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limited
3,687
个编辑
无编辑摘要 |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9行: | 第9行: | ||
第19章讲的是 | 第19章 第二节 讲的是从利他中去成佛, 分 三个主题 , 第一个主题是三心,第二主题是依三心修六度,我们前面这两个主题已经学完了 。三心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 。 | ||
无所得为方便,就是菩萨的空性见,也就是正知见。它是修行的技巧,因为空性慧要有善巧。善巧 就是 对法有适当的抉择, 应 机的教化,而且还不失佛法的原则,其中谈到以自我為中心的 意 欲与声闻是偏于空寂。只有菩萨能够以法增上的空性慧与 悲 愿结合 ,所 以菩萨的这种志向就是菩提心 。 | |||
他 的 志向从三个增上学来说 , 属于自增上 的 意志 ,这 对我们凡夫来说 , 那当然 是以 自我为中心 的,声闻是偏于 自给自足, 只有菩萨 是悲智净化了 的 意志,因为他有 空性慧 ,还有大 悲,所以 是净化的意志。净化 的 意 志 , 就是 向无上 菩提 来修行 , 完成一个伟大 的 目标 。 | |||
然后谈到了大悲是菩萨 的 纯正 的 动机 , 所 以菩萨 正 是有空性慧, 能够依苦成观,自悯悯人,所以他能够 大悲 为上首 , 他 的 大悲 ,是来 自于空性慧 , 或者这种自他互观 的 ,或者叫自通之法 。 | |||
菩萨 有了三心就要修万行 , 万行就 是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 慧 。修布施、持戒、修忍 , 是利他的福德道 , 禅定和般若是 自 利的增上道 ,所以 菩萨的 的 般若度 , 其实就 是空性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 依六度能够圆满三心 。 | |||
图1111 | |||
'''三、依六度圆满三心''' | '''三、依六度圆满三心''' | ||
【'''菩薩的修行 六度 ,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 三心 的推移過程中 。'''】 | |||
这三心, | 这三心,空性慧和菩提心,大悲愿,来自于三善根,无贪 、 无嗔 、 无痴。所以无嗔就是慈悲,无痴就是空性慧 , 贪就是菩萨的自增上的意志。 | ||
'''(一)菩萨的六度德行依三心来修''' | '''(一)菩萨的六度德行依三心来修''' | ||
第31行: | 第32行: | ||
【菩萨的修行六度,出发于三心,归结于三心,又进修于三心的推移过程中。】 | 【菩萨的修行六度,出发于三心,归结于三心,又进修于三心的推移过程中。】 | ||
因为菩萨有了三心,一定是实践六度。六度前三度,就是利他行。布施,持戒,修忍。精进是通于福德和智慧的,像禅定和般若就是自利的智慧行。他都出发于三心,菩提心是伟大的目标。慈悲心是纯正的动机,空性慧就是善巧。观法的一种技巧。整个的修行都是 | 因为菩萨有了三心,一定是实践六度。六度前三度,就是利他行。布施,持戒,修忍。精进是通于福德和智慧的,像禅定和般若就是自利的智慧行。他都出发于三心,菩提心是伟大的目标。慈悲心是纯正的动机,空性慧就是善巧。观法的一种技巧。整个的修行都是 , 三心以六度的推移过程中,相互促进一个过程中。 | ||
'''(一)辨明菩萨依六度圆满三心的历程,与八正道之间(共与不共)的关系''' | '''(一)辨明菩萨依六度圆满三心的历程,与八正道之间(共与不共)的关系''' | ||
''' 【试约菩萨行的历程来解说:】''' 【66】 | |||
菩萨行的历程,经历哪些过程? | 菩萨行的历程,经历哪些过程? | ||
第43行: | 第43行: | ||
'''1、依大悲心与性空见来确立大菩提愿(发菩提心),等同由正见而正志''' | '''1、依大悲心与性空见来确立大菩提愿(发菩提心),等同由正见而正志''' | ||
【一、立菩提愿、动大悲心、得性空见──无所得,这即是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的扩展。】 | 【''' 一、立菩提愿、动大悲心、得性空见──无所得,这即是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的扩展。】''' | ||
三善根 | 三善根 , 无贪就是菩提心,菩提愿。无瞋就是大慈悲。无痴空性慧。整个修学的过程,无非就是三善根的扩展和圆满的完成。 | ||
''' 【起初,以大悲心、真空见来确立大彻悟、大解脱的大菩提愿,】''' | |||
