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行: |
第1行: |
| 佛法概论-80
| |
|
| |
|
| (2024-4-26)
| |
|
| |
|
|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 |
|
| |
|
|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三法印,从有为、无为,用空和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 |
|
| |
|
|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 是 菩萨的根本,又谈到声闻与菩萨的差别 。 声闻也只 是 完 成 自己的解脱 , 即自 心 的净化;菩萨不但自己解脱 , 他还要从净化身心到和乐善生。 | | 这个 是 第19章 。 第19章 是 从利他中去 成 佛 , 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三 心, 第二主题,一三心c6度,我们前面, |
|
| |
|
| '''第二节 从利 他行中 去成佛'''
| | 这两个主题已经学完了,三心,那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空性见,也就是正知见, 他 是修 行 的一个技巧,因为这个空性慧,你得有善巧,就是这个意思,善巧就对法,有适当的抉择,应激的教化,而且,还不是合法的原则。所以,谈到凡夫的这种我执,那么声闻是偏于空,空气,只有菩萨,他能够发增上的空性慧与悲怨结合。所以这个菩萨的这种志向就是,,菩提心就是发这个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志向,他志向,也是从三层上来学,三个上学来说,属于自身上,自身上的意志,这个意识,对我们凡夫来说,那当然是以自我为 中 心的。声闻,是偏于自给自足。只有菩萨,它是悲剧净化了的意志,因为它有空心会,还有大悲, |
|
| |
|
| ''' 一 、三 心'''
| | 所以是 一 种进化的意志,进化的意志,就是向无上菩提来修行,完成一个伟大的目标。然后大悲,是菩萨的纯正的动机,所以菩萨,他正是有空 心 会,它能够一苦成关,自民悯人呐,所以它能够大悲为上首,他大悲,是来自于空性会,或者这种自他互关的,或者叫那种自通之法, |
|
| |
|
| 今天开始学习 菩萨 的 三 要 , 也叫三心 , 也 就是菩萨 所要具备 的三心 。 | | 菩萨 有了这个 三 心 , 他就修万横 , 万横 就是 六度,,六度。布施持戒修忍,这个在城市到我们渠道,这个钱布施持戒修忍了,这个属于福得道,是利他的福得道。然后,禅定和这个波若是智力的智力的增上道,所以 菩萨的 多少度,其实就是空性慧。然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六度,能够圆满这个 三心 ,因为这个三心, |
|
| |
|
| 这三 心 ,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 菩提心、大 悲 愿、和 空性 慧 这 三心。也 就是 一切智智相应作 意, 大悲 为 上首 , 空慧是方便。 | | 你像空性会和 这 个菩提心大悲愿,它是来自于什么,来自于 三 善根,无贪 , 无嗔 , 无痴。所以这种无嗔 就是 慈 悲 。这种无知,那就是 空性 。会 这 种无贪呐 就是 这种,菩萨的四证上的 意 志。所以菩萨他修六度,还是出发于三心,归结于三心 , 又进修于三心的推移过程中,因 为 菩萨有了三心 , |
|
| |
|
| 【'''菩萨 行是 非常深广 的,这 只能略举 大 要 , 可从《般若经》 的 依止三心而行六度万行来说 。 三 心,是 「 一 切智智相应作意 , 大悲为上首 , 无所得为方便」。'''【32】】 | | 它一定是实践六度。六度,前三度,那就是利他 行 ,布施,持戒,修真精进,是通于道德和智慧的,你像禅定和薄弱,那就 是 智力 的 智慧性 ,这 个他都出发于三心,就是菩提心嘛,那是伟 大 的目标。慈悲心 , 那是纯正 的 动机 。 空 心 会 , 那就 是 善巧,这个观法的 一 种技巧,你敢说 , 整个的修行都是 , |
|
| |
|
| 无所得就是空慧,因为佛法 的 空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 , 无所得。一切智智 相 应作意,导师在《学佛三要》里讲, 一 切智智,那就 是 以正觉为本究竟圆满 的 佛德。 菩萨 是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 的, 也就 是菩提心,这 个菩提心 是 以佛果为目标 , 然后心心念念都与 无 上菩提心相应 。 所以 这个菩提心, 它是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声闻也有一切智 , 但 是 一切智中的智 , 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 。 | | 这个三心以六度 的 推移过程中 ,相 互促进 一 个过程中。下面说 是 学菩萨行 的 历程,来解说 菩萨 行 的 历程 , 他经历哪些过程,所以说第一个 是 利益, 菩提 愿,动大悲 心 ,得空性,见无所得 ,这 就 是 无贪,无嗔 ,无 痴三善根的扩展 。 这个三善根,不,他,那就是 这个菩提心, 菩提医愿俗称 , 就 是 大慈悲 , 无耻 。 |
|
| |
|
| 在讲二道五菩提 的 时候,有一个信菩提心 ,就是 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 , 最后 是 明 心菩提 , 所以他 发 菩提心 就 是 愿菩提心——信愿。大悲为上首,大悲是见到众 生 痛苦 , 而想救拔他就是悲。前面 我们 学 到 , 菩 萨一样是观苦,但是他依苦成观。就是他见到众生之苦,不忍众生之苦 ,他 就想救拔他,所以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福乐,想给予福乐,就 是 慈。所以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但 从大悲 生 , 不从余善生。所以 大 乘佛法为什么要培养菩萨的慈悲?因为有 悲心, 才有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慈悲 , 一切 的 福德 智慧 都算不上菩萨行了 , 所以慈悲 是 菩萨的 最 重要 的 一 个 特色。 | | 那空间会整个休息 的 过程 , 无非 就是 三善根的扩展和圆满的完成。最初 ,是 以大悲 心 真空间来确定大彻大解脱的大 菩提 愿。 所以 你看 他 首先, 菩提心是 从哪里 生,我们 在从之道讲,谈 到 这个立 菩 提愿 ,他是从大悲 心升起来的 ,大悲心, 它又结合了空性见真空间 , 这是般若 的智慧, 这 是最 初,来确立大彻大解脱 的 大福利愿,这 个 大福利,就是发菩提心, |
