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est:文字整理-K3」:修訂間差異

增加 3,692 位元組 、​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3行: 第3行:
 (2024-5-31)
 (2024-5-31)


 我们上一次学习 大乘不共法章第一个偈诵,第一个偈诵总结了一下前面的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它们都是善的,但是都不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佛出世一大因缘,是能够走上一乘——成佛之道。然后 对大乘的名义又 解释一下 什么是大乘 ?一个是 待』 来说, 相待』 就是 小乘所 没有 的。
 我们上一次学习 大乘不共法章第一个偈诵,第一个偈诵总结了一下前面的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它们都是善的,但是都不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佛出世一大因缘,是能够走上一乘——成佛之道。然后解释一下什么是大乘 从相 对义 来说 明大乘的殊胜, 大乘比较殊胜的地方是小乘是没有的 所以就是 相待 小而说大。再者就说大乘『含容大』,『含容大 包含了 小乘 以无论是『殊胜大』『含容大』,都是对小名大的,就是在相对之中而安立


  再者 就是『 含容大 』,『 含容大 包含 了小乘, 所以无论是『殊胜大』 『含容大』, 都是对 在相对之中而安立
  然后又从「绝待」义而言它是超胜,超胜它是超越了相待性。然后含容到无所不摄,无所不容,这个 就是『 绝待 ,『 绝待 等于说它是超越 了小乘,『含容大』 包括了小乘。其实在佛法中 一般说离开 乘之外有一个 这个 从『绝待』来说 的。


  然后又有 绝待 』的, 因为有『殊胜大』 『相待』是对「绝待 」而 来说,
  再一个就是大乘包含了小乘, 依上能摄下,依下能起上 。如果说离开声闻乘还有个大乘 时候 它就容易抛弃小乘 所以从趣入 乘的根机 来说, 又分(阿罗汉的)回入和(大乘行人的)直入。


  超胜 超胜它是超越了『相待』性。然后含容到无 所不 所不 这个就是『绝待』。『绝待』等 说它是超越了小乘。那种『含容 』包括了小 乘, 其实在佛法中 一般说离开小乘之外 一个大乘 ,这 从『绝待』 来说
  第一个偈诵就 回入 【'''耻有所不知,耻有 所不 耻有 所不 回入 于大乘 】,'''从三个方面来说,阿罗汉感觉到很惭愧,还有不知道 还有不能的 不净的 ,这 针对佛乘 来说 ,阿罗汉不圆满,不彻底,不究竟


  个就 是大 乘包含了 小乘 ;依上能摄下 依下能起上。所以如果说离开声闻乘 还有 个大乘 时候 容易抛弃 ,所以, 从趣入大乘 来说, 又分回入和直入
  佛说唯有 佛乘,从《法华经》来说, 统括 大小乘 的,阿罗汉感觉到自己还有不足 ,还有 自己不知 的, 可能 再回 向大,再进一步完成修学佛道 ,所以 这三方面 也针对佛陀的三德圆满 来说 的。『不知』就是智德,『不能』那就是悲德,『不净』那就是断德 上面是第一个偈颂的大致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偈诵,第二个偈诵,我把大致的科判做了个列表:


第一个偈诵就是回入;【'''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从三个方面来说;阿罗汉非常的惭耻,感觉到很惭愧;还有不知道,还有不能的,还有不净的,这都是针对佛乘来说,阿罗汉不圆满,不彻底,不究竟,


  因为这个就是;佛说法唯有 佛乘,从《法华经》来说,是统括 的;阿罗汉感觉到自己还 有不 自己 知的 可能就再 小向 大, 再进一步完成修学佛道。所 这三方面 也针对佛陀的三德圆满来说的。『不知』就是 德,『不能』那就是 德,『不净』那就是断德 上面是大致第一个偈颂。
  大乘 说 
 
      丙一、根机不同
 
          丁一、动机异
 
                戊一、回入:
 
                        1- 【耻 知  耻有所不能  耻 入于大乘】
 
 
               戊二、直入:2-【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缘起 悲心 趣入于大乘】
 
          丁二、性习异:3-【或 信愿入
 
          丁三、依法异:      或依声闻入 或天或人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偈诵,第二个偈诵我把大致的科判做了个列表:


