,或者是一切法唯心也好,都是离不开菩萨的六度的,它是菩萨修学的大纲要,在《成佛之道》里,六度和四摄一起来谈的,但这里以六度为主。
'''(一)菩萨的六度德行依三心来修'''
 
'''依上面所说的三心,才能修菩萨的六度。但这是说菩萨的一切德行,不能离去这伟大目标、纯正动机、适当技巧,不是说三者圆满了再来修学。六度是菩萨行的大纲, 】'''
 
 
整个的大乘佛法,无论是大般若经也好,还是一切法唯识也好,或者是一切法唯心也好,都是离不开菩萨的六度的,它是菩萨修学的大纲要,在 《成佛之道 》里,六度和四摄一起来谈的,但这里以六度为主。




  《增一阿含经》就有大乘思想; 如《增一阿含经‧序品》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 【40】 ,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 【41】 度无极观诸法。」 【42
  【''' 如《增一阿含经‧序品》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 (涅槃) ,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


 《增一阿含经‧序品》里面就讲到了 菩萨发心进入大乘,然后如来说种种别就是六度,无极就是到彼岸的,通过六度能达到彼岸。
 《增一阿含经‧序品》里面就讲到了 菩萨发心进入大乘,然后如来说种种别就是六度,无极就是到彼岸的,通过六度能达到彼岸。


'''(二)别说六度与三心结合的修学内涵'''
'''(二)别说六度与三心结合的修学内涵'''
第138行: 第167行:
'''(1)菩萨从初发心,即能做到一切施──净施'''
'''(1)菩萨从初发心,即能做到一切施──净施'''


 菩萨布施,初发心时,即将一切舍与有情。 初发心就能够一切都愿意舍给有情了,当然了,他在初发心,那是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才可以,如果说没有这些福德资粮,肯定还不容易的,不仅是财物,就是自己的身体、知能,也否定为私有的,奉献于一切,因为这是依于父母师长等而来。
  【''' 菩萨布施,初发心时,即将一切舍与有情。 】'''
 


  其实这一点,那 比较困难一些,因为我们现在这个阶位上,还达不到,在成佛之道里也学到了;真的 能够把 自己这个身体布施出去,那要菩萨修到一定的程度,有一定的忍力了才是可以的。当然,力所能及,现在只能说布施一些有余的财物。然后体力、知识,如果说仔细的去思考,也确实是,我们身体是父母所生的,我们 一切 的知识,一切的技能哪里来的,不是天生我们自己就 的,是靠父母从小的抚养培育,然后师长们的一些教导,我们从小为什么上学,你即便现在获得 知识,你学富五车,很有智慧,很有才能,那这些来自于哪里 ,当然了, 从世间说,这都 我们自己 本事,我自己的聪明 智,都是凭自己得来的。而且,现在我 可以 有自己的专著 我可以 著作权。其实从佛法来说 这些 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教育,父母的培育,师长等等的一些教育,因为社会提供的这些物 资, 也不是你自己都能得来的,这样,他就认为这都不是自己私有的,来自于社会,要回馈给社会,来自于众生,要回馈给众生,当然现在 到,说像前面学到,在家的德行,他能够见法悟道的时候,他才能把自己的财物与一切众生共有,心住非家了,但是现在其实在自己剩余 条件下,也可以去随份随力的去做一些了
  初发心 就能够把一切 愿意舍给 了,当然了, 有一定 福德资粮 才可以, 如果说没 有这些 福德 肯定 还不 容易 的。


所以即以 财物 来说 再不看作 自己的, 一切属 于一切, 自己仅 暂时的管理人;
'''【不仅是 财物, 就是 自己 的身体、知能,也否定为私有 的, 奉献 于一切, 因为这 依于父母师长等而来。】'''