|
| |
|
| 无 所得是空性慧,空性慧为善巧 的 智慧。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 ,就是 它停留在涅槃境界上 , 就没有再回到生死中度众生。菩萨就有这善巧 的 智慧 , 因 为 他不能住在涅槃 , 叫无所得。 所以这 三愿 就是, 菩提愿、 大悲心 、 空性 慧 了。 这 就是 三心 。 | | 菩提心,就是追求 无 上 的 正等正觉 ,就是 大彻悟 , 大 的 解脱 ,为 菩提心一个伟大的目标 ,所以 发菩提心, 这 个等于八正道的正见到政治,证件, 就是 空心会。所以 ,大悲心 也是从 空性 会而来,然后,从空心会升起大悲然立起 了。 大致 就是 八正道的证件和政治这两只 。 政治,其他的地方也叫正思,是不是,正思,其实也是一种励志, |
|
| |
|
| 开仁法师把这 一 篇的内容总结成为 一 个图表 , 无所得空性见就 是 技巧了;一切 智 智相应 , 这 个菩提愿, 菩提心 就是 伟大的目标; 大悲 为上首就是纯 正的 动机。纯 正 的动机,和世间增上之情感相关联;伟大的目标 , 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 | 或者 一 种愿望,立下了 一 种愿望 , 或者 是 愿意,欲求。欲求,佛陀的大圆满的 智 慧。不过,八张八张道,它偏重于解脱,不谈慈悲,因为生文化里头,不测重的慈悲 , 偏重在 个 体的解脱。我们前面,已经谈到以三心和合的 菩提愿 来修六度 ,就是大悲 行,它等同于从八 正 道 的 政治到 正 经进 , |
|
| |
|
| 所以他 就把「知 情 意」也加在里边 ,因为 「知 情 意」 是 心里 的, 还有「仁、智、勇」三达德。其实 这个 要配很多 , 像 三 不善根 , 受想思 ,和 人的三种特性 , 还有佛的三 德, 都能够对上。 | | 所以 三心和合的菩提。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其实, 他 要三心和合 ,因为 这个菩提心 是 从大悲生大悲,又来自于菩萨 的 一苦成关。这样 , 大悲愿就是 这个 菩提心 , 就是 三 心的和合 , 从自他和乐的本位 , 修纳世界人清进也别学了禅 和 会做总统,利他事业 , 这等于八正道 德, 从政治到正精进,就是修大悲心, |
|
| |
|
| 图 | | 因为菩萨,他先修福德资粮,修复的治疗,就是前面的世界人精进,正精进。也列学禅就是禅定和薄弱的会,因为他前边儿这个福德资粮,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他才专修止观,要不然你过早的修止观,就容易。落入二乘就是大悲心,力量不足,它就容易落入声本称三这样的,本着三心精进修行, |
|
| |
|
| 【32】《学佛三要》:「什么是三要?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 大悲为上首 , 无所得为方便」 。 《大般若经》着重 于 广明菩萨 的 学行。菩萨应该遍学一切法门 , 而一切法门(不外乎修福修慧) , 都要依此三句义来修学。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修学 , 也 是 为了圆满成 就 此三德 。 所以 , 这实在是 菩萨 学 行的 肝心!古人说得好: | | 等到悲心悲世的资粮充足 , 这才转向自身的净化修订 , 发会 。 到这个阶段,等 于 八正道 的, 从正经进到正定的 , 那这里 , 就 是 自立的过程, 就 是自身的进化 。 因为前面 , 我们也学到了 菩萨 的德 行 ,他,也是从自心的净化,从自他和乐而转向自身的净化,然后又从事新 的 进化, |
|
| |
|
| 「失之则八万 法 藏冥若夜游 , 得 之 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 | 在这个转到自他和乐从自他而自立政务所得空气里,这是薄弱的实证。因为前面普德质量到一定程度,菩萨,他要修这两道行。然后他最后采取政府所得的空气治理。空气治理,这个实证。因为菩萨也要剑 法, 也要能证入圣位,但是,菩萨,他不去,沉寂在这个空寂 之 中, |
|
| |
|
| 一、一切智智或名无上 菩 提 ,是以正 觉为 本的 究竟圆满的佛德。学者的 心 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 。 信得诸 佛 确实有无上菩提 , 无上 菩 提确实有殊胜德相 , 无边德用。信得无上菩提,而生起对于无上菩提 的 「愿乐」 , 发心求证无上菩提。这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 , 即菩提(信)愿──愿菩提心的别名。 | | 由于 菩 萨大悲心特强,他大悲 ,是 不舍众生苦,不忍众圣教衰,所以,他不愿意自己去享受独善之乐,他也不忍众生,他受,所 以 ,他这个时候是不 正 入,实际就这样。第四,是 本 周时政会导社 的 三 心 广西六度 。 这个就是在成 佛 之道之中 ,菩 萨登入初地登记之后 , 它还是修 的 六度 , 是不是 , |
|
| |
|
| 二、大悲 , 简要说为悲 , 中说为慈悲 ,广 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 度 脱 他,是 悲;见众生的没有福乐而想 成 就 他 ,是慈。菩萨 的 种种修学,从慈 悲心 出发 ,以 慈悲心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 , 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 , 一切福德智慧 , 都算不得 菩 萨行 。 所以,大(慈)悲心 , 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 | 所以说出地是集体地出地,集体地,还是修布施的出力,修布施2d,修戒先三,3d修整 , 这样 , 他还是一时政会射到这个三心 , 来 广 修六 度 这样,再从自 他 和乐的本位 , 成熟有情,庄严佛土,这就 是 自立, 成 立 他的 大 悲心, 列尽声闻四证 以 上的随缘教化,末了 , 自利圆满 , 利他圆满 , 圆成究竟的大 菩 提 。 因为出地嘛 , |
