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K3:修订间差异

删除19,429字节 、​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佛法概论-80


(2024-4-26)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前面学到菩萨道的主要内容,空与慈悲,空也可以说是来源于阿含,整个佛法的特质都离不开空义,特别是大乘,直接从涅槃空义入手。声闻乘是从无常、无我来入手的,所以谈到三法印,从有为、无为,用空和无我来统一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


  然后谈到慈悲,慈悲 菩萨的根本,又谈到声闻与菩萨的差别 声闻也只 自己的解脱 即自 的净化;菩萨不但自己解脱 他还要从净化身心到和乐善生。
  这个 第19章 第19章 从利他中去 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三 心, 第二主题,一三心c6度,我们前面,


'''第二节 从利 他行中 去成佛'''
  这两个主题已经学完了,三心,那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空性见,也就是正知见, 是修 的一个技巧,因为这个空性慧,你得有善巧,就是这个意思,善巧就对法,有适当的抉择,应激的教化,而且,还不是合法的原则。所以,谈到凡夫的这种我执,那么声闻是偏于空,空气,只有菩萨,他能够发增上的空性慧与悲怨结合。所以这个菩萨的这种志向就是,,菩提心就是发这个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志向,他志向,也是从三层上来学,三个上学来说,属于自身上,自身上的意志,这个意识,对我们凡夫来说,那当然是以自我为 心的。声闻,是偏于自给自足。只有菩萨,它是悲剧净化了的意志,因为它有空心会,还有大悲,


''' 、三 '''
所以是 种进化的意志,进化的意志,就是向无上菩提来修行,完成一个伟大的目标。然后大悲,是菩萨的纯正的动机,所以菩萨,他正是有空 会,它能够一苦成关,自民悯人呐,所以它能够大悲为上首,他大悲,是来自于空性会,或者这种自他互关的,或者叫那种自通之法,


  今天开始学习 菩萨 也叫三心 就是菩萨 所要具备 的三心
 菩萨 有了这个 他就修万横 万横 就是 六度,,六度。布施持戒修忍,这个在城市到我们渠道,这个钱布施持戒修忍了,这个属于福得道,是利他的福得道。然后,禅定和这个波若是智力的智力的增上道,所以 菩萨的 多少度,其实就是空性慧。然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六度,能够圆满这个 三心 ,因为这个三心,


 这三 我们都不陌生 ,就是 菩提心、大 愿、和 空性 三心。也 就是 一切智智相应作 意, 大悲 上首 空慧是方便。
  你像空性会和 个菩提心大悲愿,它是来自于什么,来自于 善根,无贪 无嗔 无痴。所以这种无嗔 就是 。这种无知,那就是 空性 。会 种无贪呐 就是 这种,菩萨的四证上的 志。所以菩萨他修六度,还是出发于三心,归结于三心 又进修于三心的推移过程中,因 菩萨有了三心


  【'''菩萨 行是 非常深广 的,这 只能略举 可从《般若经》 依止三心而行六度万行来说 心,是 切智智相应作意 大悲为上首 无所得为方便」。'''【32】】
  它一定是实践六度。六度,前三度,那就是利他 ,布施,持戒,修真精进,是通于道德和智慧的,你像禅定和薄弱,那就 智力 智慧性 ,这 个他都出发于三心,就是菩提心嘛,那是伟 的目标。慈悲心 那是纯正 动机 那就 善巧,这个观法的 种技巧,你敢说 整个的修行都是


  无所得就是空慧,因为佛法 空慧就是一切法无自性 无所得。一切智智 应作意,导师在《学佛三要》里讲, 切智智,那就 以正觉为本究竟圆满 佛德。 菩萨 是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 的, 也就 是菩提心,这 个菩提心 以佛果为目标 然后心心念念都与 上菩提心相应 所以 这个菩提心, 它是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声闻也有一切智 一切智中的智 那是只有佛陀才有这个智
  这个三心以六度 推移过程中 ,相 互促进 个过程中。下面说 学菩萨行 历程,来解说 菩萨 历程 他经历哪些过程,所以说第一个 利益, 菩提 愿,动大悲 ,得空性,见无所得 ,这 无贪,无嗔 ,无 痴三善根的扩展 这个三善根,不,他,那就是 这个菩提心, 菩提医愿俗称 大慈悲 无耻


  在讲二道五菩提 时候,有一个信菩提心 ,就是 愿心菩提,然后行心菩提 最后 心菩提 所以他 菩提心 愿菩提心——信愿。大悲为上首,大悲是见到众 痛苦 而想救拔他就是悲。前面 我们 萨一样是观苦,但是他依苦成观。就是他见到众生之苦,不忍众生之苦 ,他 就想救拔他,所以就是悲,看到众生没有福乐,想给予福乐,就 慈。所以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但 从大悲 不从余善生。所以 乘佛法为什么要培养菩萨的慈悲?因为有 悲心, 才有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慈悲 一切 福德 智慧 都算不上菩萨行了 所以慈悲 菩萨的 重要 特色。
  那空间会整个休息 过程 无非 就是 三善根的扩展和圆满的完成。最初 ,是 以大悲 真空间来确定大彻大解脱的大 菩提 愿。 所以 你看 首先, 菩提心是 从哪里 生,我们 在从之道讲,谈 这个立 提愿 ,他是从大悲 心升起来的 ,大悲心, 它又结合了空性见真空间 这是般若 的智慧, 是最 初,来确立大彻大解脱 大福利愿,这 大福利,就是发菩提心,