所以你看首先,菩提心是从哪里生?成佛之道谈到 | 所以你看首先,菩提心是从哪里生?成佛之道谈到 , 立菩提愿是从大悲心生起来的,大悲心又结合了空性见,就是般若的智慧 。 大菩提愿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追求无上的正等正觉,就是大彻悟,大的解脱,为菩提心一个伟大的目标。 | ||
【即是发菩提心──这等于八正道的从正见而正志。不过八正道重于解脱,不谈慈悲。】【67】 | 【''' 即是发菩提心──这等于八正道的从正见而正志。不过八正道重于解脱,不谈慈悲。】''' 【67】 | ||
发菩提心,等于八正道的正见到正志。正见就是空性慧,所以大悲心也是从空性慧而来,然后从空性慧生起大悲,然立起了大志 , 就是八正道的正见和正志这两支。正志其他的地方也叫正思,正思其实也是一种立志,或者一种愿望,立下了一种愿望,或者是愿欲 、 欲求,欲求佛陀的大圆满的智慧 。 不过八正道偏重于解脱,不谈慈悲,因为声闻法里,不侧重慈悲,偏重在个己的解脱,我们前面已经谈到。 | |||
'''2、以三心和合的菩提愿来修六度(大悲行),同于从正志到正精进''' | '''2、以三心和合的菩提愿来修六度(大悲行),同于从正志到正精进''' | ||
三心和合的菩提愿 | 三心和合的菩提愿 , 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其实要三心和合,因为菩提心是从大悲生,大悲又来自于菩萨的依苦成观,这样菩提心就是三心的和合。 | ||
【二、本着三心和合的菩提愿,从自他和乐本位,修施、戒、忍、精进,也略学禅、慧,作种种利他事业――这等于八正道的从正志到正精进,即是修大悲行。】 | 【二、本着三心和合的菩提愿,从自他和乐本位,修施、戒、忍、精进,也略学禅、慧,作种种利他事业――这等于八正道的从正志到正精进,即是修大悲行。】 | ||
因为菩萨先修福德资粮,修福德资粮就是前面的施、戒、忍、正精进,也略学禅,就是禅定 | 因为菩萨先修福德资粮,修福德资粮就是前面的施、戒、忍、正精进,也略学禅,就是禅定和般若慧,因为他前边的福德资粮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专修止观。 不然过早的修止观,就容易落入二乘,就是大悲心力量不足,就容易落入声闻乘。 | ||
'''3、由利他资粮的充足而转向自心净化的修定发慧(证无所得空),如同正精进到正定''' | '''3、由利他资粮的充足而转向自心净化的修定发慧(证无所得空),如同正精进到正定''' | ||
第67行: | 第67行: | ||
【三、这样的本着三心而精进修行,等到悲心悲事的资粮充足,这才转向自心净化,修定发慧――这等于八正道的从正精进到正定。】 | 【三、这样的本着三心而精进修行,等到悲心悲事的资粮充足,这才转向自心净化,修定发慧――这等于八正道的从正精进到正定。】 | ||
这里就是自利的过程,就是自心的净化, | 这里就是自利的过程,就是自心的净化,菩萨的德行,他也是从自心的净化,从自他和乐而转向自心的净化,然后又从自心的净化。再转到自他和乐。 | ||
【由利他而自利,证无所得的空寂理,这是般若的实证。】 | 【由利他而自利,证无所得的空寂理,这是般若的实证。】 | ||
因为前面福德资粮到一定程度,菩萨要修资粮道,然后最后才去证无所得的空寂之理,空寂之理,就是般若的实证,因为菩萨也要见法,也要能证入圣位,但是,菩萨他不去沉寂在这个空寂之中 | 因为前面福德资粮到一定程度,菩萨要修资粮道,然后最后才去证无所得的空寂之理,空寂之理,就是般若的实证,因为菩萨也要见法,也要能证入圣位,但是,菩萨他不去沉寂在这个空寂之中 。 由于菩萨大悲心特强,大悲是不舍众生苦,不忍众圣教衰,所以,他不愿意自己去享受独善之乐,也不忍众生受苦,所以他这个时候是不证入实际。 | ||
'''4、以实证慧导摄三心,广修六度,以方便道严土熟生,自他圆满而成佛''' | '''4、以实证慧导摄三心,广修六度,以方便道严土熟生,自他圆满而成佛''' | ||
第77行: | 第77行: | ||
【四、接着,本着实证慧导摄的三心,广修六度,】 | 【四、接着,本着实证慧导摄的三心,广修六度,】 | ||
在成佛之道之中,菩萨登入初地,登地之后还是修的六度,所以说初地是极喜地,初地极喜地,还是修布施的, | 在成佛之道之中 讲到 ,菩萨登入初地,登地之后还是修的六度,所以说初地是极喜地,初地极喜地,还是修布施的,二地修戒,三地修忍 。这样,他还是依实证慧摄导三心,来广修六度 。 | ||
【再从自他和乐本位,「成熟有情,庄严国土」, | 【再从自他和乐本位,「成熟有情,庄严国土」,即是以自利成利他的大悲行──略近声闻自证以上的随缘教化。末了,自利圆满,利他圆满,圆成究竟的大菩提。】 | ||