|
| |
|
| 三、无所得 是 般若慧,不住一切相 的 真(胜义)空见 。 孕育 于 悲愿中而成长 的 空慧 , 不 是 沈空滞寂 , 是善巧 的 大方便。有了 这, 才能成就慈悲行 ,才能成就 无上菩提果 。所以,这三 句 是 菩提愿 , 大悲心,性空慧,为菩萨道的真实内容 , 菩萨所以成为菩萨的真实功德!」 | | 出地上菩萨,他还 是 需要去完成六度 的 大背景 。 所以他这块说列近 于 声闻自证以上 的 随缘教化。因为声闻 , 它进入了上位之后,他也 是 随缘教化的 , 它不像菩萨 的这 种主动性的去利他 , 那么到到八地以后自利圆满 , 然后利他圆满 才能 究竟的 成就 佛道 。所以 这个六度,一六度它要圆满 ,这 个 三 心 是 不是等于说 , 一六度之行 , |
|
| |
|
| | 他还要再增进这个三心,因为在这个初学的时候,在这种福得到到一定程度,到一定力量,他在修直观,,修禅,修慧,这样,就从四大河了,转租,自净其意,净化身心。然后,从净化身心,再去,自他和乐的利他。第二,是德行的究竟圆成,名为,即人成佛。佛陀的大菩提,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的缘成。 |
|
| |
|
| | 所以这个三善根,也是依法,依世间依次的德行的完成。一次的德行就是自身上,依法,就是法则上,一世间就是世间增上,成佛,就是扩展人生,净化人生,圆满究竟的德行,这个名为,即人而成佛的,所以,它是在我们人性的基础之上吧, |
|
| |
|
| '''(一)无所得是菩萨行 的 适当技巧'''
| | 不断 的 , |
|
| |
|
| 首先讲到 无 所得为方便 ,就是菩萨的 技巧 , 菩萨 的 技巧 , 他先从凡夫来说 的。 | | 来完善人性,净化人性,最终就成为佛性。对人性的最最简单的就是三善根了,无贪,无嗔,无痴,我他那也可以说是一种菩提愿。无尘,也可以说是大悲。行, 无 耻 ,就是菩萨的 空性慧。所以这个依法 , 依法就是扶持 的 会议。一一世间 , 就是无尘 的 大悲 。 |
|
| |
|
| ''' 一 、 无所 得为方便 ,是 菩萨 行 的善巧──技巧 。'''
| | 一 这个字身上,那就是不贪,因为自身上的政治就是菩提愿, 无 贪,就是他就是菩提愿这种自身上的意志力, 所 以他也可以配上这种,我们这个人类的三种特性 ,是 不是意念性,梵 行 胜,秦永胜,意念胜就是无知,外形上就是无尘,这个秦永胜,就是无贪 。 |
|
| |
|
| '''1、凡夫: 因 我执而 不 得 自在'''
| | 菩萨不同自私的私欲处罚,从众缘共成的友情界全体发心修行,因为菩萨,他是,为大悲,以大悲为上首, 因 为菩萨,一苦成观,所以他就不是自私的处罚,他是,去,自悯悯人,悲天悯人,他 不 但能够知道 自 己要脱离苦,他也知道众生,都是 在 苦海之中。所以,它就形成了一种,同甘苦,共命运的这种大悲。 |
|
| |
|
| 【'''一般 的 行为 , 处处为 自 我 的 私欲 所 累 , 弄得处处 是 荆棘葛藤 ,自 己不得自在 , 利他 也 不外自私。 这 惟 有 体悟空无所得 , 才能解脱自由 。'''】 | | 推荐它是动员共产。郑源共成了菩萨,观大众 的 这种苦 , 他苦和 自 苦,共同和合 的 一个大悲心。 所 以这个菩萨大悲 , 它 是 来自于有情界 , 来 自 于,我们人类有情也好,或者是, , 一切的友情 也 好, 这 就是 有 情界友情戒。当然了,包含了六道众生,菩萨的大悲,悲悲心,非常彻底的时候,那就是,悲悯六道苦苦难的众生 , 都想去救吧 。 当然了,菩萨还是以人类为本, |
|
| |
|
| 我们在 凡夫位上还难免'''为自我的私欲所累 ,'''利他 也 不外 是为 了增加自己功德 , 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 然 了 ,这也 是 有 必要的 , 如果说没 有 功德 , 没有人去修了。 | | 还是以人类友情为根本的,这个 我们在, 前边已经学到这一块。佛法 也是 。一,人类有情 为 本 , 虽 然 说广度一切有存,面对,一切有情,但还是以人类为本 ,这 样,从一切有情全体而发心修行,所以,因为大悲心,他 也有 这个意志力 , 为一切 有 情而花心,所以,你像金刚经讲,菩萨云何云何降伏其心,菩萨,他令一切众生得无于涅槃,所以,四种生,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 |
|
| |
|
| '''2、声闻:因偏空 而成 为障碍'''
| | 另另一切私生有情,都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以,菩萨发心,就是面对一切有情的,那是最终,你看慈禧,他开始的时候,还是面对我们比较亲近的,然后一点点扩展,最后,扩展到一切有情。所以说对于,依法依治,依世间的无贪无嗔,无痴的德行,却能完满开展 而 达到完 成 。依法。依法,就是能够,看到众生的一个同体,就是这些都是,依照这种因果的法理。 |
|
| |
|
| 【'''声闻虽体悟不取 一 切法相 的 空慧,由于偏于空寂 , 所以 自 以 为一切 究竟,不再努力于自利利他 的 进修 。这样,无所 得又 成 为障碍了'''。】 | | 然后 一 个字字身上。因为菩萨也要能完成自己 的 进化 , 主要改善 自 己的思想和行 为 。一时间就是能够看到大众自己和社会 一切 有情世间 的 关系 。这样 三善根 ,无 贪无嗔无痴的三善根的德行。因为三善根嘛,他就是我们善心 所 的德行是吧,这个就是德行的根本,就是算上根,这样就能完 成 , |
|
| |
|
| | 达到30根的完成。然而从菩萨的入世寄生来说,我们的时间由于菩萨僧的从来没有建立,始终,受到声闻僧的限制,形成了与世隔离。因为菩萨僧嘛,菩萨他,在社会上,利益大众,可能是更方便一些,但是,菩萨僧,从来没有见你,就是从佛陀诞生一直到佛灭后,大乘菩萨道的一个开展,虽然大乘法,在世间流传到2000多年,可是,菩萨僧团始终就没有建立起来, |
|
| |
|