 无 所得是空性慧,空性慧为善巧 智慧。因为声闻是成空滞寂 ,就是 它停留在涅槃境界上 就没有再回到生死中度众生。菩萨就有这善巧 智慧 他不能住在涅槃 叫无所得。 所以这 三愿 就是, 菩提愿、 大悲心 空性 了。 就是 三心
  菩提心,就是追求 正等正觉 ,就是 大彻悟 解脱 ,为 菩提心一个伟大的目标 ,所以 发菩提心, 个等于八正道的正见到政治,证件, 就是 空心会。所以 ,大悲心 也是从 空性 会而来,然后,从空心会升起大悲然立起 了。 大致 就是 八正道的证件和政治这两只 政治,其他的地方也叫正思,是不是,正思,其实也是一种励志,


  开仁法师把这 篇的内容总结成为 个图表 无所得空性见就 技巧了;一切 智相应 个菩提愿, 菩提心 就是 伟大的目标; 大悲 为上首就是纯 正的 动机。纯 的动机,和世间增上之情感相关联;伟大的目标 和自增上的意志相关;适当的技巧,和法增上的理智相合。
  或者 种愿望,立下了 种愿望 或者 愿意,欲求。欲求,佛陀的大圆满的 慧。不过,八张八张道,它偏重于解脱,不谈慈悲,因为生文化里头,不测重的慈悲 偏重在 体的解脱。我们前面,已经谈到以三心和合的 菩提愿 来修六度 ,就是大悲 行,它等同于从八 政治到 经进


 所以他 就把「知 情 意」也加在里边 ,因为 「知 情 意」 心里 的, 还有「仁、智、勇」三达德。其实 这个 要配很多 不善根 受想思 ,和 人的三种特性 还有佛的三 德, 都能够对上。
 所以 三心和合的菩提。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其实, 要三心和合 ,因为 这个菩提心 从大悲生大悲,又来自于菩萨 一苦成关。这样 大悲愿就是 这个 菩提心 就是 心的和合 从自他和乐的本位 修纳世界人清进也别学了禅 会做总统,利他事业 这等于八正道 德, 从政治到正精进,就是修大悲心,


 
  因为菩萨,他先修福德资粮,修复的治疗,就是前面的世界人精进,正精进。也列学禅就是禅定和薄弱的会,因为他前边儿这个福德资粮,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他才专修止观,要不然你过早的修止观,就容易。落入二乘就是大悲心,力量不足,它就容易落入声本称三这样的,本着三心精进修行,


  【32】《学佛三要》:「什么是三要?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大悲为上首 无所得为方便」 《大般若经》着重 广明菩萨 学行。菩萨应该遍学一切法门 而一切法门(不外乎修福修慧) 都要依此三句义来修学。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修学 为了圆满成 此三德 所以 这实在是 菩萨 行的 肝心!古人说得好:
  等到悲心悲世的资粮充足 这才转向自身的净化修订 发会 到这个阶段,等 八正道 的, 从正经进到正定的 那这里 自立的过程, 是自身的进化 因为前面 我们也学到了 菩萨 的德 ,他,也是从自心的净化,从自他和乐而转向自身的净化,然后又从事新 进化,


  「失之则八万 藏冥若夜游 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
  在这个转到自他和乐从自他而自立政务所得空气里,这是薄弱的实证。因为前面普德质量到一定程度,菩萨,他要修这两道行。然后他最后采取政府所得的空气治理。空气治理,这个实证。因为菩萨也要剑 法, 也要能证入圣位,但是,菩萨,他不去,沉寂在这个空寂 中,


  一、一切智智或名无上 ,是以正 觉为 本的 究竟圆满的佛德。学者的 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 信得诸 确实有无上菩提 无上 提确实有殊胜德相 无边德用。信得无上菩提,而生起对于无上菩提 「愿乐」 发心求证无上菩提。这一切智智的相应作意 即菩提(信)愿──愿菩提心的别名。
  由于 萨大悲心特强,他大悲 ,是 不舍众生苦,不忍众圣教衰,所以,他不愿意自己去享受独善之乐,他也不忍众生,他受,所 ,他这个时候是不 入,实际就这样。第四,是 周时政会导社 广西六度 这个就是在成 之道之中 ,菩 萨登入初地登记之后 它还是修 六度 是不是


  二、大悲 简要说为悲 中说为慈悲 ,广 说为慈悲喜舍。见众生的苦痛而想 他,是 悲;见众生的没有福乐而想 ,是慈。菩萨 种种修学,从慈 悲心 出发 ,以 慈悲心为前提。「菩萨但从大悲生 不从余善生」。没有慈悲 一切福德智慧 都算不得 萨行 所以,大(慈)悲心 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
  所以说出地是集体地出地,集体地,还是修布施的出力,修布施2d,修戒先三,3d修整 这样 他还是一时政会射到这个三心 广 修六 这样,再从自 和乐的本位 成熟有情,庄严佛土,这就 自立, 他的 悲心, 列尽声闻四证 上的随缘教化,末了 自利圆满 利他圆满 圆成究竟的大 因为出地嘛


