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 1: |
行 1: |
| 佛法 概论-83 | | 成 佛 之道大乘不共 法 章-2 |
|
| |
|
| (2024-4-13 ) | | (2024-5-31 ) |
|
| |
|
| 这个是第二十 章 的 第 二节——佛陀的正觉 , 上节课讲的是声闻解脱的次 第, 生死 的 解脱到涅槃 , 因为声闻重于个己 的 解脱 , 佛陀 是 重在 正 觉 , 第二节就专门谈佛陀的正觉。 | | 我们上一次学习大乘不共法 章第 一个偈诵 ,第 一个偈诵,前面也总结了一下 , 前面 的 三章共法和五成共法 , 他们都是善 的, 但是,都不 是 真 正 圆满的 , |
|
| |
|
| ''' 一 、正觉与 解 脱 的 特胜'''
| | 所以佛出世 一 大因缘是能够走上一乘成佛之之道。然后对大乘的名义,要 解 释一下,什么是大乘?那一个是从相对来说,相对一个就是大成?小城市是没有的。再者就是含有大。呃还然后也有这个接待的,因为有书送大,他有这种相对是绝对的绝对大 的 人来说, |
|
| |
|
| '''( 一 )佛与声闻正觉 的 同异'''
| | 它是超声超声它是超越了相待性。然后韩荣也是寒冷到无所不涉,无所不容。这个就是绝代。绝代等于说它是超越了小虫那种繁荣。大,它是包括了小城,其实在佛法中, 一 般说离开小城之外有一个大城,这个是从绝代来说 的 。再一个就是大乘,它包含了小乘,就是一上能摄像,一下能起上。 |
|
| |
|
| 第 一个 主题 , 正 觉 与解脱 的 特胜 , 他们正觉和解脱 有 各自 的 特胜 。 | | 所以说如果说离开三本城还有个大城的时候,它就容易抛弃小乘,所以,从这个技术大成来说,又分这个回入和植入,头 一个 偈诵,就是回收持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尺有所不敬,回入于大乘。从三个方面来说。阿罗汉他非常的颤抖 , 感 觉 到,自己也很惭愧,还有不知道,还有不能 的, 还 有 不敬 的 ,这都是针对佛撑来说 。 阿罗汉,不圆满,不彻底,不究竟, |
|
| |
|
| '''1、 佛陀 超越声闻 的 地方'''
| | 因为这个就是,佛说法,唯有一佛乘,从法华经来说,它通过了大小上来说的。这样,阿罗汉,他能感觉到自己还有不足,还有自己不知道,可能,他就在回小向大,再进一步,完成修学佛道。所以这三方面,也针对 佛陀的 三德圆满来说的。不知,就是至德,不能,那就是悲得不敬,那就是断德。上面, |
|
| |
|
| 首先, 佛陀超越声闻 的 地 方, 也可以依正觉 的 特胜来理解它 。 | | 是大致第一个接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偈诵。第二节课,我把这个科判,大致的科判,给整个列表。 首先, 这个大乘通说,就是大众中共同所要讲 的 内容就是这些。然后,分人的根基,根基上它有这种动机不同就是发心不同。信息不同,就是 方 法不同。然后说一对法不同 , 那目 的 ?不同 。 |
|
| |
|
| 【佛陀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 提──无上正遍觉者 。 】 | | 这个今天我们学的是植入的,不忍生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去入于大乘。这个是上次从回入这一次,从植入这个表,其实我们对六度之前吧, 菩 萨人与法的一个大概的分类,你看教法友谊,就是从法方面来说了,前面都是从人的根性来讲的,所以也是从一个是从人,一个是从法两方面来讲。这个科判表?可以说帮助我们能够理清这个架构 。 |
|
| |
|
| 因为在讲佛陀即得 阿 耨多 罗 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觉者 , 所以说这个佛陀的 阿 耨多 罗 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 就是 无上正遍觉者 , 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 用梵文的音来翻译 的,从 意义 来说, 它就 是 无上 的 正遍觉者。 | | 呃植入大乘前边我们学到这种这个回收就是 阿罗 汉 ,阿罗 汉 就是 声闻 , 它是属于回族的 , 因为他 是 走解脱道 的, 然后感到不足再回向大城。那么植入是怎样才算植入?偈诵?它 从 两方面 来说, 一个 是 ,不忍盛要衰。能够看到佛法,在世间,呃,逐渐 的 衰败落,没有人去弘扬,没有人去,呃认识,呃, |
|
| |
|
| 【 正 觉 的 普遍性、究竟性 , 超过 一 般声闻弟子 ,所以佛 陀是重于正觉 的。 】 | | 佛法,几千年的正法呀,就要失去。菩萨?不是佛的正教,佛的正法,在世间衰弱,这样,他发起新去换政法,继承政法,所谓的续佛慧命, 正 法久住,这样,才能够利益更多 的 众生,这些方面 , 再者就是不忍众生苦头发,他从这两方面,身体的 一 个大背心来切入大乘 ,所以 这个大背心,它就是植入 佛 法 的 一个动机,一个主机 。 下面就说,花心,像大成, |
|
| |
|
| 这个 正 觉的普遍性、究竟性 , 超过一般声闻弟子,因为上一节 学 到三菩提 , 就是这种正觉,这个正觉是通于 声闻 的。但 是 佛陀和声闻 的 正觉是不同在哪里呢?就是声闻的正觉没有普遍性,菩萨的正觉有普遍性 ,但是 他 不 究竟 , 只有佛陀 的 正觉 , 又是普遍性,又达到究竟 的 圆满 , 所以说他超过一般声闻弟子。佛陀 是 重于正觉 ,这个 三藐三菩提,这个三藐 就是 「正」 , 三就 是 「普遍」,所以 菩提就 是「觉」,也叫等正觉、正遍知,就是 佛的 十大名号有正遍知 , 就 是 指 这 个 ,这 样就 是 佛陀超越声闻的地方。 就 是他有正遍知,也叫正遍觉 , 它是无上的,无上的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 | | 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 正 。当然了 , 你 学 习大乘 ,声闻 法 是 可以学 的,但是不 一定非得占了果儿才来学大成 , 并不是这样子。相反 的, 修学大乘法 的 主机 , 都 是 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 ,这个就是 植物大成的一个一个要点。因为芷若大圣 , 他 是 从凡夫来直接发 菩提 心来成 就佛 道 的, 并不 是 说非要种出什么果,再去修补 这 道 ,这是 点出一个主题,然后下边儿 就 讲了 , |
|
| |
|
| 【学佛者也 不 称 发 出离 心, 而说 发菩 提 心。 】 | | 就是引起发心的因缘,有种种 不 同,就是图上, 发 菩提 心,发 心的因缘,它有很多种类,因为上次,我们也大概谈到发心的这些因缘,有的,亲见如来或者是 菩 萨的色身相好,而花 心 的,其实这个,我们原先也学到,呃楞严经,讲到阿难,阿难,他看到佛陀的种种相好,感觉到殊胜,非常的羡慕 。 然后花心, |
|
| |
|
| 所以说学佛 者 不称发出离心 ,而 说 发 菩提 心。因为 我们一般都说是学佛 的 人 , 没有说学声闻 的 人 , 所有学佛者基本上 ,都 是以 佛 为我们修学 的 对象 ,当然了 就说发菩提心 , 如果说从学声闻 来说, 那就是 发 出离 心 。 | | 这个楞严经是这样讲的,再 者, 就是见如来的神通威力 而发心 的 。 呃,佛陀的这种神通威力,那就非常非常殊胜专业的, 因为 在在经典中吧,他能够降服很多很多 的 外道 , 降服很多很多 的 天神呐 , 包括大半天 , 那 都 非常佩服 佛 陀 的 这种神通力 ,当然了, 作为这个一般人 来说, 能更感觉到佛陀的神通威力广大。然后 发心 , |
|
| |
|