| 声闻 能体悟无所得 , 但是他又偏于空寂 , 偏于成空滞寂里边,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 , 就不能 出 来 , 所以 他 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 ,这样一 来 , 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 因为 他认为涅槃和 生 死是两边,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 , 生死就 是 另外的,这样他就 不 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也 是 不可得的 ,所以 他就自己入涅槃 , 就 不 想来度众生了 , 所以空义就 成 了障碍 。 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 如 果说从声闻乘来说,也就是究竟 解脱 了 。 然后又讲到 菩萨 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 | | 始终受到 声闻 生的限制 , 因为声闻僧 , 出家中 ,出 家 ,他 只能生活在寺愿里面 ,这样 ,和这个社会就有一些隔离 一 样的 ,因为 很少参与社会的 生 活 ,是不是,所以, 净土,还 不 能在这个世间出现,有合理的世界便能修菩萨行 , 开展增进德行而 成 佛 。 比 如 在和乐的僧团中比出门更容易 解脱 一样 。 所以,如确为大乘根性的 菩萨 众, |
|
| |
|
| '''3、 菩萨 : 于 法增上 的 空慧与「悲愿」助成 , 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 | 应该多多为弥勒世界的到来而发心。也确实是。因为在大乘佛法里头,都想在世界上能够建立一个和乐的菩萨僧团。 菩萨 僧团,由 于 是一个集体 的 力量,而且,也能够营造出一个 , |
|
| |
|
|
| |
|
| 【'''菩萨 的 空慧 , 虽 是法 增上 的 理智 , 但从 一 切缘起 有 中悟解得来 , 而且是悲愿──上求佛道、下化 有 情所助成 的, 所以 能 无所为而为 , 成为自利 利他 的大方便。】''' | | 积极修行 的 一个环境 , 就 是 这个客观的环境。这样,使人在这个和乐的环境中,清静的环境中,可能修成的更如理如 法 ,成就 的, 也就更快。其实就像就像说 一 个这个团队,,现在世界,他都有各种的团队,商业 有 商业的团队,政治政治权团队,军事有军事的团队,学业 ,有 学业 的 团队,在这个团队之中 , 可 能 互相督促,互相一个提携,可能,他进一步的从个人来说,进步的也快 , 从 利他 来说, |
|
| |
|
| 法增上理智 , 它不 是 单独 的一 法 , 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 , 悟解到没有 一个 实体 的 东西 , 可以看到缘起 的 空寂性,这样他就有悲愿 。这个 悲愿就 是 说他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 一个 人独自 的 独善其身 , 他也去悲天悯人 , 愿意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 。所以 他这种 大 悲心,就是从自他 的 和乐 , 自他的相依共存 而来 的。 因为 缘起法,如果按声闻 来 说,他只是观 到 自己身心 的 空义 , 照见五蕴皆空 就 完事了。但 是 ,菩萨不但说能够观到自己的这种苦和无常、空,他也能观察到一切众生,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虽然没有众生相,没有 一个 众生可度 , 一 个 众生可得,但 是 ,他能够知道众生在痴迷颠倒之中,不明白一切法 的 真相 。所以 菩萨就不忍、不愿舍弃他们 , 愿意去帮助他 们 看到真相,出离苦海,所以他的慈悲心,就不由自主地就生起来了。 这 样他以──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下化有情就是纯正的动机了,所以能无所为而为 , 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 | 他这种影响力也就够大了。所以 , 也可以说 是 一个一方 的 净土 一 样的 , 就像一个僧团一样。僧团 ,一个 和乐 的 僧团 , 如法如律 的 僧团 。 在 这个 社会中也可以 是一个 清净 的 净土。但是 , 这块 , 好像是很难形成 。所以 ,修学 大 乘法 的 应该为将来弥勒降临我们这个世间 ,而 是发心 来 修学, 因为 弥勒将来 来到 我们这个世界 的 时候 , 我们这个世间 就是一个 净土的世界 , 那 个 时代就 是 这个净土 的 世界了 。所以, 从现实来说吧,我 们这 个世界 , |
|
| |
|
| 无为,就是菩萨也知道,没有 一个 真实的众生可得 , 没有寿者相,众 生 相,没有人相,我相,但是他知道 , 众生 在 无我之中起我见 。 所以他就悲天悯人,在无为之中生起大悲愿力, 这个是 按金刚经来说,就是无住 而 生心 , 六祖听到应无所住 而 生其心。无住就是悟到一切法空无所得 , 就 是 无 为 法 。 但正 是 无为而无 不 为 ,因为 一切法空 , 才 能够 在里边生起慈悲心 , 大悲愿,善巧的从空出假,缘苦众生,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 | 很难能达到 一个 和平 , 和乐共 生, 现 在 这个国际 。 非常的 这个 骚乱都 是 为了利益 而 争 , 为了资本 而 争 , 都 是为 了一个小部分的利益群体来争 。 来这个杀灭来掠夺来。这个像那种强盗一样。对。大多数人还 是不 能得自由 ,因为 这个环境是这个环境,对,如果说少部分人 , 也很难使这个世界短时间内 能够 达到和乐共处 , |
|
| |
|
| 所以 这个 空义 , 在菩萨的境界里就可以 成为 自利利他 的 大方便 , 就是善巧方便。因为他能在一切法不可得之中 , 无所为而为之 ,这 个就是从空出假 , 从空能够成立一切 法 。那么众生 也是 在无我之中取著一 个 我 , 当然 就是 颠倒 , 菩萨不忍众 生 在颠倒之中流转,所以 就 想去为他 们 指导 一个 明灯 , 引导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 光明之路 , 这是空性慧。 | | 也只能说,发一个长远心,因为我们 这个 世界 , 终究他还会 成为 净土 的 。那说明什么问题, , 说明 , 我们修学佛道要好 , 修学我们 这 种 , 善 法 功德 也 好,未来还 是 可期的。这 个 最后是圆满三心 , 三心 就是 继人成佛 , 然后,来沿途书 生 来成 就 我 们 这个世界的 一个 净土世界 , 这个都是通过三心 , 三心16度 , |