 首先是大乘通说,就是大乘中共同所要讲的内容就是这些,然后分人的根基,根基上他有动机不同,就是发心不同。性习不同,就是方法不同,然后所依法不同,目的不同。今天我们学的是直入的:
 首先是大乘通说,就是大乘中共同所要讲的内容就是这些,然后分人的根基,根基上他有动机不同,就是发心不同。性习不同,就是方法不同,然后所依法不同,目的不同。今天我们学的是直入的: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


 上一次从回入,这一次从直入,这个表,是对六度之前,菩萨、人与法的一个大概分类 教法有异 就是从法方面来说,前面都是从人的根性来讲的,所以也是一个是从人,一个是从法 二方面来讲 这个科判表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这个架构。
2-【'''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
 
 上一次从回入,这一次从直入,这个表,是对六度之前,菩萨、人与法的一个大概分类 教法有异 就是从法方面来说,前面都是从人的根性来讲的,所以也是一个是从人,一个是从法 ,这 二方面来讲 这个科判表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这个架构。
 
前边我们学到这种回入就是阿罗汉声闻,他是属于回入的,因为他是走解脱道的,然后感到不足再回向大乘。那么怎样才算直入呢?


  直入大乘;前边我们学到这种回入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就是声闻,他是属于回入的,因为他是走解脱道的,然后感到不足再回向大乘。那么怎样才算直入呢? 偈诵从二方面来说,一个是【'''不忍圣教衰'''】 能够看到佛法在世间逐渐的衰落,没有人去弘扬,没有人去认识,几千年的正法就要失去 菩萨不忍佛的正教 ,佛的 正法在世间衰弱,这样他发起心去弘扬 正法,继承 正法,所谓的续佛慧命,正法久住,这样才能够利益更多的众生 ,这些方面
 偈诵从二方面来说,一个是【'''不忍圣教衰'''】 能够看到佛法在世间逐渐的衰落,没有人去弘扬,没有人去认识,几千年的正法就要失去 菩萨不忍佛的正教正法在世间衰弱,这样他发起 勇猛 心去弘扬正法,所谓的续佛慧命, 正法久住,这样才能够利益更多的众生。


 再者就是【'''不忍众生苦'''】 菩萨他从这两方面 生起的一个大悲心 来趣入大乘 所以这个大悲心,就是直入佛法的一个动机,一个主机。下面就说:
 再者就是【'''不忍众生苦'''】 菩萨他从这两方面生起的一个大悲心来趣入大乘 所以这个大悲心,就是直入佛法的一个动机,一个主机。下面就说:


【发心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相反的,修学大乘法的主机,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的。】


 发心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当然了,学习大乘,声闻法是可以学的,但是不一定非得证了果才来学大乘 ,并不是这样子 。相反的,修学大乘法的主机,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 这个就是直入大乘的一个要点。因为直入大乘,是从凡夫来直接发菩提心来成就佛道的,并不是说非要证什么果 再去修菩萨道,这是点出一个主题,然后下边儿就讲了:
  发心向大乘道,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
 
当然了,学习大乘,声闻法是可以学的,但是不一定非得证了果才来学大乘。
 
相反的,修学大乘法的主机,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 的。】
 
这个就是直入大乘的一个要点。因为直入大乘,是从凡夫来直接发菩提心来成就佛道的,并不是说非要证什么果再去修菩萨道,这是点出一个主题,然后下边儿就讲了:


'''一、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
'''一、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
第37行: 第58行:
   '''1、引起发心的因缘,种种不同:有的是'''
   '''1、引起发心的因缘,种种不同:有的是'''


 【(1)亲见如来(及菩萨)的'''色身相好'''而发心的
 【(1)亲见如来(及菩萨)的'''色身相好'''而发心的


  有的亲见如来或者是菩萨的色身相好而发心的,其实 这个我们原先也学到,《楞严经》讲到 阿难, 阿难看到佛陀的种种相好,感觉到非常殊胜,非常的羡慕 然后发心,《楞严经》是这样讲的。
 这个我们原先也学到,《楞严经》讲到阿难看到佛陀的种种相好,感觉到非常殊胜,非常的羡慕 然后发心 学佛 ,《楞严经》是这样讲的。


 【(2)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
 【(2)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