| 【声闻 是 闻 佛教 声 而 解脱 ,佛 却「先未闻 法, 能自觉知 , 现 法 身知 , 得三菩提」(《杂阿含经》卷二六‧六八四经) 。 】【42】 | | 去向佛的这个两个,可能是就 是 对 佛 陀的某种好感,就是那种羡慕,重阳崇敬的类型,就是通过这种呃,好感来发心的,就是等于说凭这种虔诚的信仰来发心的。第三个,它是见如来法会的庄严,听出来的原因 教 化 而 发心的 , 因为 佛 陀说 法, 在藏经上也有 , 佛陀说 法, 都是非常庄严清净的 。 然后佛陀的声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不太说那种招感的, |
|
| |
|
| 声闻是闻佛教声而 解 脱 ,佛 没 有 听闻佛法 ,就是 先没有听闻佛法 ,就 能自觉知 , 现 法 身知 ,得 三菩提 , 佛是无师自悟 , 所以这是佛 的 正觉特胜 。 声闻也有正觉 , 不过 他的 正觉 的 特胜 是 解脱 , 而且他发的 是 出离心 , 所以这 佛 陀重于发心 , 他 是 无师自悟 , 然后下边就是说它正觉的内容。 | | 也有那种亲和力。这个下边儿注 解, 原因也可以说 佛 陀的圆满的人生,还 有 一种解释 ,就是 一音,它就含摄了圆满,它意见 ,就 包括了种种世间的音声。这样 , 佛以一音说 法, 众生随类各 得 解 , 它有这个含义。这样 , 能够羡慕出来的庄严和清净的发音来发心修学 的。 这样 ,他 就有一定 的 这个智慧,就有一定 的 了解。因为毕竟能够听闻了教育。第四点, 是 生在佛后 , 就 是 佛念完之后 , 听见 佛 弟子教化 , 或者 是, |
|
| |
|
| 【42】 | | 读诵读佛经的深意而发心的,声带火后,它能够听闻佛弟子的这种教导,教化,这个属于?一般所说的我们文法是从佛文,佛弟子文,或者从经典文,是不是?那么从经典文的人,他个性可能就更利息,他等于说不通过善知识,通过自己亲自来读诵佛经,然后,能够从中解义,解这种经文的深意,这样的发起心来,可能力量就更强一些。 |
|
| |
|
| 《雜阿含經》卷 26(684 經) (大正 2,186b27-187b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 , 滅盡,不起解脫 ,是 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受 , 想 , 行 , 識,亦如 是 說。若復比丘!於色生厭 , 離欲 ,(滅盡 ,)不起解脫者 ,是 名阿羅 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 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 根, 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 ,能 自覺知 , 現法自知 , 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七覺分,八聖道分。 是 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 , 未制梵行能制 ,能 善知道 , 善 說道 , 為眾將導; 然 後聲聞成 就 隨法 , 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 是 名如來、應、 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 | | 所以 , 这个头两个发心 , 还 是 倾向于信仰型的 , 信仰型的 ,, 就 是 凭这种好感 , 这种 , 很虔诚的 , 真诚的信信仰这样 , 就 是 缺乏理性的 根 基 , 所以 , 它可 能 是不太那么稳定 , 因为情感 , 它 是 靠不住的 , 时间长了 , 可 能, 这种好感就会消失 ,然 后, 就 会退失 , 因为这都 是 注重在外向 。 那么从因 信 而易解 的, |
| 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 信 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 |
| 何等為如來十力?
| |
| 〔1〕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知道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不可能 的 。) 〔2〕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 , 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 〔3〕復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
| |
|
| |
|
| 來 第 三力。... | | 他就不但说侧重在外向的,像庄严声音的美妙,它就进一步去,理解法应,他就能通过外,而能够呃深入到内心的理智的层面,这样,它就更能够坚定,因为有智慧,有理智的根基,他可能就更坚定一些,他。但是,这种有了信,有了智,其实还是不足。下面就是进一步要谈。 第 二,是会有自动的, |
|
| |
|
| 〔4〕復次、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 ,是 名如來第四力。... 〔5〕復次、如來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 ,是 名第五如來力。... 〔6〕復次、如來悉知世間眾生種種諸界如實知 ,是 名第六如來力。... 〔7〕復次、如來於一切至處 道 如實知 ,是 名第七如來 力 。... 〔8〕復次、如來於過 去 宿命種種事憶念 , 從一生至百千生 , 從一劫至百千劫,我爾時於彼 | | 也有被签发新的。所以发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需求,自动,当然了。从前面来说 , 无论 是 他,这种仰慕 , 尊崇他都 是 有 ,是 因为现在是通过通常 道 友 , 或者 是 这种团体的影响 力 来使他, 去 逐渐逐渐的升起这种怨求 , 当然 , 他也能够去走这种菩萨的菩萨道哈。 |
|
| |
|
| 生,如 是 族 , 如是姓 , 如 是 名 , 如 是 食 , 如 是 苦樂覺 , 如是長壽 , 如 是 久住,如 是 壽 分齊 , 我於彼處死此處生 , 此處死彼處生,如是行、如是 因 ,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 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 。... | | 这就 是 一个环境的力量 , 也能够使它去发菩提心 , 去祈求。那么需求其实上边缺什么?它一个 是 有信任 , 一个 是 也有听闻佛法的解法的智慧 , 就 是 有这种文思的慧。在声闻法里头来说 , 那当然了 ,是 没什么问题的。但 是 在大乘法里头 , 就显得不足 , 为什么?因为缺乏这个慈悲。 因 为这就讲到重点 。 |
|
| |
|
| 〔9〕復次、如來以天眼淨過於人眼 , 見眾生死時、生時 , 妙色、惡色 , 下色、上色 , 向於 惡趣、向於善趣 , 隨業法受 , 悉如實知 。 此眾生身惡業成就 , 口、意惡業成 就 ,謗毀 賢聖,受邪見業,以 是 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 。 此眾生身善行 , 口、意善 行 , 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悉 如 實知 , 是名 第九如來力。... | | 着重于悲怨而发心的 , 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愿求 , 当然是发布新的主要内容 , 这个在前边? , 无论是佛的相好 , 佛的音声以及?这个经过佛弟子教化 , 它都是能引起发自内心的一个主要的内容 。 所以这个崇高神庙 , 它 就是 包含了前面的内容 。 这里就点出一个重点 , 好 , 就是 如 果缺少了另一个要素悲怨 , |
|
| |
|
