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2,089
次編輯
慈惠 (Cihui)(對話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2024-5-31) | (2024-5-31) | ||
我们上一次学习大乘不共法章第一个偈诵,第一个偈诵, | 我们上一次学习 的 大乘不共法章第一个偈诵,第一个偈诵,也总结了一下前面的三 乘 共法和五 乘 共法, 它 们都是善的,但是,都不是 究竟 圆满的, 所以佛出世一大因缘,是能够走上一乘——成佛之道。然后对大乘的名义又解释一下,什么是大乘?一个是从『相待』来说,『相待』就是小乘所没有的。 | ||
再者就 是 『含容 大 』 , 『含容 大 』包含了小 乘, 所以无论 是 『殊胜 大 』『 含 容 大 』 , 都是对小名 大 的 , 就是在 相对 之中而安立 的大 。 | |||
然后 又有『 绝 待』的 , 因为 有 『殊胜 大 』 , 『相待』 是 「 绝 待大」而 来说, | |||
它是超胜 , 超胜 它 是超越了『相待』性。然后含 容 到无所不摄。无 所 不容 ,这个就是 『绝待』。『绝待』等 于 说它是超越了小乘。那种『含容 大 』它是包括了小 乘, 其实在佛法中 , 一般说离开小乘之外 有 一个大乘 ,这 个 是 从『绝待』 来说 的 。 | |||
再一 个就是 大 乘 包含 了小 乘,就是依 上 能摄下 , 依下 能 起上。所以如果说离开声闻乘 还有 个大乘的时候 , 它 就 容易抛弃 小 乘 ,所以, 从趣入大乘 来说, 又分回入和直入 , | |||
第一个偈诵 就是回入【'''耻有所不知 , 耻有所不能 , 耻有所不净 , 回入于 大乘 】;'''从三个方面来 说 。阿罗汉非常 的 惭耻 , 感觉到自己也很惭愧 , 还 有不 知道,还有 不 能的,还有 不 净的 , 这都 是 针对佛乘来说,阿罗汉 不 圆满, 不 彻底 ,不 究竟, | |||
这个 | 因为 这个 就 是 ;佛说法唯有一佛乘,从《法华经》来说,它统括了大小乘来说 的 。这样阿罗汉他能感觉到自己还有 不 足 , 还有自己 不 知的 , 可能他就再回小向 大, 再进一步完成修学佛道 。 所以 这 三方面 , 也针 对 佛陀 的 三德圆满来说 的 。『不知』就是智德 , 『不能』那就是悲德 , 『不净』那 就是 断德 , 上 面是 大致第 一个 偈颂 。 | ||
今天 我们 继续 学 习第二 个偈诵, 第二 个 偈诵我把大致 的 科判做了个列表: | |||
首先是大乘通说 , 就是大乘中共同所要讲 的 内容 就是 这些 , 然后分人 的 根基 , 根基上它有 这 种动机不同 , 就是 发 心不同。性习不同 , 就是方 法 不同 , 然后 所 依 法 不同 , 那目 的不 同。今天我们学 的是 直 入的 : | |||
【'''不忍 圣 教衰 ,不 忍众生苦 , 缘起 大 悲 心, 趣入于 大 乘''' 。 】 | |||
上一次从回入,这一次从直入 , 这个表 ,是 对六度之前 ,菩 萨、人与法 的 一个 大概的 分类;教法有异;就是从法方面来说 , 前面都是从人 的 根性 来 讲 的, 所以也是从一个是从人 , 一个是从法;两方面来讲。 这个 科判表可以帮助 我们 能够厘清这个架构 。 | |||
这 | 直入大乘;前边我们学到 这 种回入就 是 阿罗汉 , 阿罗汉就是声闻 , 他 是 属于回入 的 ,因为他是走解脱道 的 ,然后感到不足再回向大乘 。 那么怎样才算直入呢?偈诵从二方面来说 , 一个是【'''不忍圣教衰'''】;能够看到 佛 法在世间逐渐 的 衰落,没有人去弘扬,没有人去认识 , 几千年的正法 就 要失去,菩萨不忍佛 的 正教 , 佛的正法 在 世间衰弱 , 这样 他 发起心去弘扬正法,继承正法 , 所谓 的 续 佛 慧命 , 正法久住 ,这 样才 能 够利益 更 多 的 众生,这些方面 。 | ||
再者就是【'''不忍众生苦'''】;菩萨他从 这两 方面 , 生起 的 一个大悲心 ,来 趣入大乘 , 所以 这 个大悲 心,它 就 是 直入佛 法的 一个动机 , 一个主机 。 下面就 说 : | |||
【发心向大乘道 , 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 的 果证;相反 的, 修学大乘法的主机 , 都 是 直从凡夫地而 发心修学的。 】 | |||
发心 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 的 果证。当然了,学习大乘 ,声闻 法是可以学 的, 但是不一定非得证了果才来学大乘 , 并不是 这 样子。相反 的 ,修学大乘 法 的主机,都 是 直 从 凡夫地而发心修学 , 这个就 是 直入大乘 的 一 个 要点。因为芷若大乘 ,他 是从凡夫来直接发菩提心 来 成就 佛 道的 , 并不是说非要证什么果 , 再去修菩萨道 ,这 是点出一个主题 , 然后下边儿 就 讲了: | |||
'''一、着 重在 佛德的崇高深妙 而 发心''' | |||
'''1、引起发 心的因 缘 ,种 种 不 同: 有的 是''' | |||
【(1)亲见如来(及菩萨) 的'''色身相好'''而 发心的 ;】 | |||
有的亲见如来或者 是 菩萨 的 色身相好而 发心 的 ,其实 这 个 我们原先也学到,《楞严经》讲到阿难 , 阿难看到 佛 陀 的 种种相好,感觉到非常殊胜 , 非常 的 羡慕 。然 后发心 , 《楞严经》 是这 样 讲 的 。 | |||