  再者,就是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 佛陀的神通威力 非常非常殊胜庄严,因为在经典中,他能够降 很多很多的外道 ,降服很多很多的 天神,包括大梵天,都非常佩服佛陀的神通力 当然了,作为一般人来说,更感觉到佛陀的神通威力广大,然后发心去向佛的。
 佛陀的神通威力非常非常殊胜庄严,因为在经典中 常讲 ,他能够降 很多很多的外道 天神,包括大梵天,都非常佩服佛陀的神通力 当然了,作为一般人来说,更感觉到佛陀的神通威力广大,然后发心去向佛的。


 这二个,可能是对佛陀的某种好感,就是那种羡慕,崇仰崇敬的类型,就是通过这种好感来发心的,等于说凭这种虔诚的信仰来发心的。
 这二个,可能是对佛陀的某种好感,就是那种羡慕,崇仰崇敬的类型,就是通过这种好感来发心的,等于说凭这种虔诚的信仰来发心的。


 【(3)见如来'''法会的庄严''',听如来的'''圆 教化'''而发心的。】 
 【(3)见如来'''法会的庄严''',听如来的'''圆 音13  教化'''而发心的。】 
 
在《杂阿含经》上有说,佛陀说法都是非常庄严清净的,然后佛陀的声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不但说有招感力,也有那种亲和力。下边注解:
 
圆音也可以说佛陀的圆满的音声,还有一种解释,圆音就含摄了圆满,一音就包括了种种世间的音声。「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它有这个含义,这样能够羡慕如来的庄严,和清净的法音来发心修学的,他就有一定的智慧,就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毕竟能够听闻了教义。
 
 
【13】《大乘起信论讲记》(p.41~42):「圆音,即一音。一音(一音教),是说他的平等;圆音,是说他的圆满。佛的圆满音声,称性流出,众生根行虽不等,但都能有所了解。这即是说,佛称心而说法,众生称机而得益。佛的圆音,古人有二解:
 
一、鸠摩罗什说:佛的一音即平等音,并无差别。佛的音声,虽平等无差别,然因众生的根行有大小利钝,烦恼有轻重厚薄的不同,所以于众生的心解中,现起不一样的教相;但都能适合其宜而得正解。
 
二、菩提流支说:佛的音声,具足一切音声;虽具足一切音声,但音声还是一味平等的。因佛的一音是圆满而包含一切音声的,所以众生随各自所需要的什么,即闻到什么,了解什么。」


因为佛陀说法,在《杂阿含经》上也有,佛陀说法都是非常庄严清净的,然后佛陀的声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不但说有招感力,也有那种亲和力。下边儿注解:


圆音也可以说佛陀的圆满的音声,还有一种解释,圆音就含摄了圆满,一音就包括了种种世间的音声;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它有这个含义,这样能够羡慕如来的庄严,和清净的法音来发心修学的,他就有一定的智慧,就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毕竟能够听闻了教义。


 【(4)生在佛后,听见'''佛弟子的教化''',或'''诵读佛经'''的深义而发心的。】
 【(4)生在佛后,听见'''佛弟子的教化''',或'''诵读佛经'''的深义而发心的。】


  生在佛后,能够听闻佛弟子的教导、教化, 这个属于一般所说的 我们闻法是从佛闻,佛弟子闻,或者从经典闻,那么从经典闻的人,根性可能就更利一些,等于说不通过善知识,通过自己自来读诵佛经,然后能够从中解义,解经文的深意,这样发起心来,可能力量就更强一些。
 这个属于一般所说的 我们闻法是从佛闻,佛弟子闻,或者从经典闻,那么从经典闻的人,根性可能就更利一些,等于说不通过善知识,通过自己自来读诵佛经,然后能够从中解义,解经文的深意,这样发起心来,可能力量就更强一些。


 所以,前二个发心,还是倾向于 信仰型的, 信仰型的,就是凭这种好感,很虔诚的 真诚的信仰,这样就是缺乏理性的根基 ,所以 ,他可能是不太那么稳定,因为情感是靠不住的,时间长了,可能好感就会消失,然后就会退失,因为这都是注重在外
 所以,前二个发心,还是倾向于信仰型的,就是凭这种好感,很虔诚的真诚的信仰,这样就是缺乏理性的根基,他可能是不太那么稳定,因为情感是靠不住的,时间长了,可能好感就会消失,然后就会退失,因为这都是注重在外 相上