| 〔10〕復次、如來諸漏已盡 , 無漏心解脫 , 慧解脫 , 現 法 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 , 梵行已立 , 所 作已作 ,自 知 不 受後有。 是 名為第十如來力。... | | 那不是不圆满的,就是容易退缩的 , 因为缺少悲怨哈 , 它就容易退多。为什么?因为信和智能 , 它是通于声闻 法, 通于二乘的,声闻乘和大乘 , 不共之处,它就是一个大悲,就是悲怨。 所 以说如果没有备案的,他肯定不圆满,是不是?你就会落入二乘 ,自 己的解脱。当然对佛来说是 不 圆满,因为大乘本 是 以佛为目标,而且,它容易退缩, |
|
| |
|
| 如 此十力 , 唯如來成就 ,是 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 | | 就是,它容易,菩萨道容易退堕。所以经常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因为菩萨,它这个大悲好,不像我们一般说的,一个人很有慈悲,慈悲心,好像都有,确实是人人都有这种同情心,仁慈之心。但是, 如 果说没有这个佛法的智慧?其实这个慈悲 , 它也是不容易走到底 ,是 不是因为这个慈悲?我们前边已经学到,再画个画概论学到 。 |
|
| |
|
| | 一般的生存,它远苦,他厌离这个世间。但是菩萨?他一苦成观,他生起大悲心,他不但说能够观自己这个身心之苦,他更同情,众生都是在这种生死苦之中,而颠倒无知。所以菩萨,他就深感同受,以他人苦当作自己的苦,所以,他就升起这种大悲,希望,能够众生都能够脱离苦。所以,他一定有这种关口的。会, |
|
| |
|
| | 他才有这种大悲,因为关口它不仅仅是观自身,同甘苦,关于一切众生,他在上这种大悲心,所以说发菩提心,也是发心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因为菩萨,他发心就是,一个是利他,一个是求得佛陀的证据,所以说菩萨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它是两方面的。对,他是培养了这种种种的资粮,福德,智慧资粮,然后, |
|
| |
|
| '''2、正觉内 容的 同异处'''
| | 才能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道。要究竟圆满成佛,要必须在利他之中来成就自己。这样,前面所说的不太着重悲怨的花心,可真是 容 易退失的发心了。前面,因为他也有信,是不是?有这种这种虔诚的,纯净的信心,这种仰慕的,崇尚 的 这种信,他也有,呃,能够听闻教化,能够自己深解法义, |
|
| |
|
| '''(1)佛从 三 善根 的 完满开展 , 来显示超越声闻的程度'''
| | 也有这种的对法的这种文思,或者叫圣洁,但是,他没有这种大悲,它就容易退失。所以着重慈悲发心的,得有两类,这个就是,偈诵不忍生教衰和不忍众生苦这两类,首先,不忍圣教衰。菩萨,也有护法的精神。菩萨,他知道 三 宝 的 殊胜功德呀 , |
|
| |
|
| 【佛陀 的 正觉 ,是 无贪、无瞋、无痴的完满开展、究竟圆成 , 而声闻弟子 的 正觉 ,是 偏于无贪、无痴 的。佛 与声闻 的正 觉 , 可说有程度上的差别。】【43】 | | 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的善法的力量,菩萨当然,他对三宝,总统的殊胜功德,以及这种三宝,它 的 功效就是救人 , 就 是 能够衍生出 , 是出世间 的 善法力量 , 这就 是 三宝的所成功 的。 可是,生在像法和末法时期,这个项目就是像法和末法时期, 佛 法 的 衰落不堪,特别在这个末法,末法,就是 正 法呀 , |
|
| |
|
| 这个 还是关于正觉 的 特胜来说 , 佛陀的正觉的特胜是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圆满的开展 , 究竟完成。这个在 我们 上 一 节谈到 , 菩萨的依三心修六度 , 最后达到究竟的圆成 ,这也 是佛陀 正 觉 的 特胜。声闻无贪、无痴 , 没有无嗔 的 大悲 ,这 样佛与声闻的正觉 , 可 以说 是程度上 的 差别 , 下边还是在详细 的 介绍 有 哪些程度上的差别 , 前面 是 在讲 正 觉 的 特胜 , 下边就在讲正觉程度上的差别: | | 不是那么明显, 这个 相似法,非常 的 兴盛,当然了,政法 , 就容易衰落不堪 , 其实就像 我们 现在的时代 一 样 , 这也是 , 末法众生有关 , 都是追求 这 种物质享受, 也 对,这个人生,没有那么 正 确 的 一个价值观,所以 , 一味 的 去追求世间这个五一之乐 ,这 个是人之常情吧。人人都有一种贪欲之心 , 所 以说 为教内教外 的 邪恶所扰乱 , 不能达成救人救世 的 任务。因为,这个校内和校外,校内,当然了也 有 这种 , 就 是 不务 正 业,贪腐 的, |
|
| |
|
| '''(2)声闻 所 证 的法 性空 , 与佛无 有 差别'''
| | 也有,校外的这种,抹黑。 所 以,就很难达成救人救世 的 任务,为什么?因为现在时间,对佛 法 的一个误解,其实不愿意,世间人,其实也大多数都愿,我们本身所行所做,没有起到一个正确的效果 , 没 有 起到一个正确的影响。所以才会导致政法的衰落,不不不,那么的彰显,反而,这些,下次执法方便之法,法,是大行其道。 |
|
| |
|
| 【但 这是 说 佛 陀 的 正觉是智慧中 心的, 含摄得无贪、无瞋、无痴 , 从身心净 化 、自他和乐 的 生活中得究竟自 在 。】 | | 所以菩萨,知道, 这 个唯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 是 复兴 佛 教,利乐众生 的 唯一办法。因为菩萨呀,他这有时候发 心 能够,一方面,上求佛 的 一个大菩提 , 一方面去随缘 , ,对一切众生进行石 化 ,进行了救济,这样才能够复兴佛教。就是等于说,把佛教的这种教育,这种大型的能够真正 的 体现 在 世间,真正的? |
|
| |
|
| 但 这 是说 佛 陀 的正 觉是智慧中心 的, 因 为 正觉觉悟真理 , 他就 以 智慧为中 心, 但是他不光是智慧 , 还含摄了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的圆满。我们 前边 也大概 都 谈到了 , 他是先依身心自我 的 净化 , 然后发展到自他和乐的 生 活中得到究竟自在,佛陀 的 正觉 , 也可以说 是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 | | 呃影响到世间, 这 样,使大多数人,能够看到 佛 法 的 纯 正 的一面,才能够,让大众来修学,这样,这也不忍圣教衰 的, 圣教的衰微 为 元,而且大悲心 ,以 大悲心而发大菩提愿。所以,你看一大悲 心 而发起大悲院,这个很重要 , 因为比方说 , 像 前边 一样, 都 是,呃 , 有缘佛 的 相好庄严呐,这种,呃 , 人 生的 清净 , 或者 是 , |
|
| |
|
| 【 如 从智慧 的 无痴 说, 无漏慧的证 法 性空与声闻没有差别 , 毕竟空 是 没有什么彼此差别的 , 】 | | 能够自己解读法律,自己用功修行,但是这个大悲心不足,可能就不能完成佛道。 如 果说他能够能够完成自立,那也是好的,但是,现在就是能够完成自立的都不多,何况利他了,所以就更难。所以这个大悲心,在这个植入 的 植入佛道这个立场来 说, 就非常重要了。所以,一大杯而才能发起。吐了烟。所以,我们,听闻佛 法, 就 是 还要培养这种大悲。然后 , |
|
| |
|
| 无痴就是智慧,无漏慧 的 证法性空与声闻没 有 差别 ,这个就是 我们在成佛之道学 的 三乘共证 , 从证法性空来说 , 佛陀的智慧和声闻的智慧 ,他 证 的 这个空义都是一样 的 。所谓三乘同坐解脱床 , 三乘共证 一 法性 , 所以是没有差别 的, 毕竟空是没有什么彼此差别 的。因为 这 个 是从三乘共证这个角度来说。 | | 才能逐渐逐渐 的有 一种坚定不移的一种力量 , 因为 这个 菩提院,花心嘛,他这种力量, 就是 这种大悲 的 力量。这样,他才能够有这种不舍众生,大悲 , 他就不舍众生 , 然后 ,他 会有这种坚定 的 意志力,能够克服种种 的 困难,艰难险阻,然后 , 完成 一 个志愿 , 完成这种远大 的 理想 , 远大 的 目标 。因为 ,如果说没有一 个 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 |