 这个财物是自己暂时管理,给谁管理?当然了,给大众管理,因为财富 确实是不是你个人所有的,因为社会 父母 师长,一切的一切,很多的因缘促成的 所以,从世间缘成、世间共有的立场,为法、为人而使用这些。当然了,这种看得更深,看得更透,那只有 透过佛法的这个因缘法去观察,才能看到众生都是一体的,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一个独立体的存在。这样,从众生缘慈到法缘慈,一直到无缘慈这个过程,这是布施 布施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因为我们在大乘不共法章谈到这一块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 到一定阶位。
其实这一点,初学者要做到那就比较困难一些,因为我们现在这个阶位上还达不到。在《成佛之道》里也学到了,真的能够把自己这个身体布施出去,那要菩萨修到一定的程度,有一定的忍力了才是可以的。当然,力所能及,现在只能说布施一些有余的财物,然后是体力、知识。如果仔细的去思考也确实是,我们身体是父母所生的,我们一切的知识,一切的技能哪里来的?不是天生我们自己就有的,是靠父母从小的抚养培育,然后师长们的一些教导。你即便现在获得了知识,你学富五车,很有智慧,很有才能,那这些来自于哪里?从世间说,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本事,我自己的聪明才智,都是凭自己得来的,现在我可以有自己的专著,我可以有著作权。其实从佛法来说这些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教育,父母的培育,师长等等的一些教育,因为社会提供的这些物资,也不是你自己都能得来的,来自于社会,要回馈给社会,来自于众生,要回馈给众生,当然现在还做不到。说像前面学到,在家的德行,他能够见法悟道的时候,他才能把自己的财物与一切众生共有,心住非家了,但是现在其实在自己剩余的条件下,也可以去随份随力的去做一些了。
 
'''【即以财物来说,再不看作自己的,一切属于一切,自己仅是暂时的管理人;】'''
 
 
 这个财物是自己暂时管理,给谁管理?当然了,给大众管理,因为财富确实是不是你个人所有的,因为社会 父母师长,一切的一切,很多的因缘促成的
 
所以,'''【 从世间缘成、世间共有的立场,为法、为人而使用这些。'''】
 
当然了,这种看得更深,看得更透,那只有透过佛法的这个因缘法去观察,才能看到众生都是一体的,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一个独立体的存在。这样,从众生缘慈到法缘慈,一直到无缘慈这个过程,这是布施 布施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因为我们在大乘不共法章谈到这一块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 到一定阶位。


'''(2)菩萨的修行功德亦回向有情,自己愿意殿后成佛'''
'''(2)菩萨的修行功德亦回向有情,自己愿意殿后成佛'''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一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 「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一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 「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


 这个是早晚课《楞严咒》前边的一段话, 因为 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个菩萨!
 这个是早晚课《楞严咒》前边的一段话,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个菩萨!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 ,这样 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说 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法化生,因为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圣,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 恩,他就先于佛涅槃。 这样 知道 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 沁沁 教导 教化、 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都是来自于佛法 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 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 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说 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法化生,因为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圣,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 恩,他就先于佛涅槃。 他知道 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 悉心 教导来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 成就 都是来自于佛法 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 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3)小结'''
'''(3)小结'''


 这样的一切施,即菩萨「净施」。
  【''' 这样的一切施,即菩萨「净施」'''


'''2、持戒度 (p.253-p.255)'''
 
'''2、持戒度''' 


'''二、戒:'''
'''二、戒:'''
第164行: 第204行:
'''(1)声闻与菩萨因发心的不同,故持戒的次第有异'''
'''(1)声闻与菩萨因发心的不同,故持戒的次第有异'''


菩萨是为自他和乐善生,所以能够有这种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我们前面学了,所以它是更彻底的,声闻适应印度复位的天行──重于离欲净心,所以以淫、盗、杀、妄为次第,严格的禁止男女情欲。【44】因为他符合印度的那个解脱的风气,厌离的情绪。