|
| |
|
| | | 然后 通 过这个度在 完 成三心,是这 么 一个 过 程,当然这一 块 ,是一个, 简 要的一个说法,因为 大 圣经,都是在讲这个 原 则,这 里 只不过就是 简 要的一个 叙述 ,那 下面大家 来 分 一 下 |
| '''(二)一切智智是菩萨行的伟大目标'''
| |
| | |
| '''二、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萨行的志向。'''
| |
| | |
| '''1、【菩萨: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与「悲智」圆成,为大觉而勇于趋求。】'''
| |
| | |
| 菩提愿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这个菩提愿是属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以'''「悲智」圆成'''。因为菩萨的菩提愿是从大悲而生的,正是因为菩萨有慈悲,不舍众生,怜悯众生,所以他会生起大觉的意志,就是这种无上菩提的愿心。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就是因为菩萨有这种大悲大觉悟,他才能够缘苦众生。
| |
| | |
| 所以说【'''一切智智,即佛的无上觉。心与佛的大觉相应,浅显的说,这是以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趋求,要求自己也这样的大觉,这是自增上的意志。】'''
| |
| | |
| 佛的无上觉,就是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就是菩萨的心,心与佛的大觉相应,和菩萨无上的觉悟、智慧相应的。因为菩萨追求的就是佛的大智慧,但是佛的大智慧从哪里来,不是说你看看书,知道空义就能够成就佛的智慧,菩萨依三心行六度,才能够完成佛的大觉。所以这是以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
| |
| | |
| 因为佛陀是悲智圆成的,大觉就是无上的正觉,也是以大的解脱为目标,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趋求。因为一切智智相应,就是无上大觉相应,就是念念不忘,要求自己也这样的大觉,这是自增上的意志。所以菩提心,就是菩萨的自增上。空性慧就是菩萨法增上的理智。
| |
| | |
| '''2、凡夫: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欲'''
| |
| | |
| 【'''一般的意欲,以自我为中心而无限的渴求。'''】
| |
| | |
| 这个就是众生,我们都是贪著物欲,满足自己无限的贪欲,就是无限的渴求。
| |
| | |
| '''3、声闻:偏于自得自足'''
| |
| | |
| 【'''声闻行,以无贪得心解脱,偏于自得自足。'''】
| |
| | |
| 因为自己解脱了,已经完成了解脱的大事,就能够独善其身,自得自足。
| |
| | |
| '''4、小结'''
| |
| | |
| 【菩萨的发菩提心,是悲智融和净化了的意志。】
| |
| | |
| 因为慈悲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就是净化了的意志,这种意志是经过慈悲和智慧净化的。【'''有这大愿欲,即是为大觉而勇于趋求的菩萨。】''' | |
| | |
| 因为欲求、意志,是以贤圣为目标的,当然他要净化自身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悲心,所以这个 悲是一种纯净的情感,这样就能够引发纯正的意志来,这就是菩萨。菩萨趋求佛的福德和智德,他也是永无止息的,就是菩萨修学善法,也是永无止息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是直至到成佛。
| |
| | |
| 但是我们众生求贪欲是没有满足。声闻能够满足了,但是它缺乏救助众生的动力。这就说明什么?这说明菩萨的这种意志力。在《般若经》里讲到菩提萨埵,萨埵就是这种勇猛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力。我们众生的坚定意志力,就是在苦海之中,非常的顽强,就是没办法向出离生起坚定的意志,而菩萨就和我们众生是相反,所以形容佛菩萨是大雄、大力、大慈悲。
| |
| | |
| | |
| '''(三)大悲为菩萨行的纯正动机'''
| |
| | |
| 【'''大悲为上首,菩萨行的方便、志趣,都以大悲为上首。】'''
| |
| | |
| '''【菩萨:于世间增上的大悲动机与「智愿」结合,从利他中完成自利。】'''
| |
| | |
| '''【大悲,是菩萨行的动机,是世间增上的情感。'''】
| |
| | |
| 世间增上的情感,就是观世间众生的这种颠倒,他们在苦海中流浪,不知出离。所以菩萨世间增上的这种情感,就是大悲。
| |
| | |
| 【'''为了救济一切,非以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为目标不可。'''】
| |
| | |
| 因为想完成救度众生这个目标,他一定要以无所得为技巧,一切智智——菩提愿为目标。
| |
| | |
| 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
| |
| | |
| 其实大悲心,在佛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缘条件,没有大悲,就没有菩萨道了。
| |
| | |
| 所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 】
| |
| | |
| 其实菩萨的初发心,他不是说自己已经解脱了, 然后 再去发菩提心,不是。他从凡夫位上就先发个菩提心,自己没度,然后发个心去度他,这样菩萨是初发心,其实菩萨初发心,他就先立个志向,先有这个志向,然后才去充实,去学一些本领。就像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先有志向,将来我想做科学家,想做一个文学家,他肯定先去学一些知识文化,再学一些本领,有了志向,他一切的学习做事,可能都是要往这个志向去努力了。