 那么从因信而易解的,就不但说侧重在外 的相好庄严,声音的美妙,他就进一步去理解法义,他就能通过外 而能够深入到内心理智的层面,这样他就更能够坚定 因为有智慧,有理智的根基,他可能就更坚定一些,但是 有了信 有了智,其实还是不足。下面就是进一步 谈。
 那么从因信而易解的,就不但说侧重在外 的相好庄严,声音的美妙,他就进一步去理解法义,他就能通过外而能够深入到内心理智的层面,这样他就更能够坚定 因为有智慧,有理智的根基,他 的信仰 可能就更坚定一些,但是 有了信 有了智,其实还是不足。下面就是进一步谈。


 【'''2、或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而发心的。发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
 【'''2、或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而发心的。发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


  自动,当然了, 从前面来说,无论是仰慕尊崇,他都是有自动的 也有被劝,被劝是通过同参道友,或者是团体的影响力,使他逐渐逐渐的生起这种愿求 ,当然 ,他也能够去走菩萨道,这就是环境的力量,也能够使他去发菩提心,去希求。其实上边缺什么呢?一个是有信愿,一个是也有听闻佛法的解法的智慧,就是有这种闻思的慧。在声闻法里 来说,当然了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在大乘法里,就显得不足,为什么?因为缺乏这个慈悲。这就讲到重点
 从前面来说,无论是仰慕尊崇,他都是有自动的也有被劝,被劝是通过同参道友,或者是团体的影响力,使他逐渐逐渐的生起这种愿求,他也能够去走菩萨道,这就是环境的力量,也能够使他去发菩提心,去希求。其实上边缺什么呢?一个是有信愿,一个是也有听闻佛法的解法的智慧,就是有这种闻思的慧。在声闻法里来说,当然了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在大乘法里,就显得不足,为什么?因为缺乏这个慈悲。这就讲到重点


  '''二、着重于悲愿而发心'''【14】
  '''二、着重于悲愿而发心'''【14】
第69行: 第99行:
 【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愿求,当然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容。】
 【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愿求,当然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容。】


  这个在 前边,无论是佛的相好,佛的音声,以及经过佛弟子教化,都是能引起发自内心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所以这个崇高深妙,就包含了前面的内容,这里就点出一个重点
 前边 ,无论是佛的相好,佛的音声,以及经过佛弟子教化,都是能引起发自内心 信仰 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所以这个崇高深妙,就包含了前面的内容,这里就点出一个重点


 【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愿''',那不是不圆满的,就是'''容易退堕'''的。】
 【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愿''',那不是不圆满的,就是'''容易退堕'''的。】


  因为 缺少悲愿,就容易退堕,为什么呢?因为信和智是通于声闻法,通于二乘的。声闻乘和大乘不共之处就是大悲,就是悲愿,所以说如果没有悲愿的,肯定不圆满,就会落入二乘,自己得解脱, 当然 来说是不圆满,因为大乘是以佛为目标,而且菩萨道容易退堕。
 缺少悲愿,就容易退堕,为什么呢?因为信和智是通于声闻法,通于二乘的。声闻乘和大乘不共之处就是大悲,就是悲愿,所以说如果没有悲愿的,肯定不圆满,就会落入二乘, 只求 自己得解脱, 大乘 来说是不圆满,因为大乘是以佛为目标,而且菩萨道容易退堕
 
【14】(1)《佛说如来智印经》(大正15,470b22-c4):"有七法发菩提心。何等为七?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者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者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五者布施时自发菩提心。六者见他发意随学发心。七者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弥勒!如是七因缘发菩提心,
 
(A)如佛菩萨发菩提心,
 
(B)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
 
(C)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道。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
 
(2)《十住毗婆沙论》卷3〈发菩提心品〉:「众生初发菩提心,或以三因缘,或以四因缘,如是和合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问曰:何等为七?答曰:
 
一者诸如来令发菩提心,
 
二见法欲坏,守护故发心
 
三于众生中,大悲而发心,
 
四或有菩萨,教发菩提心
 
五见菩萨行  亦随而发心  
 
或因布施已  而发菩提心
 
或见佛身相  欢喜而发心  
 
以是七因缘  而发菩提心」 (大正26,35a);
 
  (3)《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2:「发菩提心有七种因,何等为七?一者诸佛教化发菩提心;二者见法欲灭发菩提心;三者于诸众生起大慈悲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化发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发菩提心;六者学他发菩提心;七者闻说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发菩提心


