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Test:文字整理-K3:修订间差异

添加94字节 、​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9行: 第49行:
 从智慧的无痴说;无痴就是智慧,无漏慧的证法性空与声闻没有差别,这个就是我们在成佛之道学的三乘共证,从证法性空来说,佛陀的智慧和声闻的智慧,他证的这个空意都是一样的,所以三乘同坐解脱船,三乘共证一法性,所以他是没有差别,毕竟空是没有什么彼此差别的,因为这个是从三乘共证这个角度来说,能实现智证空如,即转凡成圣、转迷成悟。如就是真理,三乘同性的圣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
 从智慧的无痴说;无痴就是智慧,无漏慧的证法性空与声闻没有差别,这个就是我们在成佛之道学的三乘共证,从证法性空来说,佛陀的智慧和声闻的智慧,他证的这个空意都是一样的,所以三乘同坐解脱船,三乘共证一法性,所以他是没有差别,毕竟空是没有什么彼此差别的,因为这个是从三乘共证这个角度来说,能实现智证空如,即转凡成圣、转迷成悟。如就是真理,三乘同性的圣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


 下面是开仁法师整理的图表;它是真俗和悲智相结合的,阿罗汉,声闻,就有点偏真,从三乘共证来说一样的;声闻的智和佛陀的法空性智,空性慧是一样的,但他们不同;声闻只是无贪、无痴,佛有无嗔的大悲,声闻就没有发展出这种大悲,这样也可以说是从真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的差别,这个是在第二个主题里的。
 下面是开仁法师整理的图表;它是真俗和悲智相结合的,阿罗汉,声闻,就有点偏真,从三乘共证来说 一样的;声闻的智和佛陀的法空性智,空性慧是一样的,但他们不同;声闻只是无贪、无痴,佛有无嗔的大悲,声闻就没有发展出这种大悲,这样也可以说是从真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的差别,这个是在第二个主题里的。
 
'''图'''


'''(3)佛「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无上正觉,比声闻富裕积极性'''
'''(3)佛「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无上正觉,比声闻富裕积极性'''
第213行: 第211行:
 你看文学描述的美好的诗情画意,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美好的伟大人物,其实人都有这种纯善的,纯美的这种理想,都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自古都有的,何况宗教界,宗教界更容易落入理想化,甚至说神化,本来他不是神,本来佛陀是高于神,但是又给佛陀神化。那就是更大的神,因为也没办法去形容,因为我们众生没办法了解佛的境界,所以只是说一种意欲的客观化,我们只是推想,因为你没有成佛,你怎么能了解佛,只能说从自我的意愿之中去意臆想了。
 你看文学描述的美好的诗情画意,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美好的伟大人物,其实人都有这种纯善的,纯美的这种理想,都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自古都有的,何况宗教界,宗教界更容易落入理想化,甚至说神化,本来他不是神,本来佛陀是高于神,但是又给佛陀神化。那就是更大的神,因为也没办法去形容,因为我们众生没办法了解佛的境界,所以只是说一种意欲的客观化,我们只是推想,因为你没有成佛,你怎么能了解佛,只能说从自我的意愿之中去意臆想了。


'''(三)从缘起的相待性中,来显示佛陀的绝对性'''【我们知道,成佛是智证──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这是没有彼此而可说绝对的、彻底的,能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


因为佛陀智证的还是三法印,没有彼此,因为空性,不能说这个空怎么怎么样,那个空怎么怎么样,同一法性。


  我们知道,佛是智证   三法印的空寂性的,这是没有彼此而可说,绝对的,彻底的,能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
 在这种同一法性空寂之中,而可以说它是绝对的,彻底的,但是这种绝对的、彻底的,它是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 这一点才是在真俗无碍,就是在相对之中显示那种绝对 。因为悲就是在世俗谛上才能够生起悲,然后同体大悲,智就是和没有独立性,没有恒常性的三法印的智,是相应的悲
 
因为佛陀,他智证的还是三法印,他没有彼此,因为空性,你不能说这个空怎么怎么样,那个空怎么怎么样,同一法性。
 
这样, 在这种同一法性空寂之中,而可以说它是绝对的,彻底的,但是这种绝对的、彻底的,它是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 这一点才是在真俗无碍,就是在相对之中显示那种绝对。


 因为 悲就 是在 世俗谛上 能够 生起 悲,然后同体 大悲, 智就是和没有独立性,没有恒常性的三法印的智,是相应的悲
  这个悲也不是把众生实有化,他正是 因为 知道众生 是在 空法之中生死,所以他 才生起大悲, 想让众生出离


  这个 悲也不是把众生实有化,他正是因为知道众生是在空法之中生死,所以他在生起大悲,想让众生出离。 这, 这才 是佛陀知识能力存在 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
  【到 达这, 是佛陀 知识 能力 存在 ―― 缘起的一切 永远是相对的。 这并非人间佛陀的缺陷,这才是契当真理。】


  就是 你看佛陀,无论是他的知识,智慧,因为智慧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因为相对,就通过世俗的相对,才能达到毕竟空的这种智慧。这样他还是从相对,展现出一种绝对。能力也是。佛陀的这种 力,还有种种的圣德,都是从修行中,从相对之中,来呈现出来的。
 你看佛陀,无论是他的知识,智慧,因为智慧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因为相对,就 通过世俗的相对,才能达到毕竟空的这种智慧。这样他还是从相对,展现出一种绝对。能力也是。佛陀的这种 力,还有种种的圣德,都是从修行中,从相对之中,来呈现出来的。


 所以缘起永远是相对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佛陀有什么缺陷,这样才是契合真理 因为真理是在相对之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依有 空,依有 才显现出理则性。
 所以缘起 的一切, 永远是相对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佛陀有什么缺陷,这样才是契合真理 因为真理是在相对之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依有 空,依有才显现出理则性。


  所以 说是相对的,但无论佛陀出现什么时代、什么地方 他的知识、能力、存在 必是适应而达 恰好的。
  【虽 说是相对的,但无论佛陀出现 什么时代、什么地方 他的知识、能力、存在 必是适应而 达恰好的。 佛陀的绝对性,即在这相对性中完成!】


  佛陀绝对性,在相对中来完成, 这就是说佛陀的绝对性,还是说 在相对之中来完成的,所以 如果说 了解了这一点,佛陀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现实的佛陀观,和理想的佛陀观,我们就不会落入神化的佛陀观。神化的佛陀观 说佛陀不是从娘胎生的,是从胁下生的 佛陀身也是无漏的,佛陀的大小便,那都是干净的 所以 理想的佛陀观就是佛陀的大小便 都是净 的,都可以吃 的,这个都有 ,都能去 评述,这就是太理想化了。
 这就是说佛陀的绝对性,还是说在相对之中来完成的,所以如果说了解了这一点,佛陀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现实的佛陀观,和理想的佛陀观,我们就不会落入神化的佛陀观。神化的佛陀观说佛陀不是从娘胎生的,是从胁下生的 佛陀身也是无漏的,佛陀的大小便,那都是干净的 所以理想的佛陀观就是佛陀的大小便都是净的,这个都有评述,这就是太理想化了。


 这 个就是 一个是佛陀的正觉与解脱的特胜,一个是佛陀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这 节课; 一个是佛陀的正觉与解脱的特胜,一个是佛陀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Category:其它整理]]
[[Category:其它整理]]
editor
2,0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