| |
| | |
| 菩萨其实也是,他不是先发心就能够完成度生的事业,他有了志向,立下了志愿,他就充分的去学习本领,学习知识和文化的。
| |
| | |
| 所以【'''这是菩萨行的心髓,以慈悲为本,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是自利与利他的互相促进,进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圆成。'''】
| |
| | |
| 图
| |
| | |
| 因为菩萨以慈悲为本,就是想拔苦众生,想不舍众生,然后又想帮助别人,那怎么办?你没有能力的时候,你说你能帮助别人吗?他也是先完成自利,就是说我要充实自己,我要有一些本领,我才能去帮助他人,他是利他之中才完成自立的。因为你初发心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你要去学习,要去学一些本领,要锻炼自己,磨练自己,这样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他是自利与利他的相互促进。因为你想利他,你当然要去自己充实,自己学本领,当你能够达到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本领了,然后才更好的去利他,然后在利他之中,你会发现不足,又发现自己的能力的有限,还进一步去长养我们这种福德智慧,在菩萨道的整个修学 过 程,都是教学相长,自利利他,直到究竟圆满,究竟的圆成,这个就是世间增上的纯正的动机。
| |
| | |
| | |
| | |
| '''二、依三心修六度'''
| |
| | |
| '''(一)菩萨的六度德行依三心来修'''
| |
| | |
| 【'''依上面所说的三心,才能修菩萨的六度。但 这 是说菩萨的一切德行,不能离去这伟大目标、纯正动机、适当技巧,不是说三者圆满了再来修学。六度是菩萨行的大纲,】'''
| |
| | |
| | |
| 整 个 的大乘佛法,无论是大般若经也好,还是一切法唯识也好,或者是一切法唯心也好,都是离不开菩萨的六 度 的,它是菩萨修学的大纲要, 在 《《 成 佛之道》》里,六度和四摄一起来谈的,但这里以六度为主。
| |
| | |
| | |
| 【'''如《增一阿含经‧序品》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涅槃),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
| |
| | |
| 《增一阿含经‧序品》里面就讲到了,菩萨发心进入大乘,然后如来说种种别就是六度,无极就是到彼岸的,通过六度能达到彼岸。
| |
| | |
| '''(二)别说六度与 三心 结合的修学内涵'''
| |
| | |
| 现在略叙它的特点:
| |
| | |
| '''1、布施度'''
| |
| | |
| '''一、施:'''
| |
| | |
| '''(1)菩萨从初发心,即能做到一切施──净施'''
| |
| | |
| 【'''菩萨布施 , 初发心时,即将一切舍与有情。】'''
| |
| | |
| | |
| 初发心就能够把一切愿意舍给有情了,当然了,那 是 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才可以,如果说没有这些福德资粮,肯定还不容易的。
| |
| | |
| '''【不仅是财物,就是自己的身体、知能,也否定为私有的,奉献于一切,因为这是依于父母师长等而来。】'''
| |
| | |
| 其实 这一 点,初学者要做到那就比较困难一些,因为我们现在这 个 阶位上还达不到。在《成佛之道》里也学到了,真的能够把自己这个身体布施出去,那要菩萨修到一定的 程 度,有一定的忍力了才是可以的。当然,力所能及,现在只能说布施一些有余的财物,然后是体力、知识。如果仔细的去思考也确实是,我们身体是父母所生的,我们一切的知识,一切的技能哪里来的?不是天生我们自己就有的,是靠父母从小的抚养培育,然后师长们的一些教导。你即便现在获得了知识,你学富五车,很有智慧,很有才能,那这些来自于哪里?从世间说,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本事,我自己的聪明才智,都是凭自己得来的,现在我可以有自己的专著,我可以有著作权。其实从佛法来说这些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教育,父母的培育,师长等等的一些教育,因为社会提供的这些物资,也不是你自己都能得来的,来自于社会,要回馈给社会,来自于众生,要回馈给众生,当然现在还做不到。说像前面学到,在家的德行,他能够见法悟道的时候,他才能把自己的财物与一切众生共有,心住非家了,但是现在其实在自己剩余的条件下,也可以去随份随力的去做一些了。
| |
| | |
| '''【即以财物来说,再不看作自己的,一切属于一切,自己仅是暂时的管理人;】'''
| |
| | |
| | |
| 这个财物是自己暂时管理 , 给谁管理? 当然 了,给大众管理,因为财富确实是不是你个人所有的,因为社会、父母师长,一切的一切,很多的因缘促成的。
| |
| | |
| 所以,'''【从世间缘成、世间共有的立场,为法、为人而使用 这 些。'''】
| |
| | |
| 当然了,这种看得更深,看得更透,那只有透过佛法的这个因缘法去观察,才能看到众生都是 一 体的 , 都 是 相互关联的,没有 一个 独立体的存在。这样 , 从众生缘慈到法缘慈,一直到无缘慈这个过程,这是布施。布施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因为我们在大乘不共法章谈到这一块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 要 到一定阶位。
| |
| | |
| '''(2)菩萨 的 修行功德亦回向有情,自己愿意殿后成佛'''
| |
| | |
|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 一 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 |
| | |
| 这个是早晚课《楞严咒》前边的一段话,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 个 菩萨!