  三、无所得 般若慧,不住一切相 真(胜义)空见 孕育 悲愿中而成长 空慧 沈空滞寂 是善巧 大方便。有了 这, 才能成就慈悲行 ,才能成就 无上菩提果 。所以,这三 菩提愿 大悲心,性空慧,为菩萨道的真实内容 菩萨所以成为菩萨的真实功德!」
  出地上菩萨,他还 需要去完成六度 大背景 所以他这块说列近 声闻自证以上 随缘教化。因为声闻 它进入了上位之后,他也 随缘教化的 它不像菩萨 的这 种主动性的去利他 那么到到八地以后自利圆满 然后利他圆满 才能 究竟的 成就 佛道 。所以 这个六度,一六度它要圆满 ,这 不是等于说 一六度之行


他还要再增进这个三心,因为在这个初学的时候,在这种福得到到一定程度,到一定力量,他在修直观,,修禅,修慧,这样,就从四大河了,转租,自净其意,净化身心。然后,从净化身心,再去,自他和乐的利他。第二,是德行的究竟圆成,名为,即人成佛。佛陀的大菩提,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的缘成。


所以这个三善根,也是依法,依世间依次的德行的完成。一次的德行就是自身上,依法,就是法则上,一世间就是世间增上,成佛,就是扩展人生,净化人生,圆满究竟的德行,这个名为,即人而成佛的,所以,它是在我们人性的基础之上吧,


'''(一)无所得是菩萨行 适当技巧'''
不断


  首先讲到 所得为方便 ,就是菩萨的 技巧 菩萨 技巧 他先从凡夫来说 的。
  来完善人性,净化人性,最终就成为佛性。对人性的最最简单的就是三善根了,无贪,无嗔,无痴,我他那也可以说是一种菩提愿。无尘,也可以说是大悲。行, ,就是菩萨的 空性慧。所以这个依法 依法就是扶持 会议。一一世间 就是无尘 大悲


''' 无所 得为方便 ,是 菩萨 的善巧──技巧 '''
这个字身上,那就是不贪,因为自身上的政治就是菩提愿, 贪,就是他就是菩提愿这种自身上的意志力, 以他也可以配上这种,我们这个人类的三种特性 ,是 不是意念性,梵 胜,秦永胜,意念胜就是无知,外形上就是无尘,这个秦永胜,就是无贪


'''1、凡夫: 我执而 自在'''
菩萨不同自私的私欲处罚,从众缘共成的友情界全体发心修行,因为菩萨,他是,为大悲,以大悲为上首, 为菩萨,一苦成观,所以他就不是自私的处罚,他是,去,自悯悯人,悲天悯人,他 但能够知道 己要脱离苦,他也知道众生,都是 苦海之中。所以,它就形成了一种,同甘苦,共命运的这种大悲。


  【'''一般 行为 处处为 私欲 弄得处处 荆棘葛藤 ,自 己不得自在 利他 不外自私。 体悟空无所得 才能解脱自由 '''】
  推荐它是动员共产。郑源共成了菩萨,观大众 这种苦 他苦和 苦,共同和合 一个大悲心。 以这个菩萨大悲 来自于有情界 于,我们人类有情也好,或者是, 一切的友情 好, 就是 情界友情戒。当然了,包含了六道众生,菩萨的大悲,悲悲心,非常彻底的时候,那就是,悲悯六道苦苦难的众生 都想去救吧 当然了,菩萨还是以人类为本,


 我们在 凡夫位上还难免'''为自我的私欲所累 '''利他 不外 是为 了增加自己功德 增加自己的名闻利养。当 ,这也 必要的 如果说没 功德 没有人去修了。
  还是以人类友情为根本的,这个 我们在, 前边已经学到这一块。佛法 也是 。一,人类有情 说广度一切有存,面对,一切有情,但还是以人类为本 ,这 样,从一切有情全体而发心修行,所以,因为大悲心,他 也有 这个意志力 为一切 情而花心,所以,你像金刚经讲,菩萨云何云何降伏其心,菩萨,他令一切众生得无于涅槃,所以,四种生,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2、声闻:因偏空 而成 为障碍'''
另另一切私生有情,都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以,菩萨发心,就是面对一切有情的,那是最终,你看慈禧,他开始的时候,还是面对我们比较亲近的,然后一点点扩展,最后,扩展到一切有情。所以说对于,依法依治,依世间的无贪无嗔,无痴的德行,却能完满开展 达到完 。依法。依法,就是能够,看到众生的一个同体,就是这些都是,依照这种因果的法理。


  【'''声闻虽体悟不取 切法相 空慧,由于偏于空寂 所以 为一切 究竟,不再努力于自利利他 进修 。这样,无所 得又 为障碍了'''。】
  然后 个字字身上。因为菩萨也要能完成自己 进化 主要改善 己的思想和行 。一时间就是能够看到大众自己和社会 一切 有情世间 关系 。这样 三善根 ,无 贪无嗔无痴的三善根的德行。因为三善根嘛,他就是我们善心 的德行是吧,这个就是德行的根本,就是算上根,这样就能完


达到30根的完成。然而从菩萨的入世寄生来说,我们的时间由于菩萨僧的从来没有建立,始终,受到声闻僧的限制,形成了与世隔离。因为菩萨僧嘛,菩萨他,在社会上,利益大众,可能是更方便一些,但是,菩萨僧,从来没有见你,就是从佛陀诞生一直到佛灭后,大乘菩萨道的一个开展,虽然大乘法,在世间流传到2000多年,可是,菩萨僧团始终就没有建立起来,