  【经上说:『 菩萨 但从 悲生』【15】;】
  弥勒!诸佛教化发菩提心、见法欲灭发菩提心、于诸众生起大慈悲发菩提心,此三发心能护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余四发心,非真 菩萨 ,不能护持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正26,240b15-b26)。


所以经上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因为菩萨的大悲,不像我们一般说的,一个人很有慈悲心,好像人人都有,确实是人人都有这种同情心,仁慈之心。但是,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其实这个慈悲也是不容易走到底,因为这个慈悲,我们前边在《佛法概论》也学到;一般的声闻缘苦,厌离这个世间。但是菩萨依苦成观,生起大悲心,不但能够观自己的身心之苦,更同情众生,都是在生死苦之中而颠倒无知,所以菩萨深感同受,以他人苦当作自己的苦,所以就生起大悲,希望众生都能够脱离苦,所以;他一定有观苦的慧,才有这种大悲,因为观苦不仅仅是观自身,同甘苦,观一切众生,他才生起大悲心。


 【 所以发菩提心,也是 :『 发心为利他,欲(求)正等 【16 。''' '''
 【 经上说 :『菩 萨但从大悲生 【15


 因为菩萨发心一个是利他,一个是求得佛陀的正觉 所以说菩萨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两方面的。利他是培养种种福德智慧资粮,然后才能完成究竟圆满的佛道,要究竟圆满成佛,必须在利他之中来成就自己。
所以经上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因为菩萨的大悲,不像我们一般说的,一个人很有慈悲心,好像人人都有,确实是人人都有这种同情心,仁慈之心。但是,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其实这个慈悲也是不容易走到底的,因为这个慈悲,我们前边在《佛法概论》也学到,一般的声闻缘苦,厌离这个世间,但是菩萨依苦成观,生起大悲心,不但能够观自己的身心之苦,更同情众生都是在生死苦之中而颠倒无知,所以菩萨深感同受,以他人苦当作自己的苦,所以就生起大悲,希望众生都能够脱离苦。所以,他一定有观苦的慧,才有这种大悲,因为观苦不仅仅是观自身,更观一切众生,他才生起大悲心。
 
【15】 (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正10,846a13-22)
 
(2)《十二门论疏》卷 1:「又华严云:金刚但从金性出不从余宝生,菩提心唯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大正42,179a7-9)
 
(3)《大智度论》卷20:「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T25,211b21~24)
 
 
 
【所以发菩提心,也是:『发心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
 
 因为菩萨发心一个是利他,一个是求得佛陀的正觉 所以说菩萨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两方面的。利他是培养种种福德智慧资粮,然后才能完成究竟圆满的佛道,要究竟圆满成佛,必须在利他之中来成就自己。


 【这样,前面所说的,不'''太着重悲愿的发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发心了。】'''
 【这样,前面所说的,不'''太着重悲愿的发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发心了。】'''


 前面因为 也有信, 有这种虔诚的、纯净的信心,仰慕的,崇尚的这种信,也有能够听闻教化,能够自己深解法义,也有对法的闻思,或者叫胜解。但是他若没有大悲,就容易退失。
 前面 所说的 因为 有这种虔诚的、纯净的信心,仰慕的,崇尚的这种信,也有能够听闻教化,能够自己深解法义,也有对法的闻思,或者叫胜解。但是他若没有大悲,就容易退失 信心


'''着重于悲愿而发心,'''略有二类:


 这个就是偈诵 不忍生教衰、和不忍众生苦这二类。
'''【着重于悲愿而发心,'''略有二类:】
 
 这个就是偈诵 ,「 不忍生教衰、和不忍众生苦 这二类。


'''1、不忍圣教衰──护法'''
'''1、不忍圣教衰──护法'''


  不忍圣教(就是佛法)的衰微,着重于护法而发心: 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
 不忍圣教(就是佛法)的衰微,着重于护法而发心:


  首先是不忍圣教衰;菩萨有护法的精神,菩萨 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菩萨 当然对 三宝 种种 的殊胜功德, 三宝的功效就是 救人救世, 能够 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这就是三宝的殊胜功德。
  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
 
首先是不忍圣教衰,菩萨有护法的精神, 菩萨 知道 三宝的殊胜功德, 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这就是三宝的殊胜功德。