|
| |
|
| 【能实现 智 证空如 , 即转凡成圣、转迷成悟。三乘同性 的 圣人 ,不是 神 , 只 是 以智证空寂而得离欲解脱的自由人。】 | | 我很难走下去。所以,它不仅仅说你有智慧,你有解法的智慧,佛法的 智 慧 , 它可以通向声门 的, 但通向佛道,非要有大悲来滋润这个划水 不 可。这个 是, 大悲。菩萨,他为了护法,为了使正法九度哈,为了使佛法,在世间,更彰显,更明显。但是,也确实 是 难, |
|
| |
|
| 下面是开仁 法 师整理的图表 ,它是 真俗和悲智相结合 的, 阿罗汉声闻 , 就有点偏真 , 从三乘共证来说 是 一样 的, 声闻 的 智和佛陀的法空性智 , 空性慧 是一 样 的, 但 他们 不同,声闻只是无贪、无痴,佛有无嗔的大悲,声闻 就 没有发展出 这种大 悲 ,这 样也可以 说 是从 真 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 的 差别 , 这 个 是在第二 个 主题里的。 | | 因为修学佛 法,它 不 是 个人 的 问题 , 其实导师 , 在佛教时也讲,其实我在经典中哈,你看这个 , 无论是京东还 是 论中 的, 老师说印度传来 的 这种菩萨风格 , 都 是一 种伟大个人 的 一种倾向,因为在印度历史的文化背景之中 ,他们就 比较崇尚 这种 伟 大 的个人。但是 , 如果从缘起 这 个角度来 说 ,哈, 真 正 的 想,用佛法来净化世间,使更多人能够得意 , 他需要有 个 团队,需要有 个 群体, |
|
| |
|
| tu
| | 就像导师?讲这种。声门的僧团?当然了。从什么来说?他的集团就是僧团,它有一种力量。但是菩萨?未来为啥到后来?一个倾向于在家,一个倾向于?个人的伟大,就忽略了这种团体集体,所以就不容易。成功。使佛法也不容易彰显。他说跟这个有关系。所以龙树菩萨曾经想组建葡萄僧团,但是也没有成功。从现实来说吧,确实是不容易。 |
|
| |
|
| | 这个菩萨的这种团队,团队团队的这种成立,不容易。所以菩萨,你看在经典中都是独来独往,都是,那种伟大的个人一,第二,就是不忍众生苦,就是利益世间,利益众生,利众苦,利益众生之苦。他也是有条件,会有生在时势混乱,民生? |
|
| |
|
| | 艰苦的时代,想给予救济,而自己,却也没有救护的力量,这个,在过去的那种战乱年代,或者那种,君主帝王的时代。所以,你想真正的救苦大众哈,个人,这种力量很薄弱的。山西的考究起来,知道唯有学佛成佛,才能真正的救度众生之苦。因为,为什么只有学佛成佛,才能够真正的救度众生的苦厄?因为你看哈, |
|
| |
|
| '''(3) 佛 「真俗无碍 ,悲智 相应」 的 无上正觉 , 比声闻富裕积极性'''
| | 在整个 佛 教的发展 , 佛教的度诞生,那只有佛陀出世,然后?佛陀才有那么大的力量,才有那么大的智慧,才有那么大的能力,那佛陀这些,这些能力,这些智慧,这些慈 悲 哪里来?,其实就是经过,长久的去利益众生吧,修学 智 慧,这样,才能够成就佛果,这样,才有力量,这样,以不忍众生 的 苦恼为因缘,,起大悲心 , |
|
| |
|
| 【不过,慈 悲而 偏于消极 的 不害他 ,这是 声闻 , 重于积极 的 救护 他, 即是从修菩萨行而成佛。 | | 因大 悲 心 而 引发了上求下化 的 菩提心。所以 ,这 个从从个人来说,菩萨道,如果说只 是 单枪匹马 , 当然了,他不容易帮助更多 的 人,是不是个人 他 力量是有限的,除非说,你能够有种种的福德因缘,能够在世间的,你的影响力够大,你的能力够大,可,可能,你影响的人就更多一些,如果说人,各种因缘条件不具足 , |
|
| |
|
| 从 这个就是 程度上说 , 声闻他就缺乏大悲 , 佛是三善根 的 圆满 , 他从真俗无碍这个角度来 说的, 声闻只是偏 真。 不过慈悲 是 偏于消极的不害他 ,这 是声闻 , 消极的 不 害他 , 属于这 种 智证。 | | 影响力是有限的。特别我们 这个 时代哈,人口众多,世界,现在简直, 就是 一个地球村了 , 这些信息 , 非常 的 发达。那这样 , 我们现在可以 说 ,你有什么能够力量影响更多 的 人,能够信仰这种结果 , 能够了解人生 真 正的价值所在 。 现在,你说唉呀,有轮回之苦,肯定对一般人来说,认为你 是 一个笑谈,因为你在那瞎说 , 因为现在 这 个时代 , 和过去 不 一样 , 是不是现在是一 种 经济物质非常发达的时代, |
|
| |
|
| 【重于积极 的 救护他 , 即是从修 菩萨 行而 成佛 。】 | | 众生,追求享受还来不及,拿着这种想脱离生死之苦 的 这种观念 , ,就很难。所以,这个 菩萨 哈,争取这种大悲心,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大悲心,说起来很容易。因为我们人也都有这种同情心。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吧,都有这种同情心,就是看到别人受苦受难,自己,还是于心不忍。所以,这样,就是能够,升起大悲心,完 成 。这种究竟的 佛 道, |
|
| |
|
| 因为声闻他缺乏 大 悲 , 他只 是 注重不害他 , 然后 能够 自己智证 , 菩萨更积极地去救护 他, 利益众生。 | | 确实,也不容易。所以一般的经论中,原先听过,就是呃,菩萨发 大 心,与子安树花三世界是多成果甚食少。这个,应该说葡萄花心的时候可能很多 , 但是用三个 p 就 是 鱼子。鱼子,那你看鱼,它产的子很多 , 但是 能够 真正活的差不多。你像这个安树花,就是那个芒果树芒果开花的时候 ,他 非常非常的多,可是,它结果的时候 , |
|
| |
|
| ''' 所以 说【佛在 这三 乘同一解脱 的 圣格中 , 显出 他的 伟 大 。】'''
| | 就非常少, 所以 ,这个殷实多, 这三 种就是菩萨发心殷实 的 多 , 也就是于于产于此。还有这个,呃这个果树,芒果树开花,当然 他 成就 的 时候,就非常少了。所以,这也是原因在哪里?就是这种大悲心,它不容易充足,所以菩萨,它关键说这种 大 悲,它能够一个是远古,主要是缘苦众生,因为菩萨他如果说不远苦众生, |
|
| |
|
| 那么这个 也是声闻和 佛 在程度的差别 , 同样 是 正觉 , 声闻 的 正觉和佛的正觉 ,他 的程度 就 显出 他的 差别。 | | 他只是一心自己想成佛了, 那 这样,他也容易退,因为什 么 ? 这 种悲心不懂,因为成佛嘛,只只想说自己能成就这种高高无上的一一 个 ,伟大的 佛 陀,受人崇仰,受人尊敬 , 但 是, 他没有去关怀众生 的 这种悲哀 ,他 也很难成 就 ,因为佛。佛? 他 佛心是大悲嘛,佛心者为大悲,是非是导师 的 一句话,如果说没有这种大悲,就很难完成佛道,虽然说我们,一般都听习惯了, |
|
| |
|
| 【有 情,是 身心相依 ,也 是自他互成 的, 所 以 佛陀 的 正觉 不 但契 合 缘起的空性 , 更能透达缘起 的 幻有 , 慈悲利他的德行更能发挥出来 ,不 像声闻那样仅 是 消极的无诤行。【45】】 | | 我要成佛,我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要即身成佛,就很少去谈去行菩萨道的这个事 情, 这个就 是 在传统上来说 ,也 有这方面 的 影响吧。大家认为 , 我成佛就可 以 了,不用经历菩萨道,因为什么?我一切 的 功德都具足,都圆满。其实,它是 不 符 合 这个正常道 , 它只是这种易行道方便到是可以 的 。所以说上面这两类 , 一个是 ,不是 这个不忍圣教思维, |
|
| |
|