 菩萨从「本来清净」 【45】 、「本来不生」 【46】 的悟解,因为菩萨观的就更透彻,他不但能观到一切法的本来不生,也能观到一切法的一个本来清净,佛法的清净,有一个离垢清净,一个是本自清净 因为众生还是在不清净的杂染里,菩萨在杂染中,他本来也是清净的,在众生 没有增多,在菩萨 也没有减少什么,不过就是由无明转成了明,由贪爱转成了清净而已,这就是佛菩萨观的就更深透一些,更彻底一些。 这样他又从净化自心, 又从净化自心而回复到自他的和乐,又以不得杀、盗、淫、妄为次第。对于一切有情的悲济,虽不为局限于人类的学者所谅解,但扩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显出了对于善生的无限尊重。 但是,这个 菩萨他能够观的透彻 ,所以他的慈悲就真的是非常的悲悯,他同情到一切,当然了,他能同情到所有的有情,对有情的这种和乐善生 就无限的尊重,这就是悲能拔苦,慈能与乐。
  【'''为自他和乐善生而不得杀、盗、淫、妄,菩萨是更彻底的。】'''
 
菩萨是为自他和乐善生,所以能够有这种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所以他是更彻底的。
 
'''【声闻适应印度复位的天行──重于离欲净心,所以以淫、盗、杀、妄为次第,严格的禁止男女情欲。【44】】'''
 
 
因为他符合印度的那个解脱的风气,厌离的情绪。
 
 
【44】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58-p.59):人间比丘,出家而过着大众生活,与社会保持联系,负起教化的责任,释尊也就是过这种生活的。…如《中阿含‧柔软经》说:佛的随缘受用,一般人都称赞佛为少欲知足。这一类型的人间比丘,为不流于纵欲及苦行的极端者。如大众共住,生活随缘,游行教化,近于一般的人间正行。而过着出家的生活,男女不嫁,澹泊禁欲,又近于天行。声闻的在家弟子,是基于人乘的;无事比丘,是着重天行的;人间比丘,即综合这二者而取折衷的立场。当时的印度,正是隐遁的苦行的时代;释尊虽适应这一特殊的情形,有出家的制度,但声闻解脱道的主流,是人间比丘,显然的是基于人乘,而重于持戒及智慧的。
 
 
'''【 菩萨从「本来清净」、「本来不生」的悟解, 】'''
 
因为菩萨观的就更透彻,他不但能观到一切法的本来不生,也能观到一切法的一个本来清净,佛法的清净,有一个离垢清净,一个是本自清净 因为众生还是在不清净的杂染里,菩萨在杂染中,他本来也是清净的,在众生没有增多,在菩萨也没有减少什么,不过就是由无明转成了明,由贪爱转成了清净而已,这就是佛菩萨观的就更深透一些,更彻底一些。
 
'''【 又从净化自心而回复到自他的和乐,又以不得杀、盗、淫、妄为次第。对于一切有情的悲济,虽不为局限于人类的学者所谅解,但扩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显出了对于善生的无限尊重。'''】
 
菩萨他能够观的透彻,所以他的慈悲就真的是非常的悲悯,他同情到一切,当然了,他能同情到所有的有情,对有情的这种和乐善生就无限的尊重,这就是悲能拔苦,慈能与乐。


'''(2)菩萨有大智大悲的能杀、盗、淫、妄,才是合理究竟的持戒'''
'''(2)菩萨有大智大悲的能杀、盗、淫、妄,才是合理究竟的持戒'''