 【可是生在像末(像法、末法时期),佛法衰落不堪,】
 【可是生在像末(像法、末法时期),佛法衰落不堪,】


  可是生在像法和末法时期, 这个像末就是像法和末法时期,佛法衰落不堪,特别在末法,末法就是正法不是那么明显,这个相似法非常的兴盛 正法就容易衰落不堪。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时代一样,这也是与末法众生有关,都是追求物质享受 对人生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一味的去追求世间五欲之乐,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人人都有一种贪欲之心。
 这个像末就是像法和末法时期,佛法衰落不堪,特别在末法,末法就是正法不是那么明显,这个 时候 相似 法非常的兴盛 正法就容易衰落不堪。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时代一样,这也是与末法众生有关,都是追求物质享受 对人生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一味的去追求世间五欲之乐,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人人都有一种贪欲之心。
 
 
 
 


 【为教内教外的邪恶所娆乱,不能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
 【为教内教外的邪恶所娆乱,不能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


 因为教内和教外 教内也有不务正业,贪腐的,也有教外的这种抹黑。所以就很难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世间对佛法的误解,其实不怨世间人,大多数都怨我们本身,所行所做没有起到正确的效果,没有起到正确的影响,所以才会导致正法的衰落,不那么的彰显,反而这些相似之法,方便之法大行其道。所以菩萨
 因为教内和教外 教内也有不务正业,贪腐的,也有教外的这种抹黑。所以就很难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世间对佛法的误解,其实不怨世间人,大多数都怨我们本身,所行所做没有起到正确的效果,没有起到正确的影响,所以才会导致正法的衰落,不那么的彰显,反而这些相似之法,方便之法大行其道。所以菩萨


 【 知道这唯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复兴佛教,利乐众生的唯一办法。】
 【 知道这唯有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复兴佛教,利乐众生的唯一办法。】


 因为菩萨只有发心,能够一方面上求佛的大菩提 一方面去随缘对一切众生进行施化,进行救济。这样才能够复兴佛教,等于说把佛教的这种教育,这种大行,能够真正的体现在世间 真正影响到世间,这样使大多数人,能够看到佛法纯正的一面,才能够让大众来修学。
 因为菩萨只有发心,能够一方面上求佛的大菩提 一方面去随缘对一切众生进行施化,进行救济。这样才能够复兴佛教,等于说把佛教的这种教育,这种大行,能够真正的体现在世间 真正影响到世间,这样使大多数人,能够看到佛法纯正的一面,才能够让大众来修学。


 【这样,就以不忍圣教的衰微为缘,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大菩提愿。】
 【这样,就以不忍圣教的衰微为缘,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大菩提愿。】


 依大悲心而发起大悲愿,这个很重要,比方说像前边一样,都是缘佛的相好庄严 音声的清净 或者是能够自己解读法义,自己用功修行 但是大悲心不足,就不能完成佛道。如果说他能够完成自利,那也是好的。但是现在就是能够完成自利的都不多,何况利他了!所以就更难。这个大悲心在直入佛道这个立场来说,就非常重要了,所以依大悲才能发起菩提愿。所以我们听闻佛法,还要培养大悲,然后才能逐渐逐渐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力量,因为菩提愿发心,这种力量就是大悲的力量。这样才能够不舍众生,大悲就不舍众生,然后就会有这种坚定的意志力,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艰难险阻,然后完成一个志愿,完成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如果说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个远大的目标很难走下去。所以不仅仅说要有智慧,有解法的智慧,解法的智慧可以通向声闻,但通向佛道非要有大悲来滋润这个法水不可,这是大悲。
 依大悲心而发起大悲愿,这个很重要,比方说像前边一样,都是缘佛的相好庄严 音声的清净 或者是能够自己解读法义,自己用功修行 但是大悲心不足,就不能完成佛道。如果说他能够完成自利,那也是好的。但是现在就是能够完成自利的都不多,何况利他了!所以就更难。这个大悲心在直入佛道这个立场来说,就非常重要了,所以依大悲才能发起菩提愿。所以我们听闻佛法,还要培养大悲,然后才能逐渐逐渐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力量,因为菩提愿发心,这种力量就是大悲的力量。这样才能够不舍众生,大悲就不舍众生,然后就会有这种坚定的意志力,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艰难险阻,然后完成一个志愿,完成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如果说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个远大的目标很难走下去。所以不仅仅说要有智慧,有解法的智慧,解法的智慧可以通向声闻,但通向佛道非要有大悲来滋润这个法水不可,这是大悲。