| 这个就更展示 出 了 这 个程度 的 不同 , 声闻的正觉,他 就是 缺乏这种自他互成 , 他只 是 能够了解到身心 相 依,他不能够来利济世间的自他互 成。只有 佛陀 ,不 但契合缘起的空性 ,就 是他从有 , 缘起依有名空 ,他不但 依缘起的有契入空性 , 更能透达从賸义空中 , 又回过头来 , 透达生死 这 一边 的 幻有。因为从缘起无实而透达 空 性 ,那 么从空性中又反过来,透达世俗的幻有或者假有,这样他才能够从 这个 成空滞寂之中,从空出假。回过头来把慈 悲 利他的德行便能发挥出来 ,这 就是大悲。因为上面学到, 菩萨 是依苦成观,他不但能观自己苦,也能够悲天悯人,自利利他,这样利他的大悲才更圆满地发挥出来, 所以 说不像声闻那样 , 又消极的无诤行,无诤行就是空三昧。 | | 于是不忍众生苦,呃,是 出 于深刻的智慧与悲怨而自发的。 这 里面都谈到深刻 的 智慧和悲怨 , 这两 就是, 智与悲一定 是相 辅相 成。 如果说你 只有 智慧,智慧很聪明 , 悲怨 不 足 , 其实 就 容易落入二乘 , 落入生本乘 , 因为 他 悲心 不 足, 但 如果说,你慈悲 , 很强 , 但是 , 缺乏佛法的 这 种深刻的解释,深刻 的空 会 ,那这个悲 剧 , 也会落入 这 种败坏 菩萨 。 所以, |
|
| |
|
| 【人间佛陀 的 无上正遍觉 , 应从真俗无碍、 悲 智相应中去 说 明 与 声闻的差别 。 】 | | 他俩一定是呃,相依相成。有了这两点,又能够产生这种自发 的 一种意志力哈。所以是坚强有力 , 容易成就。因为这样就是智慧。它能够复原一切 悲 怨能够同情一切。他说同情大众,同情众生。所以说京东 说 ,悲能拔苦,慈能 与 乐 。 所以,他就想把众生,能够在苦海之中, |
|
| |
|
| 这个 就 是从正觉的特胜 来 讲的 , 因为佛陀有重视 正 觉,但是声闻也有正觉 ,所以这 样 的 声闻 的 正觉和 佛 的正觉 ,就 有程度上 的 差别 。 | | 就 拔出 来, 然后让他真 正 得到 , 解脱的安乐。 所以 ,他有 这 种悲情悲怨的可能,他就,能够坚定地克服种种 的 困难,能够坚定 的 ,经过长时间,去完成 佛 道,这样他就能从凡夫地而去入大乘道,就是从我们人直接来发菩提心 , 其实这个 就 是在我们成佛之道哈整个 的。 一个是皈依三宝, |
|
| |
|
| 【45】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p.255-p.256): 空、無相, 是 說所認識的體性不真實;反面 , 也就是說緣起現象的存在是假名的。以假名說 緣起,《雜阿含經》本就開示過。了達一切諸 法 唯假名 ,就 可以成就「無諍行」。無諍的本義, 是 說語言名稱的缺乏確實性固定性,了知它是假名如幻,不應固執。這在《中阿含經》已經 被重視了。如卷四 三 說:「隨國俗 法,不 是、不非耶,......此 法 無諍 。 」無諍是建立在假名上, 所以 與空義有密切的關係。 傳說須菩提尊者 是 無諍第一,《中阿含》明無諍行 的 時候 就 讚歎他說:「此行真實空,捨此住 止息 。 」須菩提尊者,能夠捨離「此」語言戲論,安住無諍(止息), 就是 行真實空 。 無諍就 是空,不是很顯然 的 嗎? 這意思 , 《增一阿含‧須陀品》有著解釋:「有字者,是生死結;無字者,是涅槃也 。......有 字者 , 有生有死,有終有始;無字者,無生無死,無終無始。」有名言 ,是 生死法,就有生 死始終;無名言 ,是 涅槃法 , 一切生死始終皆無。這說明了涅槃 的 離言無諍。假名 是 空的 , 空是假名的;能夠了達空性的假名離言 ,就 可以安住無諍 , 也就可以獲證涅槃。所以空 的 假 名,不但可以安立緣起世間,也可以經過無諍的修證,走向解脫還滅,而獲得離言涅槃。 | | 一个 是 文殊佛法 , 听闻佛 法, 再者 就是 五乘共法和 三 乘共 法, 到了大乘 不 共 法。所以 ,从凡夫地就 是 从我们 的 五重功法章 就 开始 。 所以这个为啥叫五成? 就是 生无缘者菩萨 。 人天都要共同学 的 法 , 所以叫五成。所供了。那五成功 。 当然了 , 如果说看你发心 , 你发的 是 增上心 , 那 是 人天工作 , 你发 的是 出离心 ,, 那 就 是2×2乘法 , 那你发 的 是菩提心? |
|
| |
|
| | 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第一个接收的时候,他,能够菩萨呀,它能够统摄一切的功德,去入佛道,那这样,它就是容涵容大,能够涵容世出世法一切的功德。所以后边儿还有是出是功德,没有菩萨。所以我们在就是凡夫地就可以发一个大诚心。 |
|
| |
|
| | 但是我们现在还要培养这种悲心慈悲才能够这个升起这种菩提愿就更坚强,更坚定。其实这个发心,其实,这里头,当然是讲了这两方面,一个是,缘苦众生,一个是,不忍生就衰也好,这是一个总的纲领。其实在修山药里头,谈到这种菩提心的培养,怎么样能够把菩提心培养起来,它包含了更详细的内容,这些,主要是在讲这种,呃, |
|
| |
|
| 下边就 是 论到解脱的特胜 , 上面谈到是正觉 的 特胜。这 一 节的第二 个主 题是讲解脱的特胜,那么解脱,佛陀也是解脱,菩萨也是解脱,声闻也是解脱,但他们的解脱有什么差别?有什么各自的特胜? | | 培养大悲, 是, 直入佛道 的一个主 机 ,所以不一 定 说 非 得说 你先修 人 参果 , 或 者,先 修升本 法 呀 , 然后你再来转向大臣 ,或者是 回 向大乘,不 用 的。这个, 直 接就可以 去做 大乘。所以,这个大 乘 法 呀 , 它 是 离 不开我们人 天声闻 这些 功德 法的。这个才是这种 繁荣 大的内容。如果说 书 上大的那 种 , |
| | |
| '''(二)佛与声闻解脱的同异'''
| |
| | |
| 【论到解脱,佛与声闻弟子平等平等。】
| |
| | |
| 就是同证一法性,前面也谈到了。
| |
| | |
| 【如《中阿含经‧瞿默目犍连经》说:「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二解脱无有差别 , 亦无胜如。】
| |
| | |
| 所以 说佛陀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解脱,和智慧解脱的阿罗汉的解脱,两种解脱是没有差别的,也没有胜劣的。
| |
| | |
| 【解脱的平等,约解脱能感生死的烦恼及生死说。】
| |
| | |
| 解脱的平等,他是从解脱能感生死的烦恼及生死来说的。佛陀也解脱了生死, 不 再轮转了,阿罗汉也是解脱了生死问题了,也解脱生死的束缚。佛陀、菩萨,也 一 样要解脱世间生死烦恼的束缚,从这点来 说 ,佛与声闻解脱是平等的。那到底他们解脱的特胜在哪里呢?下边儿就谈到解脱的特胜:
| |
| | |
| '''2、对于烦恼的习气──尽与未尽,则有差别'''
| |
| | |
| 【如论到烦恼的习气,即彼此不同,】
| |
| | |
| 所以他的特胜,声闻的解脱还留有余习,而菩萨佛的解脱,是余习断尽的,同样是特胜解脱,他们的特胜就不同,前面讲到正觉的特胜,是程度上有差别,但这块儿解脱的特胜,佛与声闻就是有习气与无习气的差别了。
| |
| | |
| 【如舍利弗还有瞋习, 毕陵伽婆蹉有慢习,这是烦恼积久所成的习性, 虽然心地清净没有烦恼,】
| |
| | |
| 他这个习性是不影响他解脱生死的,他内心也没有烦恼了,但是还要在无意间表露于身语意中。当然从他自己解脱生死来说,阿罗汉和佛的解脱是无差别的,但是从内在的智慧德行来说,可能还有一些区别,就是阿罗汉还有一些习气。
| |
| | |
| 【声闻的清净解脱,还不能改善习以成性的余习。这虽与生死无关,但这到底是烦恼的余习,有碍于究竟清净。【50】】
| |
| | |
| 所以说声闻的清净解脱,还不能改善习以成性的余习,这余习就跟生死没有关系了,不影响生死了。但到底是烦恼的余习,有碍于究竟的清净,因为它有碍于达到佛陀那样的究竟清净,下边儿就做个譬喻:
| |
| | |
| 【古人譬喻说:声闻急于自了,断烦恼不断习气。这如犯人的脚镣突然打脱,两脚虽 得 自由,而行走还不方便。【51】】
| |
| | |
| 声闻急于自己解脱,就像 说 犯 人 的脚镣突然打打开了 , 两脚虽然自由了,但行走还是不方便,因为被锁链捆久了,他一旦摆脱之后,还流露着那种习惯。
| |
| | |
| 【50】《大智度論》卷 42〈9 集散品〉(大正 25,367c27-368a6): 復次,二乘有習氣,有礙有障故,雖有無受三昧,不清淨;如摩訶迦葉聞菩薩伎樂,於坐處 不能自安。諸菩薩問言:「汝頭陀第一,何故欲起似舞?」 迦葉答言:「我於人天五欲中永離不動;此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我未能忍!如須彌山 王,四面風起,皆能堪忍;若隨嵐風至,不能自安。」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