  从大智的契合真理、 这个 大致契合真理,那 就不是我们普通人 随顺世间来说,借力就会消极的,不消极, 大悲的随顺世间来说,戒律决非消极的「不」、 消极的;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不能'''杀、盗、淫、妄,'''不可以了事的,不是说菩萨持戒,只是 「不」可以了事;必须慈悲方便的能杀、能盗、能淫、能妄,才能完满的实现。【47】这个声闻戒就完全不一样了。菩萨 能杀、能盗、能淫 反而是菩萨大悲大智的一个体现。当然了,菩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嗔心欲望,他是为了救度这些人,或者是 为了保全更多的人利益 或者是生命,他可以去牺牲自己 宁可自己去造杀业,也不忍让这个人去造杀业,堕地狱之苦。当然大菩萨不是以这种嗔心来杀的, 是以慈悲,为了救度他,就是为了不让他造的更深的恶业,所以他能够杀盗淫妄。当然了,这个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像现在,也有那种说为了救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 生命, 但是 从世间来说吧,他也是可嘉的,可值得赞叹的!菩萨当然了,他有这种行为, 完全 内心 没有个体 的这种嗔心 怨心他已经没有了,完全的是悲心。
  这个就不是我们普通人 的境界。
 
'''【从 契合真理、 大悲的随顺世间来说,戒律决非消极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须慈悲方便的能杀、能盗、能淫、能妄,才能完满的实现。''' 【47】
 
这个 声闻戒就完全不一样了。菩萨 能杀、能盗、能淫 反而是菩萨大悲大智的一个体现。当然了,菩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嗔心欲望,他是为了救度这些人,或者是为了保全更多的人利益或者是生命,他可以去牺牲自己 宁可自己去造杀业,也不忍让这个人去造杀业,堕地狱之苦。当然大菩萨不是以这种嗔心来杀的, 是以慈悲,为了救度他,就是为了不让他造的更深的恶业,所以他能够杀盗淫妄。当然了,这个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像现在,也有那种说为了救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 的人 ,从世间来说吧,他也是可嘉的,可值得赞叹的!菩萨当然了,他有这种行为,内心的这种嗔心怨心他已经没有了,完全的是悲心
 
【47】《菩萨戒本》卷1(大正24,1112a3-c3):(轻戒第九条)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A、以慈悲心能杀的真义'''
'''A、以慈悲心能杀的真义'''


 如有人残害人类──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难堪的苦迫 。就是有人去伤害这个众生 。如不杀这恶人,有情会遭受更大的惨运;恶人将造成更大的罪恶,未来会受更大的痛苦。那么宁可杀这恶人,宁可自己堕地狱,不能让他作恶而自害害他。这样,应以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少数救多数,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愍,因为怜愍他所以要杀他。但愿他不作恶业、不堕地狱,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狱,也毫不犹豫。对于杀害这个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愿牺牲 到一定程度, 才有这种勇气和慈悲了。
  【''' 如有人残害人类──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难堪的苦迫。如不杀这恶人,有情会遭受更大的惨运;恶人将造成更大的罪恶,未来会受更大的痛苦。那么宁可杀这恶人,宁可自己堕地狱,不能让他作恶而自害害他。这样,应以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少数救多数,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愍,因为怜愍他所以要杀他。但愿他不作恶业、不堕地狱,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狱,也毫不犹豫。对于杀害这个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愿牺牲 的无限慈悲。'''】
 
只有菩萨 才有这种勇气和慈悲了。


'''B、以慈悲心能盗的真义'''
'''B、以慈悲心能盗的真义'''


 同样的,无论是国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财物,那不妨「废其所主」,取消这王、臣及聚落主的权位, 就像现在的罢官免职,这当然需要方便──技 取豪夺 侵占偷窃者手中夺回来 归还被夺者,这当然需要方便技巧 方便技巧就是这种空性慧的一种技巧。空慧你就不能去染著它,不能起这种嗔心。推翻他、从他手中索回,对于这个人或少数人也是善行。如让他受用非法得来的财物,即会加深他的罪恶;夺他,即是拯救他。像现在这个法律一样,贪官掠夺或者是诈骗的这些钱,当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把所侵占的财物 ,当然 都要没收,都要归还这些受害者。但是菩萨 ,可能是 达到这种程度 ,也不像个人的行为 ,也可能是一种集体的官员的一种行为,那要是个人的行为就 变成啥了? 变成中国古代那种 侠客, 劫富济贫的那种侠 义的 ,那菩萨可能都是当官的了。
  【''' 同样的,无论是国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财物,那不妨「废其所主」,取消这王、臣及聚落主的权位, 巧取 豪夺 侵占 偷窃者手中夺回来归还被夺者,这当然需要方便 ── 技巧 。】'''
 