 菩萨为了护法,为了使正法久住,为了使佛法在世间更彰显,更明显。也确实是难,因为修学佛法不是个人的问题,其实导师在佛教史也讲 无论是经中还是论中,导师说 : 印度传来的这种菩萨风格,都是一种伟大个人的一种倾向,因为在印度历史的文化背景之中,他们就比较崇尚伟大的个人。但是,如果从缘起的角度来说 ,真正的想用佛法来净化世间,使更多人能够得益,需要有个团队,需要有个群体,就像导师讲声闻的僧团,当然了 从声闻来说他的集团就是僧团,有一种力量。但是菩萨为啥到后来一个倾向于在家,一个倾向于个人的伟大,就忽略了这种团体、集体,所以就不容易成功,使佛法也不容易彰显。他说跟这个有关系,所以龙树菩萨曾经想组建菩萨僧团,但是也没有成功。从现实来说吧,确实是不容易,菩萨团队的成立不容易。所以菩萨在经典中都是独来独往,都是那种伟大的个人。
 菩萨为了护法,为了使正法久住,为了使佛法在世间更彰显,更明显。也确实是难,因为修学佛法不是个人的问题,其实导师在佛教史也讲 无论是经中还是论中,导师说 : 印度传来的这种菩萨风格,都是一种伟大个人的一种倾向,因为在印度历史的文化背景之中,他们就比较崇尚伟大的个人。但是,如果从缘起的角度来说 ,真正的想用佛法来净化世间,使更多人能够得益,需要有个团队,需要有个群体,就像导师讲声闻的僧团,当然了 从声闻来说他的集团就是僧团,有一种力量。但是菩萨为啥到后来一个倾向于在家,一个倾向于个人的伟大,就忽略了这种团体、集体,所以就不容易成功,使佛法也不容易彰显。他说跟这个有关系,所以龙树菩萨曾经想组建菩萨僧团,但是也没有成功。从现实来说吧,确实是不容易,菩萨团队的成立不容易。所以菩萨在经典中都是独来独往,都是那种伟大的个人。


'''2、不忍众生苦──利生'''
'''2、不忍众生苦──利生'''
第129行: 第205行:
 【这样,以不忍众生的苦恼为因缘,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
 【这样,以不忍众生的苦恼为因缘,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


 所以从从个人来说 菩萨道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当然不容易帮助更多的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除非能够有种种的福德因缘,能够在世间的影响力够大,你的能力够大,可能影响的人就更多一些,如果说人的各种因缘条件不具足,影响力是有限的。特别我们这个时代,人口众多,世界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地球村了,信息非常的发达,我们现在有什么力量能影响更多的人,能够信仰这种业果,能够了解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你说有轮回之苦,肯定对一般人来说,认为你是一个笑谈,认为你在那瞎说,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不一样,现在是经济物质非常发达的时代,众生追求享受还来不及,哪有想脱离生死之苦的这种观念呢?就很难。
 所以从从个人来说 菩萨道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当然不容易帮助更多的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除非能够有种种的福德因缘,能够在世间的影响力够大,你的能力够大,可能影响的人就更多一些,如果说人的各种因缘条件不具足,影响力是有限的。特别我们这个时代,人口众多,世界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地球村了,信息非常的发达,我们现在有什么力量能影响更多的人,能够信仰这种业果,能够了解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你说有轮回之苦,肯定对一般人来说,认为你是一个笑谈,认为你在那瞎说,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不一样,现在是经济物质非常发达的时代,众生追求享受还来不及,哪有想脱离生死之苦的这种观念呢?就很难。