 声闻 能体悟无所得 但是他又偏于空寂 偏于成空滞寂里边,滞留在空义的寂灭涅槃境界里 就不能 所以 就不再努力自利利他的进修了 ,这样一 无所得的空慧又变成了障碍了。空慧为啥变成障碍了? 因为 他认为涅槃和 死是两边,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 生死就 另外的,这样他就 能二谛并观,不能知道生死也 不可得的 ,所以 他就自己入涅槃 想来度众生了 所以空义就 了障碍 当然这是从大乘法来说, 果说从声闻乘来说,也就是究竟 解脱 然后又讲到 菩萨 的空性慧和悲愿相互促成。
  始终受到 声闻 生的限制 因为声闻僧 出家中 ,出 ,他 只能生活在寺愿里面 ,这样 ,和这个社会就有一些隔离 样的 ,因为 很少参与社会的 ,是不是,所以, 净土,还 能在这个世间出现,有合理的世界便能修菩萨行 开展增进德行而 在和乐的僧团中比出门更容易 解脱 一样 所以,如确为大乘根性的 菩萨 众,


'''3、 菩萨 法增上 空慧与「悲愿」助成 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应该多多为弥勒世界的到来而发心。也确实是。因为在大乘佛法里头,都想在世界上能够建立一个和乐的菩萨僧团。 菩萨 僧团,由 是一个集体 力量,而且,也能够营造出一个




  【'''菩萨 空慧 是法 增上 理智 但从 切缘起 中悟解得来 而且是悲愿──上求佛道、下化 情所助成 的, 所以 无所为而为 成为自利 利他 的大方便。】'''
  积极修行 一个环境 这个客观的环境。这样,使人在这个和乐的环境中,清静的环境中,可能修成的更如理如 ,成就 的, 也就更快。其实就像就像说 个这个团队,,现在世界,他都有各种的团队,商业 商业的团队,政治政治权团队,军事有军事的团队,学业 ,有 学业 团队,在这个团队之中 互相督促,互相一个提携,可能,他进一步的从个人来说,进步的也快 利他 来说,


  法增上理智 它不 单独 的一 它是在法法相依相缘之中 悟解到没有 一个 实体 东西 可以看到缘起 空寂性,这样他就有悲愿 。这个 悲愿就 说他不但说自己观察到了苦,他也同情众生之苦,他不想 一个 人独自 独善其身 他也去悲天悯人 愿意帮助一些人走上出世之路 。所以 他这种 悲心,就是从自他 和乐 自他的相依共存 而来 的。 因为 缘起法,如果按声闻 说,他只是观 自己身心 空义 照见五蕴皆空 完事了。但 ,菩萨不但说能够观到自己的这种苦和无常、空,他也能观察到一切众生,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虽然没有众生相,没有 一个 众生可度 众生可得,但 ,他能够知道众生在痴迷颠倒之中,不明白一切法 真相 。所以 菩萨就不忍、不愿舍弃他们 愿意去帮助他 看到真相,出离苦海,所以他的慈悲心,就不由自主地就生起来了。 样他以──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下化有情就是纯正的动机了,所以能无所为而为 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他这种影响力也就够大了。所以 也可以说 一个一方 净土 样的 就像一个僧团一样。僧团 ,一个 和乐 僧团 如法如律 僧团 这个 社会中也可以 是一个 清净 净土。但是 这块 好像是很难形成 。所以 ,修学 乘法 应该为将来弥勒降临我们这个世间 ,而 是发心 修学, 因为 弥勒将来 来到 我们这个世界 时候 我们这个世间 就是一个 净土的世界 时代就 这个净土 世界了 。所以, 从现实来说吧,我 们这 个世界


  无为,就是菩萨也知道,没有 一个 真实的众生可得 没有寿者相,众 相,没有人相,我相,但是他知道 众生 无我之中起我见 所以他就悲天悯人,在无为之中生起大悲愿力, 这个是 按金刚经来说,就是无住 生心 六祖听到应无所住 生其心。无住就是悟到一切法空无所得 但正 无为而无 ,因为 一切法空 能够 在里边生起慈悲心 大悲愿,善巧的从空出假,缘苦众生,成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
  很难能达到 一个 和平 和乐共 生, 这个国际 非常的 这个 骚乱都 为了利益 为了资本 是为 了一个小部分的利益群体来争 来这个杀灭来掠夺来。这个像那种强盗一样。对。大多数人还 是不 能得自由 ,因为 这个环境是这个环境,对,如果说少部分人 也很难使这个世界短时间内 能够 达到和乐共处


  所以 这个 空义 在菩萨的境界里就可以 成为 自利利他 大方便 就是善巧方便。因为他能在一切法不可得之中 无所为而为之 ,这 个就是从空出假 从空能够成立一切 。那么众生 也是 在无我之中取著一 当然 就是 颠倒 菩萨不忍众 在颠倒之中流转,所以 想去为他 指导 一个 明灯 引导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光明之路 这是空性慧。
  也只能说,发一个长远心,因为我们 这个 世界 终究他还会 成为 净土 。那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 我们修学佛道要好 修学我们 功德 好,未来还 可期的。这 最后是圆满三心 三心 就是 继人成佛 然后,来沿途书 来成 这个世界的 一个 净土世界 这个都是通过三心 三心16度