方便技巧就是这种空性慧的一种技巧。空慧 你就不能去染著它,不能起这种嗔心。
 
'''【 推翻他、从他手中索回,对于这个人或少数人也是善行。如让他受用非法得来的财物,即会加深他的罪恶;夺他,即是拯救他。'''】
 
像现在这个法律一样,贪官掠夺或者是诈骗的这些钱,当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把所侵占的财物都要没收,都要归还这些受害者。但是菩萨达到这种程度,也可能是一种集体的官员的一种行为,那要是个人的行为就变成中国古代那种劫富济贫的那种侠 ,那菩萨可能都是当官的了。
 


'''※结杀盗二戒之真精神'''
'''※结 杀盗二戒之真精神'''


 菩萨的心中,是没有疾恶如仇的,应该是悲悯恶人过于善人。但这不是姑息纵恶,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8】 的精神,起来杀他、夺他。
  【''' 菩萨的心中,是没有疾恶如仇的,应该是悲悯恶人过于善人。但这不是姑息纵恶,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精神,起来杀他、夺他。'''】


  当然了,这个一般的, 我们 可能 是凡夫, 肯定会 对非常的凶残的人,有一种嫉恶如仇的,非常嗔恨的这种心理。但是菩萨是悲悯他,悲悯他的这种无知,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了啥,以后受更大的苦他不知道,菩萨知道这个业果,所以去制止他做这种更重的恶业。
 我们是凡夫,对非常的凶残的人, 肯定 有一种嫉恶如仇的,非常嗔恨的这种心理。但是菩萨是悲悯他,悲悯他的这种无知,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了啥,以后受更大的苦他不知道,菩萨知道这个业果,所以去制止他做这种更重的恶业。


'''C、以慈悲心能妄的真义'''
'''C、以慈悲心能妄的真义'''


 对于合理的少数或个人──多数是更应该的,为了救护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杀害、掠夺、奸淫、欺诳,如非妄语不可时,即不妨妄语。
  【''' 对于合理的少数或个人──多数是更应该的,为了救护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杀害、掠夺、奸淫、欺诳,如非妄语不可时,即不妨妄语。'''】


  当然 这个就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了,也是为了救度少数人,或者说更多的人。
 这个就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了,也是为了救度少数人,或者说更多的人。


'''D、以慈悲心能淫的真义'''
'''D、以慈悲心能淫的真义'''


 对于异性的恋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离恶向善,出家者也不妨舍戒还俗,以悲悯心而与他好合。
  【''' 对于异性的恋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离恶向善,出家者也不妨舍戒还俗,以悲悯心而与他好合。'''】


 当然了,这个在佛法之中,除非说你是真正的想去救度他,使他不至于说堕入 更恶的这种行为之中, 然后 挽回他的这种恶行,不妨舍戒还俗,使他能走上正途,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 ;由于 如果说没有得到空性慧,难免就落入那种世间杂染之中
 当然了,这个在佛法之中,除非说你是真正的想去救度他,使他不至于说堕入更恶的这种行为之中, 挽回他的这种恶行,不妨舍戒还俗,使他能走上正途,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 如果说没有得到空性慧,难免就落入那种世间杂染之中。


'''(3)小结'''
'''(3)小结'''


 总之,不得杀、盗、淫、妄,为佛法极严格的戒条,甚至说一念盗心即犯盗戒,因为大乘,他摄心为戒,起心动念都不能有这种罪恶 一念淫心即犯淫戒,谨严到起心动念处,
  【''' 总之,不得杀、盗、淫、妄,为佛法极严格的戒条,甚至说一念盗心即犯盗戒, 】'''
 