| |
| | |
| 【51】《大智度論》卷 27〈1 序品〉(大正 25,260c2-27): 「煩惱習」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不知他心 者, 見其所起,生 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譬如久鎖腳人,卒得解脫,行時雖無有鎖, 猶有習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雖以淳灰淨浣,雖無有垢,垢氣猶在;衣如聖人心,垢如 諸煩惱,雖以智慧水浣,煩惱垢氣猶在。
| |
| | |
| 如是諸餘賢聖雖能斷煩惱,不能斷習。 如難陀婬欲習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眾中坐,眼 先 視女眾,而與言語說 法 。 如舍利弗瞋習故 , 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即便吐食,終不復受請。 又舍利弗自說偈言:「覆罪妄念人,無智而懈怠,終不欲令此,妄來近我住!」 如摩訶迦葉瞋習故,佛滅度後集法時,勅令阿難六突吉羅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不共汝 漏未盡不淨人集法。」
| |
| | |
| 如畢陵迦婆蹉,常罵恒神為小婢。 如摩頭婆和吒跳戲習故 ,或 時從衣枷踔上梁,從梁至枰,從枰至閣。 如憍梵鉢提牛業習故,常吐食而呞。 如是等諸聖人,雖漏盡而有煩惱習;如火焚薪已,灰炭猶在,火力薄故,不能令盡。若劫盡 時火,燒三千大千世界無復遺餘,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燒諸煩惱,無復殘習。
| |
| | |
| | |
| | |
| '''(2)菩萨久劫修行至成佛时,烦恼与习气都断尽'''
| |
| | |
| 【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久已渐渐的消除习气,】
| |
| | |
| 菩萨就不一样了,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他久已渐渐的消除了习气,因为他修习的时间过于久长久远,这样他习气就淡了些。
| |
| | |
| 【等到成佛,即烦恼与习气一切都断尽了。这如犯人的脚镣,在没有打脱时,已设法使它失去效用,等到将脚镣解去而得自由时,两脚即毫无不便的感觉。】
| |
| | |
| | |
| '''3、小结'''
| |
| | |
| 【这解脱的同而不同,还是由于声闻的急于为己、菩萨的重于为人。】
| |
| | |
| 所以说解脱的同而不同,还是由于声闻的急于为己,菩萨的重于为人,这就是二 者 解脱的特胜的区别 。
| |
| | |
| 如果简单从主题上就能够区别出来,一个是正觉的特胜,一个是解脱的特胜。声闻缘觉两个圣人都有正觉和解脱,但是他们的特胜就有一些差别,所以他有平等处,正觉有平等处,解脱有平等处,但他们还有不同处,就是他们各自的特胜。下面就是讲佛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 |
| | |
| | |
| '''二、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 |
| | |
| '''(一)现实人间的佛陀观'''
| |
| | |
| 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佛有相对性,就 是 现实人间的佛陀观,他有绝对性,就是大乘中理想的佛陀观。现实人间的佛陀观,比较倾 向 于最早的原始佛教;后来 大乘 理想的佛陀观,在佛弟子之中越来越崇尚佛陀 , 形成一个理想化的佛陀。
| |
| | |
| '''1、于正觉的法性中,更具「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者,即是佛'''
| |
| | |
| 【现实人间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佛,成立于无贪、无瞋、无痴的均衡扩展,【53】】
| |
| | |
| 三善根是我们人类三种特胜的一种发展,我们前面也对比过,因为人类就有三种特胜,而且这个是善心所,无贪、无嗔、无痴,这个善心所也是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但是我们凡夫 不 能得到均衡 的 扩展 。 而且我们的三善根,是杂染在烦恼之中的,不能得到究竟的净化,这就是我们人性和佛性都是依此来发展出来的。
| |
| | |
| 三善根是怎么扩展的呢?它就是从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间, 这个 就是三增上的 , 自增上,法增上,世间增上。法增上就是尊重真理,自增上就是依自己,尊重世间就是他增上。
| |
| | |
| 【而德行能作到时代的完成。】
| |
| | |
| 这个德行就是在一个时代中,就是在生命的一个时代中来完成。因为这些都是在一段时间中,生命得到了完美的净化,最终能够达到究竟的佛果。
| |
| | |
| 【这是说在圣者正觉的同一性上,更有真俗无碍性、悲智相应性,达到这步田地 即是佛。】
| |
| | |
| 因为这个三增上,其实这就是菩萨,尊重世间就利益世间,自他互成,因缘的彼此相依相待,所以这是透达缘起法,世出世间的一种无碍性,也叫真俗无碍。那么他具有了这种大悲才能够去缘世间之苦,去救助世间,利益世间。这个我们前面也学到,佛陀的大悲虽出家,但是他是为身忘世,他出家更 接 近了世间。这个 就 是从人的这种三善根,然后依照三种增上,达到最终的真俗无碍,悲智相成的佛地。这个确实是人间的佛陀才能这样的,从凡夫转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
| |
| | |
| '''2、佛陀的智证彻底与三德完善,于时、地、机三者恰到好处'''
| |
| | |
| 【这在智证空寂的正觉中,没有彼此差别,是彻底的,】
| |
| | |
| 在智证空寂的正觉之中,没有彼此差别,是彻底的,正觉之中,还是谈到正觉的特胜,声闻和佛陀,所证的都是三乘共证的同一法性,同一真理,都是证的缘起寂灭性,他是彻底的。
| |
| | |
| 【三德【55】的平衡开发,是完善的。本着这样彻底而完善的正觉,适应当时、当地、当机,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
| |
| | |
| 三德是平衡发展,是完善的,三德也 可以 说是智德、悲德、断德。本着这样彻底而完善的正觉,适应当时、当地、当机,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三德等究竟,方便而有差别,因为三德就跟菩提心、大悲愿、空性慧,和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还有自增上,世间增上,法增上,还有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都能够对应上。
| |
| | |
| 三德是佛的三德,所以也等于说三善根究竟圆满,关键是说他能够适应当时,就是当时的那种时间背景,时间就是在那个历史的时代,当地就是在印度那个地区,然后当机又适合人的一种根基。所以当时、当地、当机,如果说放在我们今天,佛法也应该就是,此时、此地、此人。佛法是因缘法,它一定要结合此刻的时代、地域、和人,这样才能无不恰到好处,佛陀是究竟圆满的,恰到好处就是中道,佛陀的这种德行的中道,还有智慧的中道,其实都是恰到好处的。信智的,悲智的,知和行的,它都是相结合的。
| |
| | |
| '''3、证无生忍者因具慈悲与空慧,因中说果亦可称为佛'''
| |
| | |