 
 然后 过这个度在 成三心,是这 一个 程,当然这一 ,是一个, 要的一个说法,因为 圣经,都是在讲这个 则,这 只不过就是 要的一个 叙述 ,那 下面大家
'''(二)一切智智是菩萨行的伟大目标'''
 
'''二、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萨行的志向。'''
 
'''1、【菩萨: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与「悲智」圆成,为大觉而勇于趋求。】'''
 
菩提愿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这个菩提愿是属于自增上的大觉意志,以'''「悲智」圆成'''。因为菩萨的菩提愿是从大悲而生的,正是因为菩萨有慈悲,不舍众生,怜悯众生,所以他会生起大觉的意志,就是这种无上菩提的愿心。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就是因为菩萨有这种大悲大觉悟,他才能够缘苦众生。
 
所以说【'''一切智智,即佛的无上觉。心与佛的大觉相应,浅显的说,这是以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趋求,要求自己也这样的大觉,这是自增上的意志。】'''
 
佛的无上觉,就是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就是菩萨的心,心与佛的大觉相应,和菩萨无上的觉悟、智慧相应的。因为菩萨追求的就是佛的大智慧,但是佛的大智慧从哪里来,不是说你看看书,知道空义就能够成就佛的智慧,菩萨依三心行六度,才能够完成佛的大觉。所以这是以悲智圆成的大觉、大解脱为目标。
 
因为佛陀是悲智圆成的,大觉就是无上的正觉,也是以大的解脱为目标,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趋求。因为一切智智相应,就是无上大觉相应,就是念念不忘,要求自己也这样的大觉,这是自增上的意志。所以菩提心,就是菩萨的自增上。空性慧就是菩萨法增上的理智。
 
'''2、凡夫: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欲'''
 
【'''一般的意欲,以自我为中心而无限的渴求。'''】
 
这个就是众生,我们都是贪著物欲,满足自己无限的贪欲,就是无限的渴求。
 
'''3、声闻:偏于自得自足'''
 
【'''声闻行,以无贪得心解脱,偏于自得自足。'''】
 
因为自己解脱了,已经完成了解脱的大事,就能够独善其身,自得自足。
 
'''4、小结'''
 
【菩萨的发菩提心,是悲智融和净化了的意志。】
 
  因为慈悲就是纯正的动机,纯正的动机就是净化了的意志,这种意志是经过慈悲和智慧净化的。【'''有这大愿欲,即是为大觉而勇于趋求的菩萨。】'''
 
因为欲求、意志,是以贤圣为目标的,当然他要净化自身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悲心,所以这个 悲是一种纯净的情感,这样就能够引发纯正的意志来,这就是菩萨。菩萨趋求佛的福德和智德,他也是永无止息的,就是菩萨修学善法,也是永无止息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是直至到成佛。
 
但是我们众生求贪欲是没有满足。声闻能够满足了,但是它缺乏救助众生的动力。这就说明什么?这说明菩萨的这种意志力。在《般若经》里讲到菩提萨埵,萨埵就是这种勇猛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力。我们众生的坚定意志力,就是在苦海之中,非常的顽强,就是没办法向出离生起坚定的意志,而菩萨就和我们众生是相反,所以形容佛菩萨是大雄、大力、大慈悲。
 
 
'''(三)大悲为菩萨行的纯正动机'''
 
【'''大悲为上首,菩萨行的方便、志趣,都以大悲为上首。】'''
 
'''【菩萨:于世间增上的大悲动机与「智愿」结合,从利他中完成自利。】'''
 
'''【大悲,是菩萨行的动机,是世间增上的情感。'''】
 
世间增上的情感,就是观世间众生的这种颠倒,他们在苦海中流浪,不知出离。所以菩萨世间增上的这种情感,就是大悲。
 
【'''为了救济一切,非以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为目标不可。'''】
 
因为想完成救度众生这个目标,他一定要以无所得为技巧,一切智智——菩提愿为目标。
 
所以【「'''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 】
 
其实大悲心,在佛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缘条件,没有大悲,就没有菩萨道了。
 
所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 】
 
其实菩萨的初发心,他不是说自己已经解脱了, 然后 再去发菩提心,不是。他从凡夫位上就先发个菩提心,自己没度,然后发个心去度他,这样菩萨是初发心,其实菩萨初发心,他就先立个志向,先有这个志向,然后才去充实,去学一些本领。就像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先有志向,将来我想做科学家,想做一个文学家,他肯定先去学一些知识文化,再学一些本领,有了志向,他一切的学习做事,可能都是要往这个志向去努力了。
 
菩萨其实也是,他不是先发心就能够完成度生的事业,他有了志向,立下了志愿,他就充分的去学习本领,学习知识和文化的。
 
所以【'''这是菩萨行的心髓,以慈悲为本,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是自利与利他的互相促进,进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圆成。'''】
 
 
因为菩萨以慈悲为本,就是想拔苦众生,想不舍众生,然后又想帮助别人,那怎么办?你没有能力的时候,你说你能帮助别人吗?他也是先完成自利,就是说我要充实自己,我要有一些本领,我才能去帮助他人,他是利他之中才完成自立的。因为你初发心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你要去学习,要去学一些本领,要锻炼自己,磨练自己,这样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实他是自利与利他的相互促进。因为你想利他,你当然要去自己充实,自己学本领,当你能够达到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本领了,然后才更好的去利他,然后在利他之中,你会发现不足,又发现自己的能力的有限,还进一步去长养我们这种福德智慧,在菩萨道的整个修学 程,都是教学相长,自利利他,直到究竟圆满,究竟的圆成,这个就是世间增上的纯正的动机。
 