 
因为大乘 菩萨讲 ,他摄心为戒,起心动念都不能有这种罪恶
 
'''【 一念淫心即犯淫戒,谨严到起心动念处, 然而为了慈悲的救护,菩萨可以不问所受的戒而杀、盗、淫、妄。这样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我们现在一般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能杀、盗、淫、妄反而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然而为了慈悲的救护,菩萨可以不问所受的戒而杀、盗、淫、妄。这样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像我们现在一般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能杀、盗、淫、妄反而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所以说:「有犯戒成尸罗波罗蜜,谓菩萨教化众生,不自观戒。」【49】
'''【 所以说:「有犯戒成尸罗波罗蜜,谓菩萨教化众生,不自观戒。''' 」【49


 所以他犯戒反而成了 菠萝 蜜,成了戒体了。但是,这个一定是菩萨要到一定程度,千万不要以我们凡夫身去这样做。
 所以他犯戒反而成了'''波罗 ''' ,成了戒体了。但是,这个一定是菩萨要到一定程度,千万不要以我们凡夫身去这样做。


'''3、忍辱度'''
'''3、忍辱度'''


'''三、忍:''' 施能摄受大众,戒能和乐大众,但有情间的隔碍、误会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萨为了贯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必须坚定的忍耐,经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难;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才能完成菩萨的德行。否则,施与戒的努力,会功败垂成。
''' 三、忍:施能摄受大众,戒能和乐大众,但有情间的隔碍、误会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萨为了贯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必须坚定的忍耐,经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难;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才能完成菩萨的德行。否则,施与戒的努力,会功败垂成。 】'''
 


 大乘菩萨道忍辱波罗蜜,就是「嗔他有何义,自他增忧苦,嗔火烧善根,忍则五德聚」,耐怨安受苦及谛察法忍。菩萨要忍种种的苦痛,无论是忍人事上的,自然上的,自己身心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都能够难忍能忍,哪怕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 这个在世间确实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慢慢成就这个忍,我们现在还没办法达到,不过可以慢慢去磨练 所以这个忍需要各自的磨练,在生活中 ,用生活,用 社会去磨练是可以的,你要用个人去磨练反而会生烦恼。
 大乘菩萨道 忍辱波罗蜜,就是「嗔他有何义,自他增忧苦,嗔火烧善根,忍则五德聚」,耐怨安受苦及谛察法忍。菩萨要忍种种的苦痛,无论是忍人事上的,自然上的,自己身心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都能够难忍能忍,哪怕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 这个在世间确实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慢慢成就这个忍,我们现在还没办法达到,不过可以慢慢去磨练 所以这个忍需要各自的磨练,在生活中社会 去磨练是可以的,你要用个人去磨练反而会生烦恼。


'''4、精进度'''
'''4、精进度'''


'''四、进:''' 这已略有说到。菩萨行的精进,是无限的、广大的精进,修学不厌、教化不倦的。发心修学,救济有情,庄严国土,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声闻那样的为了有限目标、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萨是任重致远的,如休舍优婆夷那样,但知努力于菩萨行的进修,问什么成不成佛。【50】
''' 四、进:这已略有说到。菩萨行的精进,是无限的、广大的精进,修学不厌、教化不倦的。发心修学,救济有情,庄严国土,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声闻那样的为了有限目标、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萨是任重致远的,如休舍优婆夷那样,但知努力于菩萨行的进修,问什么成不成佛。【50】 】'''


 当然了,这个就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 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 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当然了,这个就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 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5、禅定度'''
'''5、禅定度'''


'''五、禅:''' 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 ,动的时候能定,静的时候也能定,是这个意思 ,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 我们前面人家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 】'''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52】