| |
| | |
|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 说 ,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 法 化生 ,因为 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 圣 ,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宏恩,他就先于佛涅槃。 他知道,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悉心教导来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成就都是来自于佛法。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 |
| | |
| '''(3)小结'''
| |
| | |
| 【'''这样的一切施,即菩萨「净施」'''。】
| |
| | |
| | |
| '''2、持戒度'''
| |
| | |
| '''二、戒:'''
| |
| | |
| '''(1)声闻与菩萨因发心的不同,故持戒的次第有异'''
| |
| | |
| | |
| 【'''为自他和乐善生而不得杀、盗、淫、妄,菩萨是更彻底的。】'''
| |
| | |
| 菩萨是为自他和乐善生,所以能够有这种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所以他是更彻底的。
| |
| | |
| '''【声闻适应印度复位的天行──重于离欲净心,所以以淫、盗、杀、妄为次第,严格的禁止男女情欲。【44】】'''
| |
| | |
| | |
| 因为他符合印度的那个解脱的风气,厌离的情绪。
| |
| | |
| | |
| 【44】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58-p.59):人间比丘,出家而过着大众生活,与社会保持联系,负起教化的责任,释尊也就是过这种生活的。…如《中阿含‧柔软 经 》说:佛的随缘受用 , 一般人 都 称赞佛为少欲知足。这一类型的人间比丘,为不流于纵欲及苦行的极端者。如大众共住,生活随缘,游行教化,近于一般的人间正行。而过着出家的生活,男女不嫁,澹泊禁欲,又近于天行。声闻的在家弟子,是基于人乘的;无事比丘,是着重天行的;人间比丘,即综合这二者而取折衷的立场。当时的印度,正是隐遁的苦行的时代;释尊虽适应这一特殊的情形,有出家的制度,但声闻解脱道的主流,是人间比丘,显然的是基于人乘,而重于持戒及智慧的。
| |
| | |
| | |
| '''【菩萨从「本来清净」、「本来不生」的悟解,】'''
| |
| | |
| 因为菩萨观的就更透彻,他不但能观到一切法的本来不生,也能观到一切法的一个本来清净,佛法的清净,有一个离垢清净,一个 是 本自清净。因为众生还是在不清净的杂染里,菩萨 在 杂染中,他本来也是清净的,在众生没有增多,在菩萨也没有减少什么,不过就是由无明转成了明,由贪爱转成了清净而已,这就是佛菩萨观的就更深透一些,更彻底一些。
| |
| | |
| '''【又从净化自心而回复到自他的和乐,又以不得杀、盗、淫、妄为次第。对于一切有情的悲济,虽不为局限于人类的学者所谅解,但扩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显出了对于善生的无限尊重。'''】
| |
| | |
| 菩萨他能够观的透彻,所以他的慈悲就真的是非常的悲悯,他同情到一切,当然了,他能同情到所有的有情,对有情的这种和乐善生就无限的尊重,这就是悲能拔苦,慈能与乐。
| |
| | |
| '''(2)菩萨有大智大悲的能杀、盗、淫、妄,才是合理究竟的持戒'''
| |
| | |
| 那这个就不是我们普通人的境界。
| |
| | |
| '''【从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随顺世间来说,戒律决非消极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须慈悲方便的能杀、能盗、能淫、能妄,才能完满的实现。'''【47】】
| |
| | |
| 这个跟声闻戒就完全不一样了。菩萨的能杀、能盗、能淫,反而是菩萨大悲大智的一个体现。当然了,菩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嗔心欲望,他是为了救度这些人,或者是为了保全更多的人利益或者是生命,他可以去牺牲自己。宁可自己去造杀业,也不忍让这个人去造杀业,堕地狱之苦。当然大菩萨不是以这种嗔心来杀的,他是以慈悲,为了救度他,就是为了不让他造的更深的恶业,所以他能够杀盗淫妄。当然了,这个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像现在,也有那种说为了救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从世间来说吧,他也是可嘉的,可值得赞叹的!菩萨当然了,他有这种行为,内心的这种嗔心怨心他已经没有了,完全的是悲心。
| |
| | |
| 【47】《菩萨戒本》卷1(大正24,1112a3-c3):(轻戒第九条)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 |
| | |
| '''A、以慈悲心能杀的真义'''
| |
| | |
| 【'''如有人残害人类──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难堪的苦迫。如不杀这恶人,有情会遭受更大的惨运;恶人将造成更大的罪恶,未来会受更大的痛苦。那么宁可杀这恶人,宁可自己堕地狱,不能让他作恶而自害害他。这样,应以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少数救多数,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愍,因为怜愍他所以要杀他。但愿他不作恶业、不堕地狱,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狱,也毫不犹豫。对于杀害这个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愿牺牲的无限慈悲。'''】
| |
| | |
| 只有菩萨才有这种勇气和慈悲了。
| |
| | |
| '''B、以慈悲心能盗的真义'''
| |
| | |
| 【'''同样的,无论是国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财物,那不妨「废其所主」,取消这王、臣及聚落主的权位,从巧取、豪夺、侵占、偷窃者手中夺回来归还被夺者,这当然需要方便──技巧。】'''
| |
| | |
| 方便技巧就是这种空性慧的一种技巧。空慧,你就不能去染著它,不能起这种嗔心。
| |
| | |
| '''【推翻他、从他手中索回,对于这个人或少数人也是善行。如让他受用非法得来的财物,即会加深他的罪恶;夺他,即是拯救他。'''】
| |
| | |
| 像现在这个法律一样,贪官掠夺或者是诈骗的这些钱,当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把所侵占的财物都要没收,都要归还这些受害者。但是菩萨达到这种程度,也可能是一种集体的官员的一种行为,那要是个人的行为就变成中国古代那种劫富济贫的那种侠客,那菩萨可能都是当官的了。
| |
| | |
| | |
| '''※结:杀盗二戒之真精神'''
| |
| | |
| 【'''菩萨的心中,是没有疾恶如仇的,应该是悲悯恶人过于善人。但这不是姑息纵恶,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精神,起来杀他、夺他。'''】
| |
| | |
| 我们是凡夫,对非常的凶残的人,肯定有一种嫉恶如仇的,非常嗔恨的这种心理。但是菩萨是悲悯他,悲悯他的这种无知,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了啥,以后受更大的苦他不知道,菩萨知道这个业果,所以去制止他做这种更重的恶业。
| |
| | |
| '''C、以慈悲心能妄的真义'''
| |
| | |
| 【'''对于合理的少数或个人──多数是更应该的,为了救护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杀害、掠夺、奸淫、欺诳,如非妄语不可时,即不妨妄语。'''】
| |
| | |
| 这个就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了,也是为了救度少数人,或者说更多的人。
| |
| | |
| '''D、以慈悲心能淫的真义'''
| |
| | |