【(2)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 | |||
再者,就是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佛陀的这种神通威力,那就非常非常殊胜庄严,因为在经典中,他能够降服很多很多的外道,降服很多很多的天神,包括大梵天,都非常佩服佛陀的这种神通力,当然了,作为一般人来说,更感觉到佛陀的神通威力广大,然后发心去向佛的。 | |||
这个二个,可能是对佛陀的某种好感,就是那种羡慕,崇仰崇敬的类型,就是通过这种好感来发心的,等 于 说凭这种虔诚的信仰来 发心的 。 | |||
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愿求,当然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容。 | 【(3)见如来'''法会的庄严''',听如来的'''圆音教化'''而发心的。】 | ||
因为佛陀说法,在《杂阿含经》上也有,佛陀说法都是非常庄严清净的,然后佛陀的声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不但说有招感力,也有那种亲和力。下边儿注解: | |||
圆音也可以说佛陀的圆满的音声,还有一种解释,圆音就含摄了圆满,一音就包括了种种世间的音声;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它有这个含义,这样能够羡慕如来的庄严,和清净的法音来发心修学的,他就有一定的智慧,就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毕竟能够听闻了教义。 | |||
【(4)生在佛后,听见'''佛弟子的教化''',或'''诵读佛经'''的深义而发心的。】 | |||
生在佛后,能够听闻佛弟子的教导、教化,这个属于一般所说的;我们闻法是从佛闻,佛弟子闻,或者从经典闻,那么从经典闻的人,根性可能就更利一些,等于说不通过善知识,通过自己亲自来读诵佛经,然后能够从中解义,解经文的深意,这样发起心来,可能力量就更强一些。 | |||
所以,前二个发心,还是倾向于信仰型的,信仰型的,就是凭这种好感,很虔诚的,真诚的信仰,这样就是缺乏理性的根基,所以,他可能是不太那么稳定,因为情感是靠不住的,时间长了,可能好感就会消失,然后就会退失,因为这都是注重在外向。 | |||
那么从因信而易解的,就不但说侧重在外向的相好庄严,声音的美妙,他就进一步去理解法义,他就能通过外,而能够深入到内心理智的层面,这样他就更能够坚定,因为有智慧,有理智的根基,他可能就更坚定一些,但是;有了信,有了智,其实还是不足。下面就是进一步要谈。 | |||
【'''2、或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而发心的。发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 | |||
自动,当然了,从前面来说,无论是仰慕尊崇,他都是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被劝是通过同参道友,或者是这种团体的影响力,使他逐渐逐渐的生起这种愿求,当然,他也能够去走这种菩萨道,这就是一个环境的力量,也能够使他去发菩提心,去希求。其实上边缺什么呢?一个是有信愿,一个是也有听闻佛法的解法的智慧,就是有这种闻思的慧。在声闻法里头来说,当然了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在大乘法里,就显得不足,为什么?因为缺乏这个慈悲。这就讲到重点; | |||
'''二、着重于悲愿而发心'''【14】 | |||
【 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愿求,当然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容。 】 | |||
这个在前边,无论是佛的相好,佛的音声,以及经过佛弟子教化,都是能引起发自内心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所以这个崇高深妙,就包含了前面的内容,这里就点出一个重点; | |||
【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愿''',那不是不圆满的,就是'''容易退堕'''的。】 | |||
19,25 | |||
因为缺少悲怨,就容易退堕。为什么?因为信和智,是通于声闻法,通于二乘的。声闻乘和大乘,不共之处,就是大悲,就是悲怨。所以说如果没有悲愿的,肯定不圆满,就会落入二乘,自己得解脱。当然对佛来说是不圆满,因为大乘本是以佛为目标。而且,它容易退堕。就是菩萨道容易退堕。 | 因为缺少悲怨,就容易退堕。为什么?因为信和智,是通于声闻法,通于二乘的。声闻乘和大乘,不共之处,就是大悲,就是悲怨。所以说如果没有悲愿的,肯定不圆满,就会落入二乘,自己得解脱。当然对佛来说是不圆满,因为大乘本是以佛为目标。而且,它容易退堕。就是菩萨道容易退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