因为初地,菩萨还是需要去完成六度的大悲行, | 因为初地,菩萨还是需要去完成六度的大悲行, 这里 说略近于声闻自证以上的随缘教化 。 因为声闻证入了圣位之后,他也是随缘教化的,不像菩萨的这种主动性的去利他。那么到八地以后自利圆满,然后利他圆满,才能究竟的成就佛道。 | ||
所以依六度要圆满这三心,等于说依六度之行,他还要再增进三心,因为在初学的时候,在这种福德道到一定程度,到一定力量,他再修止观,修禅,修慧。这样就从自他和乐转入自净其意,净化身心 | 所以依六度要圆满这三心,等于说依六度之行,他还要再增进三心,因为在初学的时候,在这种福德道到一定程度,到一定力量,他再修止观,修禅,修慧。这样就从自他和乐转入自净其意,净化身心 , 然后从净化身心,再去自他和乐的利他。 | ||
'''(二)德行的究竟圆成,名为即人成佛''' | '''(二)德行的究竟圆成,名为即人成佛''' | ||
【这佛陀的大菩提,即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的圆成 | 【这佛陀的大菩提,即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的圆成 , 也是依法、依世间、依自的德行的完成。】 | ||
依自的德行就是自增上,依法就是法增上,依世间就是世间增上。 | 依自的德行就是自增上,依法就是法增上,依世间就是世间增上。 | ||
第97行: | 第96行: | ||
所以,它是在我们人性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来完善人性,净化人性,最终就成为佛性。 | 所以,它是在我们人性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来完善人性,净化人性,最终就成为佛性。 | ||
人性的最简单的就是三善根 | 人性的最简单的就是三善根 , 无贪,无嗔,无痴 。 无贪也可以说是一种菩提愿,无瞋也可以说是大悲行,无痴就是菩萨的空性慧,所以依法就是无痴的慧,依世间就是无瞋的大悲,依自增上就是无贪,因为自增上的正志就是菩提愿,无贪就是菩提愿,这种自增上的意志力。 | ||
所以他也可以配上人类的三种特性 | 所以他也可以配上人类的三种特性 ,忆 念胜,梵行胜,勤勇胜, 忆 念胜就是无痴,梵行胜就是无瞋,勤勇胜就是无贪。 | ||
'''(三)发心等待菩萨理想世界的到来''' | '''(三)发心等待菩萨理想世界的到来''' | ||
第107行: | 第106行: | ||
因为菩萨以大悲为上首,依苦成观,所以他不是自私的出发,他是自悯悯人,悲天悯人,不但能够知道自己要脱离苦,也知道众生都是在苦海之中,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同甘苦共命运的大悲。 | 因为菩萨以大悲为上首,依苦成观,所以他不是自私的出发,他是自悯悯人,悲天悯人,不但能够知道自己要脱离苦,也知道众生都是在苦海之中,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同甘苦共命运的大悲。 | ||
他是众缘共成,众缘共成——菩萨观大众的苦 | 他是众缘共成,众缘共成——菩萨观大众的苦,所以菩萨的大悲来自于有情界,来自于我们人类有情,或者是一切的有情。有情界当然包含了六道众生,菩萨的悲心非常彻底的时候,那就是悲悯六道苦难的众生,都想去救拔 , 当然,佛法虽然说广度一切有情,面对一切有情,但还是以人类为本。 | ||
这样从一切有情全体而发心修行,因为大悲心 | 这样从一切有情全体而发心修行,因为大悲心就有这个意志力,为一切有情而发心。像金刚经讲,菩萨云何降伏其心 ? 所以四种生 , 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令一切四生有情, 菩萨 都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 ||
所以菩萨发心,是面对一切有情的, | 所以菩萨发心,是面对一切有情的, 刚 开始的时候,还是面对我们比较亲近的,然后一点点扩展,最后扩展到一切有情,所以说 , | ||
【对于依法、依自、依世间的无贪、无瞋、无痴的德行,确能完满开展而到达完成。】 | 【对于依法、依自、依世间的无贪、无瞋、无痴的德行,确能完满开展而到达完成。】 | ||
第121行: | 第120行: | ||
依世间就是能够看到大众,自己和社会一切有情世间的关系。 | 依世间就是能够看到大众,自己和社会一切有情世间的关系。 | ||
这样 | 这样,无贪 、 无嗔 、 无痴就是德行的根本 , 这样就能达到三善根的完成。 | ||
【然从菩萨的入世济生说,我们的世间,由于菩萨僧的从来没有建立,始终受着声闻僧的限制,形成与世隔离。】【70】 | 【然从菩萨的入世济生说,我们的世间,由于菩萨僧的从来没有建立,始终受着声闻僧的限制,形成与世隔离。】【70】 | ||