 
 
'''二、依三心修六度'''
 
'''(一)菩萨的六度德行依三心来修'''
 
【'''依上面所说的三心,才能修菩萨的六度。但 是说菩萨的一切德行,不能离去这伟大目标、纯正动机、适当技巧,不是说三者圆满了再来修学。六度是菩萨行的大纲,】'''
 
 
的大乘佛法,无论是大般若经也好,还是一切法唯识也好,或者是一切法唯心也好,都是离不开菩萨的六 的,它是菩萨修学的大纲要, 《《 佛之道》》里,六度和四摄一起来谈的,但这里以六度为主。
 
 
【'''如《增一阿含经‧序品》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涅槃),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
 
《增一阿含经‧序品》里面就讲到了,菩萨发心进入大乘,然后如来说种种别就是六度,无极就是到彼岸的,通过六度能达到彼岸。
 
'''(二)别说六度与 三心 结合的修学内涵'''
 
现在略叙它的特点:
 
'''1、布施度'''
 
'''一、施:'''
 
'''(1)菩萨从初发心,即能做到一切施──净施'''
 
【'''菩萨布施 初发心时,即将一切舍与有情。】'''
 
 
初发心就能够把一切愿意舍给有情了,当然了,那 有一定的福德资粮才可以,如果说没有这些福德资粮,肯定还不容易的。
 
'''【不仅是财物,就是自己的身体、知能,也否定为私有的,奉献于一切,因为这是依于父母师长等而来。】'''
 
其实 这一 点,初学者要做到那就比较困难一些,因为我们现在这 阶位上还达不到。在《成佛之道》里也学到了,真的能够把自己这个身体布施出去,那要菩萨修到一定的 度,有一定的忍力了才是可以的。当然,力所能及,现在只能说布施一些有余的财物,然后是体力、知识。如果仔细的去思考也确实是,我们身体是父母所生的,我们一切的知识,一切的技能哪里来的?不是天生我们自己就有的,是靠父母从小的抚养培育,然后师长们的一些教导。你即便现在获得了知识,你学富五车,很有智慧,很有才能,那这些来自于哪里?从世间说,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本事,我自己的聪明才智,都是凭自己得来的,现在我可以有自己的专著,我可以有著作权。其实从佛法来说这些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教育,父母的培育,师长等等的一些教育,因为社会提供的这些物资,也不是你自己都能得来的,来自于社会,要回馈给社会,来自于众生,要回馈给众生,当然现在还做不到。说像前面学到,在家的德行,他能够见法悟道的时候,他才能把自己的财物与一切众生共有,心住非家了,但是现在其实在自己剩余的条件下,也可以去随份随力的去做一些了。
 
'''【即以财物来说,再不看作自己的,一切属于一切,自己仅是暂时的管理人;】'''
 
 
这个财物是自己暂时管理 给谁管理? 当然 了,给大众管理,因为财富确实是不是你个人所有的,因为社会、父母师长,一切的一切,很多的因缘促成的。
 
所以,'''【从世间缘成、世间共有的立场,为法、为人而使用 些。'''】
 
当然了,这种看得更深,看得更透,那只有透过佛法的这个因缘法去观察,才能看到众生都是 体的 相互关联的,没有 一个 独立体的存在。这样 从众生缘慈到法缘慈,一直到无缘慈这个过程,这是布施。布施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因为我们在大乘不共法章谈到这一块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 到一定阶位。
 
'''(2)菩萨 修行功德亦回向有情,自己愿意殿后成佛'''
 
【'''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执为自己私有的。愿将此 切归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43】】'''
 
这个是早晚课《楞严咒》前边的一段话,确实是,菩萨修行的种种的福德也好,智慧功德也好,他都不认为是自己私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三宝,没有三宝,哪有这 菩萨!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的法,一切的圣者,都是来自于佛,没有佛也没有法,没有法,也没有四圣,也就没有菩萨。在《阿含经》中,其实很多圣者都 ,我是从佛口生,从佛的 化生 ,因为 通过佛的教化,使我能够达到成贤成 ,能够达到究竟解脱。所以他们为了报答佛的法情宏恩,他就先于佛涅槃。 他知道,自己是从佛法化生的,通过佛的悉心教导来转化,使我们从旧有的生命,转化成新的生命,一切成就都是来自于佛法。无论是功德,智慧,成就,这样他都愿意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滋润,得到佛法的长养。所以「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众生未成佛,我就不取涅槃。
 
'''(3)小结'''
 
【'''这样的一切施,即菩萨「净施」'''。】
 
 
'''2、持戒度'''
 
'''二、戒:'''
 
'''(1)声闻与菩萨因发心的不同,故持戒的次第有异'''
 
 
【'''为自他和乐善生而不得杀、盗、淫、妄,菩萨是更彻底的。】'''
 
菩萨是为自他和乐善生,所以能够有这种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所以他是更彻底的。
 
'''【声闻适应印度复位的天行──重于离欲净心,所以以淫、盗、杀、妄为次第,严格的禁止男女情欲。【44】】'''
 