| 【 大乘 法中说:菩萨初得无生法忍──这虽是慈悲相应的,约智证空性说,与声闻平等,【56】即可称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成佛了 。 【57】】
| |
| | |
| 因为菩萨无生法忍相当于声闻的四果阿罗汉的地位, 所以 他所证的空性说,和声闻是平等的了。这时候因为菩萨称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成佛了。因为菩萨到了无生法忍的地步,已经是胜义菩提心,所以他已经从因说果来说,他毕竟要究竟成佛了 , 虽然 这个 时候还有一 大 阿僧祇劫的修学过程,但他完全是严土熟生。
| |
| | |
| 【56】《大智度論》卷 71〈50 大事起品〉(大正 25,553b9-15): 世尊!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眾生皆作信行. 法 行人八人 , 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羅漢、辟支佛,若智、若斷,不如 是 菩薩一日行深般若波羅蜜,忍、欲、思惟、籌量。何以 故?是信行.法行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若智、若斷,即是 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 |
| | |
| 【57】《大智度論》卷 6〈1 序品〉(大正 25,106b24-c1):
| |
| | |
| 問曰:如法身菩薩,則與佛無異,何以名為菩薩?何以禮佛聽法?若與佛異,云何有無量清淨智? 答曰:是菩薩雖為法身,無老病死,與佛小異。譬如月十四日,眾人生疑,若滿若 不 滿;菩薩如是,雖能作佛、能說法,然未實成佛。佛如月十五日,滿足無疑。
| |
| | |
| | |
| '''4、人间的佛陀,是净化人性,扩展人的德能而达到恰好处'''
| |
| | |
| 【究竟圆满的佛陀,不外乎净化人性,扩展人的德能而达到恰好处。这才是即人成佛的佛陀,实现于人间的佛陀! 】
| |
| | |
| 这个是从现实的人间的佛陀,因为在阿含经中,佛陀就是这样的非常现实,非常接近于我们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慈悲、智能。
| |
| | |
| '''(二)大乘中理想的佛陀观'''
| |
| | |
| 我们学过传统佛教的可能理解到,特别是如来藏思想,特别能发挥理想中的佛陀观。
| |
| | |
| | |
| '''1、大乘「无所不知、不能、不在」的佛陀观,难以从现实中得到证明'''
| |
| | |
| 【在大乘法的展 开 中,佛陀观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
| |
| | |
| 所以说在大乘开展中,佛陀观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这三种情况,那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所以这无所不知,是佛陀的智慧,无所不能,是佛陀的大神通力,大雄,大力,无所不在是指佛陀,遍十方世界,遍一切处,虚空法界,无所不遍了。我们时常听说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整个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的存在。
| |
| | |
| 【【59】在从现实人间的佛陀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
| |
| | |
| 所以这种绝对无限的佛陀,因为这种佛陀观,从现实人间的佛陀来说,这是多少可以考虑的。
| |
| | |
| | |
| 【佛陀虽因久劫修行,有广大的世俗智、自发的胜义智,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实难以从现实的佛陀中得到证明。】
| |
| | |
| 因为现实的佛陀,去看阿含经根本佛教之中,佛陀也有病苦,也有遭遇,也有所不能办的事情,就连佛陀托钵,有时候还托不到。佛陀也腰酸背痛,也被人陷害,所以在人间现实佛陀中,很难得到这种理想佛陀观的证明。
| |
| | |
| 【反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佛也决不因此而称为佛陀。】
| |
| | |
| 反过来说,这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佛也决不因此而称为佛陀。因为佛陀悟的就是世间缘起法。缘起法都是相对的存在,都是既矛盾的,又矛盾又不完善,又有缺陷的,哪有那么绝对的?因为缘起就是相对的存在。
| |
| | |
| 正因为佛陀本身也有一些不能、不知、所以他才是佛陀。但是人们总是把佛陀理想化,不用说佛陀,就是世间的伟人都给予理想化,甚至是神化。这个很现实的,都是出于我们主观的、情义的一种臆想,这是 我们人 类自我主观的一种投射,投射到外在,就想象出一种能力非常强的,无所不知的,无所不存在的,完全是有情内心中向外的一种投射,一种臆想,世界是没有这个事情的。
| |
| | |
| 【人间世──只要是现实存在的,即是缘起的存在,缘起是有相对的特性的,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 |
| | |
| 所以说人世间,只要是现实存在的,它既是缘起的存在,缘起是有相对特胜的,不可能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 |
| | |
| 因为缘起是相对的存在,相对的存在,肯定就没有这种绝对性,没有那种无所不知的绝对性。虽然说形容佛陀的智慧,好像说佛陀的智慧广大,但是再广大,佛陀肯定也不能说像我们现在这种电子世界,佛陀也能够通达。虽然说现在是科技时代,技术时代,物理化学,那个时代还没有 这些 东西。但是世间应有尽有佛陀也不可能说无所不知,但是我们,可能比我们凡夫,比阿罗汉圣者,比天人要强得多了。
| |
| | |
| '''2、理想的佛陀观,源于佛弟子对佛般涅盘的永恒怀念,是自我意欲的客观化'''
| |
| | |
| 【佛陀观的发展到如此,因为佛 法的 普及民间,从信徒归依佛陀的心情中发展出来 。 】
| |
| | |
| 佛陀观发展到 这个 样子,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佛法的普及民间,从信徒归依佛陀的心情中发展出来。因为离佛世越远,信徒对佛陀就越发的怀念,越加的崇尚,甚至不允许佛陀有丝毫的瑕疵,如果佛陀有丝毫的瑕疵,就不能满足众生的自我意愿。佛应该是圆满无缺的,人们形容一个人非常的纯洁完美,是由于我们人有世间完美的一种意义,一种构想,然后就把它投射到伟人的身上,甚至说民间就把它神化。你看世间文化也是,历史上都是,把世间名人都有些给他神化了,超出想象。
| |
| | |
| 【自释尊入灭,在时空的演变中,信众意欲──知识、能力、存在的无限欲求,不能满足于适应当时人间的佛陀,这 才 想象佛陀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而为任何时代、环境、信众所不能超越的,推尊为圆满的、绝对的。这是理想的, 是 自我本质的客观化。】
| |
| | |
| 可以说我们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崇拜的对象给完美化,这也是事实,就是在任何的时代,任何的环境,信众都没有办法超越 这种 心理。
| |
| | |
| 【一般宗教,幻想此为外在的神,而正见的佛弟子,即知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质的客观化。】
| |
| | |