第127行: | 第126行: | ||
因为菩萨僧,菩萨在社会上利益大众,可能是更方便一些。但是菩萨僧从来没有建立,从佛陀诞生一直到佛灭后,大乘菩萨道的一个开展,虽然大乘法在世间流传到2000多年,可是,菩萨僧团始终就没有建立起来。始终受到声闻生僧的限制,因为声闻僧出家众,出家只能生活在寺愿里面,这样和社会就有一些隔离一样,因为很少参与社会的生活。 | 因为菩萨僧,菩萨在社会上利益大众,可能是更方便一些。但是菩萨僧从来没有建立,从佛陀诞生一直到佛灭后,大乘菩萨道的一个开展,虽然大乘法在世间流传到2000多年,可是,菩萨僧团始终就没有建立起来。始终受到声闻生僧的限制,因为声闻僧出家众,出家只能生活在寺愿里面,这样和社会就有一些隔离一样,因为很少参与社会的生活。 | ||
【所以──净土,还不能在这个世间出现。有合理的世界,更能修菩萨行,开展、增进德性而成佛 | 【70】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21-p.122):「龍樹有『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也就是有別立大乘僧伽的意圖。但沒有實現這一理想,可見為了避免諍論,或被誤會為叛離佛教。這可 見個人的理證不難,而大眾制度的改革,卻是很不容易的!」 | ||
【所以──净土,还不能在这个世间出现。有合理的世界,更能修菩萨行,开展、增进德性而成佛 , 如在和乐的僧团中,比丘们更容易解脱一样。所以如确为大乘根性的菩萨众,应该多多为弥勒世界的到来而发心!】【71】 | |||
也确实是,因为在大乘佛法里,想在世间能够建立一个和乐的菩萨僧团,菩萨僧团由于是一个集体的力量,而且也能够营造出一个积极修行的环境,就是客观的环境。这样。使人在和乐的环境中,清静的环境中,可能修成的更如理如法,成就的也就更快。其实就像说一个团队,现在世间都有各种的团队,商业有商业的团队,政治有政治的团队,军事有军事的团队,学业有学业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之中,可能互相督促,互相一个提携,可能从个人来说,进步的也快,从利他来说,这种影响力也就够大了。所以也可以说是一个一方的净土一样,就像一个僧团一样,一个和乐的僧团,如法如律的僧团,在这个社会中也可以是一个清净的净土。但是这好像是很难形成。 | |||
所以修学大乘法的应该多多为弥勒世界的到来而发心修学,因为弥勒将来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这个世间就是一个净土的世界,那个时代就是这个净土的世界了,从现实来说,我们这个世界很难能达到一个和平,和乐共生。现在的国际非常的骚乱,都是为了利益而争,为了资本而争,都是为了一个小部分的利益群体来争,来杀虐来掠夺,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得自由。因为是这个环境,如果说少部分人也很难使这个世界短时间内能够达到和乐共处,也只能说发一个长远心,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终究还会成为净土的。那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修学佛道也好,修学我们的善法功德也好,未来还是可期的。 | |||
最后是圆满三心,三心就是即人成佛,然后来严土熟生,来成就我们这个世界的净土世界,这个都是通依三心修六度,然后通过六度再完成三心,是这么一个过程,当然这一块是简要的一个说法,因为大乘经都是在讲这个原则,这里只不过就是简要的叙述。 | |||
【71】印順導師《 佛法 是救世之光》 ,(p.30): 彌勒 菩 薩下生成佛 , 有二種好處: 一 、彌勒下生成佛時候 的 世界 , 和我們現在所住 的 五濁惡 世不同 , 那時候的世界 是 清淨幸福 的。 依據經文所說,那時世界和平, 人 口眾多 , 財富無量 , 沒有苦痛與困難 , 真是 快 樂極了 。 所以佛弟子希望彌勒 早早下生到這個 世 界來 , 大家好同享 和平自由 的 幸福。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 , 佛法昌隆 , 所謂龍華三會 ,有 眾多眾生發出離心 了生死 , 眾多眾生發菩 提 心志願成佛。從世間方面看 , 那時的世界是繁榮幸福 的;從佛法方 面看 , 是充滿 了 真理與自由的 。 必須這二 方 面具足 , 才 可 稱為快樂幸福 的 世界 。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Category:其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