 
因为他符合印度的那个解脱的风气,厌离的情绪。
 
 
【44】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58-p.59):人间比丘,出家而过着大众生活,与社会保持联系,负起教化的责任,释尊也就是过这种生活的。…如《中阿含‧柔软 》说:佛的随缘受用 一般人 称赞佛为少欲知足。这一类型的人间比丘,为不流于纵欲及苦行的极端者。如大众共住,生活随缘,游行教化,近于一般的人间正行。而过着出家的生活,男女不嫁,澹泊禁欲,又近于天行。声闻的在家弟子,是基于人乘的;无事比丘,是着重天行的;人间比丘,即综合这二者而取折衷的立场。当时的印度,正是隐遁的苦行的时代;释尊虽适应这一特殊的情形,有出家的制度,但声闻解脱道的主流,是人间比丘,显然的是基于人乘,而重于持戒及智慧的。
 
 
'''【菩萨从「本来清净」、「本来不生」的悟解,】'''
 
因为菩萨观的就更透彻,他不但能观到一切法的本来不生,也能观到一切法的一个本来清净,佛法的清净,有一个离垢清净,一个 本自清净。因为众生还是在不清净的杂染里,菩萨 杂染中,他本来也是清净的,在众生没有增多,在菩萨也没有减少什么,不过就是由无明转成了明,由贪爱转成了清净而已,这就是佛菩萨观的就更深透一些,更彻底一些。
 
'''【又从净化自心而回复到自他的和乐,又以不得杀、盗、淫、妄为次第。对于一切有情的悲济,虽不为局限于人类的学者所谅解,但扩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显出了对于善生的无限尊重。'''】
 
菩萨他能够观的透彻,所以他的慈悲就真的是非常的悲悯,他同情到一切,当然了,他能同情到所有的有情,对有情的这种和乐善生就无限的尊重,这就是悲能拔苦,慈能与乐。
 
'''(2)菩萨有大智大悲的能杀、盗、淫、妄,才是合理究竟的持戒'''
 
那这个就不是我们普通人的境界。
 
'''【从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随顺世间来说,戒律决非消极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须慈悲方便的能杀、能盗、能淫、能妄,才能完满的实现。'''【47】】
 
这个跟声闻戒就完全不一样了。菩萨的能杀、能盗、能淫,反而是菩萨大悲大智的一个体现。当然了,菩萨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嗔心欲望,他是为了救度这些人,或者是为了保全更多的人利益或者是生命,他可以去牺牲自己。宁可自己去造杀业,也不忍让这个人去造杀业,堕地狱之苦。当然大菩萨不是以这种嗔心来杀的,他是以慈悲,为了救度他,就是为了不让他造的更深的恶业,所以他能够杀盗淫妄。当然了,这个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像现在,也有那种说为了救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从世间来说吧,他也是可嘉的,可值得赞叹的!菩萨当然了,他有这种行为,内心的这种嗔心怨心他已经没有了,完全的是悲心。
 
【47】《菩萨戒本》卷1(大正24,1112a3-c3):(轻戒第九条)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A、以慈悲心能杀的真义'''
 
【'''如有人残害人类──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难堪的苦迫。如不杀这恶人,有情会遭受更大的惨运;恶人将造成更大的罪恶,未来会受更大的痛苦。那么宁可杀这恶人,宁可自己堕地狱,不能让他作恶而自害害他。这样,应以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少数救多数,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愍,因为怜愍他所以要杀他。但愿他不作恶业、不堕地狱,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狱,也毫不犹豫。对于杀害这个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愿牺牲的无限慈悲。'''】
 
只有菩萨才有这种勇气和慈悲了。
 
'''B、以慈悲心能盗的真义'''
 
【'''同样的,无论是国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财物,那不妨「废其所主」,取消这王、臣及聚落主的权位,从巧取、豪夺、侵占、偷窃者手中夺回来归还被夺者,这当然需要方便──技巧。】'''
 
方便技巧就是这种空性慧的一种技巧。空慧,你就不能去染著它,不能起这种嗔心。
 
'''【推翻他、从他手中索回,对于这个人或少数人也是善行。如让他受用非法得来的财物,即会加深他的罪恶;夺他,即是拯救他。'''】
 
像现在这个法律一样,贪官掠夺或者是诈骗的这些钱,当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把所侵占的财物都要没收,都要归还这些受害者。但是菩萨达到这种程度,也可能是一种集体的官员的一种行为,那要是个人的行为就变成中国古代那种劫富济贫的那种侠客,那菩萨可能都是当官的了。
 
 
'''※结:杀盗二戒之真精神'''
 
【'''菩萨的心中,是没有疾恶如仇的,应该是悲悯恶人过于善人。但这不是姑息纵恶,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精神,起来杀他、夺他。'''】
 
我们是凡夫,对非常的凶残的人,肯定有一种嫉恶如仇的,非常嗔恨的这种心理。但是菩萨是悲悯他,悲悯他的这种无知,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了啥,以后受更大的苦他不知道,菩萨知道这个业果,所以去制止他做这种更重的恶业。
 
'''C、以慈悲心能妄的真义'''
 
【'''对于合理的少数或个人──多数是更应该的,为了救护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杀害、掠夺、奸淫、欺诳,如非妄语不可时,即不妨妄语。'''】
 