  二六时中 中。这 个我们前面学到 那真 只有说到一 的阶位吧 才能够达到 种程度
  我们前面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 佛陀让他 行走坐卧 去观,这才是上座禅 就是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 种定心 不是只是在清静 打坐这种 ,这 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 不修禅 定, 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 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 急急的修 定, 不是落于外道「味 定」 ,【54 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 内心至善 定, 龙(喻佛) 止俱定 坐定卧亦 定, 龙一切时 【52 】】'''


  所以;菩萨一般的他是到加行位的 候才修 定,一 般都是先从福德资粮开始修 的。
  二六 都在 这个只有说到 阶位,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定是 六度 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 【56
'''【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 ,不 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 窠臼 【55 '''


  从前几度去学,比如说那种布施,持戒, 精进,这个 是福德 资粮 ,先 福德资粮,然后后边儿,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利 ,前面布施、持戒、是利他的,这样他就能够先修福德,前边儿先积累福德
  所以,菩萨他 到加行位的时候才 一般都 先从 福德资粮 开始 修的。


'''6、般若度'''(p.256-p.257)


'''六、 慧:'''从胜义慧的悟入缘起性空说,这是与声闻一致的。
''' 禅定是 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就是从前几度去学,比如说那种布施,持戒,修忍,精进,这个是福德的资粮,先修福德资粮,然后修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利的,布施、持戒 是利他的。
 
 
'''6、般若度'''
 
''' 【六、慧: 从胜义慧的悟入缘起性空说,这是与声闻一致的。 】'''


 他悟的法空性、实相,和声闻没什么区别。
 他悟的法空性、实相,和声闻没什么区别。


 不过菩萨应先广观一切法空 ,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见法悟道的时候,他缩小范围 ,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57】同时,不但是胜义慧,也重于世俗智,【58】所以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59 他广学,就是先从这个五明处去学的
  【''' 不过菩萨应先广观一切法空,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五明中 '''「声明」'''是文字【60】、文字般若 就是一些语言文字
  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见法悟道的时候 他缩小范围 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音韵学【61】等 声音,因为声音在印度来说 ,也 是很深的一个学问,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乐,就是那种弹琴奏乐,印度也有音韵学 ,所以 很多音声佛事 就是梵呗后来也就发展起来了
  【'''同时 不但 胜义慧 ,也 重于世俗智 【58】 所以 说:「菩萨求法 当于五明处求 」'''


'''因明」''' 是论理学【62】、认识论【63】,
''' 「声明」是文字【60】、音韵学【61】等,「 因明」是论理学【62】、认识论【63】,'''


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
'''「医方明」是医药、卫生【64】学 ,「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 ,【65】'''


'''「 医方 明」''' 是医药、卫生【64 学等,
'''「 明」 才是佛法。'''】


种种 方面的知识
'''「声明」'''是文字,文字般若,就是一些语言文字。音韵学就是声音,因为声音在印度来说,也是很深的一个学问,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 乐,就是那 弹琴奏乐,印度也有音韵 ,所以很多音声佛事,就是梵呗后来也就发展起来了


''' 「工巧 明」'''是理论 学、 实用科 学, 【65】
''' 明」'''是 学、认识 ,也等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 。'''「医方明」'''是医药 卫生


 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
  种种医学方面的知识。'''「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 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 。'''「内明」'''才是佛法


''' 「内明」'''才是佛法。
'''如不能这样,怎能教化有情?'''】
 
如不能这样,怎能教化有情?


 所以菩萨,他先广观一切法,他就广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重于賸义慧,一切法空慧,他也重世俗智。
 所以菩萨,他先广观一切法,他就广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重于賸义慧,一切法空慧,他也重世俗智。
第266行: 第351行:
'''7、小结'''
'''7、小结'''


 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摄在这六度中。
  【''' 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摄在这六度中 。'''】
 
 
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利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假,再去严土熟生。前面先修广集福德资粮,形成像金刚杵一样。这节课就是讲三心,然后依三心修六度大致的内容


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利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假,再去严土熟生,前面先修广集福德资粮,形成像金刚杵一样,这节课就是三心,然后依三心修六度大致的内容。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