| 所以说一般宗教,幻想外在的神,就是在世间,都可以把一个 大 能力者,幻想为自身以外的一个大能力的神,这就是自我意欲的客观化,但是正见的佛弟子,即知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质的客观化。
| |
| | |
| 有正见的佛弟子,可能就知道,这是我们自心想象出来的,完美无瑕 的 ,一种自我意欲的。因为人都想做一个比较纯正的,完美的人,可能人人都会有完美化的一种理想。 为什么世间有这种净土观?因为净土世界有大同,有平等,没有争斗,没有苦难,勾画出美好世界,其实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美好的愿望。佛教文学为什么那么发达?其实都是人类 内 心之中反映出来的美好的意境。
| |
| | |
| 你看文学描述的美好的诗情画意,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美好的伟大人物,其实人都有这种纯善的,纯美的这种理想,都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自古都有的,何况宗教界。宗教界更 容 易落入理想化,甚至说神化,本来他不是神,本来佛陀是高于神,但是又给佛陀神化 。 那就是更大的神,因为也没办法去形容,因为我们众生没办法了解佛的境界,所以只是说一种意欲的客观化,我们只是推想,因为你没有成佛,你怎么能了解佛,只能说从自我的意愿之中去意臆想了。
| |
| | |
| '''(三)从缘起的相待性中,来显示佛陀的绝对性'''
| |
| | |
| 【我们知道,成佛是智证──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这是没有彼此而可说绝对的、彻底的,能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
| |
| | |
| 因为佛陀智证的还是三法印,没有彼此,因为空性,不能说这个空怎么怎么样,那个空怎么怎么样,同一法性。
| |
| | |
| 在这种同一法性空寂之中,而可以说它是绝对的,彻底的,但是这种绝对的、彻底的,它是真俗无碍,悲智相应的,这一点才是在真俗无碍,就是在相对之中显示那种绝对。因为悲就是在世俗谛上才能够生起悲,然后同体大悲,智就是和没有独立性,没有恒常性的三法印的智,是相应的悲。这个悲也不是把众生实有化,他正是因为知道众生是在空法之中生死,所以他才生起大悲,想让众生出离。
| |
| | |
| 【到达这,即是佛陀,知识、能力、存在――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
| |
| | |
| 你看佛陀,无论是他的知识,智慧,因为智慧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因为相对,就是通过世俗的相对,才能达到毕竟空的这种智慧。这样他还是从相对,展现出一种绝对。能力也是,佛陀的这种十力,还有种种的圣德,都是从修行中,从相对之中,来呈现出来的,所以缘起的一切,永远是相对的。
| |
| | |
| 但是【这并非人间佛陀的缺陷,这才是契当真理。】
| |
| | |
| 因为真理是在相对之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依有名空,依有才显现出理则性。
| |
| | |
| 【虽说是相对的,但无论佛陀出现于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的知识、能力、存在,必是适应而到达恰好的。佛陀的绝对性,即在这相对性中完成!】
| |
| | |
| 这就是说佛陀的绝对性,还是说在相对之中来完成的。所以 如果说 了解了这一点,佛陀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现实的佛陀观和理想的佛陀观,我们就不会落入神化的佛陀观。神化的佛陀观说佛陀不是从娘胎生的,是从胁下生的,佛陀身也是无漏的,佛陀的大小便,那都是干净的,这就是太理想化了。
| |
| | |
| 这节课,谈的一个是佛陀的正觉与解脱的特胜,一个是佛陀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 |
| | |
| 【59】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p.168-p.170):
| |
| | |
| 懷念佛陀,而不能滿足宗教上的情感,青年大眾們,在不自覺中,引出佛身常在的信仰,如 《異部宗輪論》(大正 49,15b-c)說:「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 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 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佛化有情,令生淨信,無厭足心;佛無睡夢;如來答問不待思惟; 佛一切時不說名等,常在定故,然諸有情謂說名等,歡喜踊躍」。「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 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種種論義,這裡不加論列,只舉出幾點。 「壽量無邊際」,是佛身常在的根本論題。
| |
| | |
| 「色身無邊際」,是佛的無所不在。
| |
| | |
| 「威力無邊際」,是佛的無所不能。 「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是佛的無所不知。 「佛化有情無厭足心」,是佛一直在關懷眾生,無休止地能濟度有緣的眾生。 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而又永恆常在的佛,這樣的關懷眾生,利益眾生,就足以 滿足信眾宗教情感 上 的需求。 我從佛法得來的理解,神只是人類無限意欲的絕對化。人類的生命意欲,在任何情況下,是 無限延擴而不得滿足的。對於自己,如相貌、健康(無病)、壽命、財富、眷屬──人與人的 和諧滿意、知識、能力、權位,都有更好的要求,更圓滿的要求。「做了皇帝想成仙」,就是 這一意欲的表現。但自我的無限欲求,在相對的現實界,是永不能滿足的。觸對外界,無限 虛空與光明等,不能明了而感到神秘,於是自我的意欲,不斷的影射出去,想像為神。神是 隨人類的進步而進步,發展到最高神,那神就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絕對的權力,主宰著一切,關懷著人類的命運。自我意欲的絕對化,想像為絕對的神。直覺 得人──自己有神的一分神性,於是不能在自己身上得到滿足的,企圖從對神的信仰與神的 救濟中實現出來。一般的宗教要求,似乎在這樣的情形下得到了滿足。 所以, 大 眾部系的理想佛,是將人類固有 的 宗教意識,表現於佛法中。可說是一般宗教意識 的神性,經佛法的淨化,而表現為佛的德性。這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應該是,無 始以來,人類為無明(愚昧)所蔽,所表現出的生命意欲的愚癡相。 總之,這樣的佛陀,不但一般宗教意識充實了;「本生」、「譬喻」、「因緣」中的佛與菩薩,與 現實人間佛的不調和,也可以解釋會通了。 不過理想的佛陀,雖說是神的佛化,而到底經過了佛法淨化。 一、佛是修行所成的(以後發展到本來是佛,就是進一步的神化); 二、佛不會懲罰人,唯有慈悲; 三、修行成佛,佛佛平等,不是神教 那 樣,雖永生於神的世界,而始終是被治的,比神低一級。以理想的佛陀為理想,而誓願修學成就,就進入大乘的領域。
| |
| | |
| | |
| | |
| 至此,《佛法概论》课程共计83次课 , 圆满结束!
| |
|
| |
|
| | 他就容易离开前边功德,然后,直接去从第三层楼去走这样?就这个失去了种种功德。这些大致就是这些内容,下面,大家。 |
| [[Category:其它整理]] | | [[Category:其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