这个就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了,也是为了救度少数人,或者说更多的人。
 
'''D、以慈悲心能淫的真义'''
 
【'''对于异性的恋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离恶向善,出家者也不妨舍戒还俗,以悲悯心而与他好合。'''】
 
当然了,这个在佛法之中,除非说你是真正的想去救度他,使他不至于说堕入更恶的这种行为之中,为挽回他的这种恶行,不妨舍戒还俗,使他能走上正途,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没有得到空性慧,难免就落入那种世间杂染之中。
 
'''(3)小结'''
 
【'''总之,不得杀、盗、淫、妄,为佛法极严格的戒条,甚至说一念盗心即犯盗戒,】'''
 
 
因为大乘菩萨 ,他摄心为戒,起心动念都不能有这种罪恶。
 
'''【一念淫心即犯淫戒,谨严到起心动念处,然而为了慈悲的救护,菩萨可以不问所受的戒而杀、盗、淫、妄。这样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我们现在一般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能杀、盗、淫、妄反而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
 
'''【所以说:「有犯戒成尸罗波罗蜜,谓菩萨教化众生,不自观戒。'''」【49】】
 
所以他犯戒反而成了'''波罗蜜''',成了戒体了。但是, 这个 一定是菩萨要到一定程度,千万不要以我们凡夫身去这样做。
 
'''3、忍辱度'''
 
'''【三、忍:施能摄受大众,戒能和乐大众,但有情间的隔碍、误会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萨为了贯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必须坚定的忍耐,经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难;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才能完成菩萨的德行。否 则, 施与戒的努力,会功败垂成。】'''
 
 
大乘菩萨道的忍辱波罗蜜,就是「嗔他有何义,自他增忧苦,嗔火烧善根,忍则五德聚」,耐怨安受苦及谛察法忍。菩萨要忍种种的苦痛,无论是忍人事上的,自然上的,自己身心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都能够难忍能忍,哪怕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 个在世间确实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慢慢成就这个忍,我们现在还没办法达到,不过可以慢慢去磨练。所以这个忍需要各自的磨练,在生活中社会上去磨练是可以的,你要用个人去磨练反而会生烦恼。
 
'''4、精进度'''
 
'''【四、进:这已略有说到。菩萨行的精进,是无限的、广大的精进,修学不厌、教化不倦的。发心修学,救济有情,庄严国土,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声闻那样的为了有限目标、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萨是任重致远的,如休舍优婆夷那样,但知努力于菩萨行的进修,问什么成不成佛。【50】】'''
 
当然了,这个就是 问耕耘,莫问收获,菩萨的这种精进,一个是要有一种勇猛的精进力。这种勇勇猛心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这种信愿,慈悲和智慧了。
 
'''5、禅定度'''
 
'''【五、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 不过 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51】】'''
 
 
我们前面学的那种上座禅——空三昧,佛陀让他在行走坐卧中去观,这才是上座禅。 就是 行走坐卧之中去锻炼这种定心,不是只是在清静的打坐这种定心,这需 长时间 累积。
 
'''【《中阿含经‧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 切时定。」【52】】'''
 
二六时都在定中,这 只有说到一定的阶位 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又如弥勒菩萨 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53】 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54】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55】'''
 
所以,菩萨他是到加行位的时候才修定,一般都是先从福德资粮开始修的。
 
 
'''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56】】'''
 
 
就是从前几度去学,比如说那种布施,持戒,修忍,精进,这个是福德的资粮,先修福德资粮,然后修禅定和般若。禅定属于自利的,布施、持戒、是利他的。
 
 
'''6、般若度'''
 
'''【六、慧:从胜义慧的悟入缘起性空说,这是与声闻一致的。】'''
 
他悟的法空性、实相,和声闻没什么区别。
 
【'''不过菩萨应先广观一切法空,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他先广观,先广学,最后达到见法悟道的时候,他缩小范围,再集中于离我我所见。
 
【'''同时,不但是胜义慧,也重于世俗智,【58】所以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
 
'''「声明」是文字【60】、音韵学【61】等,「因明」是论理学【62】、认识论【63】,'''
 
'''「医方明」是医药、卫生【64】学等,「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65】'''
 
'''「内明」才是佛法。'''】
 
'''「声明」'''是文字,文字般若,就是一些语言文字。音韵学就是声音,因为声音在印度 说,也是很深的 个学问,音韵,像中国古代的那种乐,就是那种弹琴奏乐,印度也有音韵学,所以很多音声佛事,就是梵呗后来也就发展起来了。
 
「'''因明」'''是论理学、认识论,也等于说像现在的一种逻辑学。'''「医方明」'''是医药、卫生学等,
 
种种医学方面的知识。'''「工巧明」'''是理论科学、实用科学,理论上的一种研究,然后实用上的一种科技的技术,科技的产品,就是实用的科学。'''「内明」'''才是佛法。
 
【'''如不能这样,怎能教化有情?'''】
 
所以菩萨,他先广观一切法,他就广观一切学问,这个就是也重于世俗,他不但重于賸义慧,一切法空慧,他也重世俗智。
 
'''7、小结'''
 
【'''菩萨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摄在这六度中。'''】
 
 
这个是金刚杵,金刚杵自利的这块儿就是见道,修加行道,见道,然后从空出假,再去严土熟生。前面先修广集福德资粮,形成像金刚杵一样。这节课就是讲三心,然后依三心修六度大致的内容。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