| 【'''对于异性的恋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离恶向善,出家者也不妨舍戒还俗,以悲悯心而与他好合。'''】
| |
| | |
| 当然了,这个在佛法之中,除非说你是真正的想去救度他,使他不至于说堕入更恶的这种行为之中,为挽回他的这种恶行,不妨舍戒还俗,使他能走上正途,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没有得到空性慧,难免就落入那种世间杂染之中。
| |
| | |
| '''(3)小结'''
| |
| | |
| 【'''总之,不得杀、盗、淫、妄,为佛法极严格的戒条,甚至说一念盗心即犯盗戒,】'''
| |
| | |
| | |
| 因为大乘菩萨 讲 ,他摄心为戒,起心动念都不能有这种罪恶。
| |
| | |
| '''【一念淫心即犯淫戒,谨严到起心动念处,然而为了慈悲的救护,菩萨可以不问所受的戒而杀、盗、淫、妄。这样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 |
| | |
| 我们现在一般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能杀、盗、淫、妄反而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 |
| | |
| '''【所以说:「有犯戒成尸罗波罗蜜,谓菩萨教化众生,不自观戒。'''」【49】】
| |
| | |
| 所以他犯戒反而成了'''波罗蜜''',成了戒体了。但是, 这个 一定是菩萨要到一定程度,千万不要以我们凡夫身去这样做。
| |
| | |
| '''3、忍辱度'''
| |
| | |
| '''【三、忍:施能摄受大众,戒能和乐大众,但有情间的隔碍、误会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萨为了贯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必须坚定的忍耐,经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难;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才能完成菩萨的德行。否 则, 施与戒的努力,会功败垂成。】'''
| |
| | |
| | |
| 大乘菩萨道的忍辱波罗蜜,就是「嗔他有何义,自他增忧苦,嗔火烧善根,忍则五德聚」,耐怨安受苦及谛察法忍。菩萨要忍种种的苦痛,无论是忍人事上的,自然上的,自己身心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都能够难忍能忍,哪怕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 这 个在世间确实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慢慢成就这个忍,我们现在还没办法达到,不过可以慢慢去磨练。所以这个忍需要各自的磨练,在生活中社会上去磨练是可以的,你要用个人去磨练反而会生烦恼。
| |
| | |
| '''4、精进度'''
| |
| | |
| '''【四、进:这已略有说到。菩萨行的精进,是无限的、广大的精进,修学不厌、教化不倦的。发心修学,救济有情,庄严国土,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声闻那样的为了有限目标、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萨是任重致远的,如休舍优婆夷那样,但知努力于菩萨行的进修,问什么成不成佛。【50】】'''
| |
| | |
| 当然了,这个就是 只 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 |
| | |
| '''5、禅定度'''
| |
| | |
|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 不过 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
| |
| | |
| | |
| 我们前面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 就是 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 要 长时间 的 累积。
| |
| | |
|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 一 切时定。」【52】】'''
| |
| | |
| 二六时都在定中,这 个 只有说到一定的阶位 , 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 |
| | |
| '''【又如弥勒菩萨 那 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 |
| | |
| 所以,菩萨他是到加行位的时候才修定,一般都是先从福德资粮开始修的。
| |
| | |
| | |
| '''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 |
| | |
| | |
| 就是从前几度去学,比如说那种布施,持戒,修忍,精进,这个是福德的资粮,先修福德资粮,然后修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利的,布施、持戒、是利他的。
| |
| | |
| | |
| '''6、般若度'''
| |
| | |
| '''【六、慧:从胜义慧的悟入缘起性空说,这是与声闻一致的。】'''
| |
| | |
| 他悟的法空性、实相,和声闻没什么区别。
| |
| | |
| 【'''不过菩萨应先广观一切法空,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 |
| | |
| 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见法悟道的时候,他缩小范围,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 |
| | |
| 【'''同时,不但是胜义慧,也重于世俗智,【58】所以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
| |
| | |
| '''「声明」是文字【60】、音韵学【61】等,「因明」是论理学【62】、认识论【63】,'''
| |
| | |
| '''「医方明」是医药、卫生【64】学等,「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65】'''
| |
| | |
| '''「内明」才是佛法。'''】
| |
| | |
| '''「声明」'''是文字,文字般若,就是一些语言文字。音韵学就是声音,因为声音在印度 来 说,也是很深的 一 个学问,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乐,就是那种弹琴奏乐,印度也有音韵学,所以很多音声佛事,就是梵呗后来也就发展起来了。
| |
| | |
| 「'''因明」'''是论理学、认识论,也等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学。'''「医方明」'''是医药、卫生学等,
| |
| | |
| 种种医学方面的知识。'''「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内明」'''才是佛法。
| |
| | |
| 【'''如不能这样,怎能教化有情?'''】
| |
| | |
| 所以菩萨,他先广观一切法,他就广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重于賸义慧,一切法空慧,他也重世俗智。
| |
| | |
| '''7、小结'''
| |
| | |
| 【'''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摄在这六度中。'''】
| |
| | |
| | |
| 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利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假,再去严土熟生。前面先修广集福德资粮,形成像金刚杵一样。这节课就是讲三心,然后依三心修六度大致的内容。
| |
|
| |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Category:其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