 所以菩萨生起这种大悲心,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大悲心说起来很容易。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同情心,看到别人受苦受难,自己于心不忍生起大悲心,完成究竟的佛道,确实也不容易。所以一般的经论中,原先听过 「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这就是说 菩萨发心的时候可能很多,但是用三个譬喻 一个是鱼子,鱼产的子很多,但是能够真正活的不多。你像这个庵树花,就是那个芒果树,芒果开花的时候,非常非常的多,可是结果的时候就非常少,所以因时多,就是菩萨发心因时多,也就是产鱼子,还有芒果树开花,但是成就的时候就非常少了,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这种大悲心不容易充足,菩萨的大悲,主要是缘苦众生,菩萨如果不缘苦众生,只是自己一心想成佛,这样也容易退,因为什么呢?悲心不足,只想自己能成就高高无上的伟大佛陀,受人崇仰,受人尊敬,但是没有关怀众生的这种悲愿,也很难成就,因为佛陀佛心是大悲,「佛心者为大悲是」是导师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大悲,就很难完成佛道,虽然我们一般都听习惯了 我要成佛,我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要即身成佛,很少去谈行菩萨道的这个事情,这就是在传统上来说,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吧,大家认为我成佛就可以了,不用经历菩萨道,因为什么?我一切的功德都具足,都圆满,其实是不符合正常道的,只是这种易行道、方便道是可以的。
 所以菩萨生起这种大悲心,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大悲心说起来很容易。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同情心,看到别人受苦受难,自己于心不忍生起大悲心,完成究竟的佛道,确实也不容易。所以一般的经论中,原先听过 「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这就是说 菩萨发心的时候可能很多,但是用三个譬喻 一个是鱼子,鱼产的子很多,但是能够真正活的不多。你像这个庵树花,就是那个芒果树,芒果开花的时候,非常非常的多,可是结果的时候就非常少,所以因时多,就是菩萨发心因时多,也就是产鱼子,还有芒果树开花,但是成就的时候就非常少了,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这种大悲心不容易充足,菩萨的大悲,主要是缘苦众生,菩萨如果不缘苦众生,只是自己一心想成佛,这样也容易退,因为什么呢?悲心不足,只想自己能成就高高无上的伟大佛陀,受人崇仰,受人尊敬,但是没有关怀众生的这种悲愿,也很难成就,因为佛陀佛心是大悲,「佛心者为大悲是」是导师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大悲,就很难完成佛道,虽然我们一般都听习惯了 我要成佛,我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要即身成佛,很少去谈行菩萨道的这个事情,这就是在传统上来说,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吧,大家认为我成佛就可以了,不用经历菩萨道,因为什么?我一切的功德都具足,都圆满,其实是不符合正常道的,只是这种易行道、方便道是可以的。


 【这二类发心,是出于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的,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真能这样的依悲愿而发心,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17】】
 【这二类发心,是出于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的,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真能这样的依悲愿而发心,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17】】


 这里面都谈到深刻的智慧和悲愿,这两就是 智与悲一定是相辅相成,如果只有智慧,智慧很聪利,悲愿不足,其实就容易落入二乘,落入声闻乘,因为他悲心不足,但如果慈悲很强,但是缺乏佛法的深刻的解慧,深刻的空慧,那这个悲愿,也会落入这种败坏菩萨。所以二类一定是相依相成,有了这二点,又能够产生这种自发的一种意志力,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因为智慧能够普缘一切,悲愿能够同情一切,同情众生。所以经中说「悲能拔苦,慈能与乐」悲就想把众生在苦海之中救拔出来,然后让他真正得到解脱的安乐。
 这里面都谈到深刻的智慧和悲愿,这两就是 智与悲一定是相辅相成,如果只有智慧,智慧很聪利,悲愿不足,其实就容易落入二乘,落入声闻乘,因为他悲心不足,但如果慈悲很强,但是缺乏佛法的深刻的解慧,深刻的空慧,那这个悲愿,也会落入这种败坏菩萨。所以二类一定是相依相成,有了这二点,又能够产生这种自发的一种意志力,所以是坚强有力,容易成就。因为智慧能够普缘一切,悲愿能够同情一切,同情众生。所以经中说「悲能拔苦,慈能与乐」悲就想把众生在苦海之中救拔出来,然后让他真正得到解脱的安乐。


 他有这种悲情悲愿,就能够坚定地克服种种的困难,能够坚定的经过长时间去完成佛道,这样他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就是从人直接来发菩提心,这个在《成佛之道》 一个是皈依三宝,一个是闻思佛法,听闻佛法,再者就是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到大乘不共法。所以从凡夫地,就是从五乘共法章开始,为啥叫五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人、天、都要共同学的法,所以叫五乘所共,五乘共当然看你发心,你发的是增上心,那是人天功德,你发的是出离心,那就是二乘法,发的是菩提心,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第一个偈诵的时候 菩萨能够统摄一切的功德,趣入佛道,这样就是含容大,能够含容世出世法一切的功德,所以后边儿还有「世出世功德,唯有菩萨有」。所以我们在凡夫地就可以发一个大乘心,但是我们现在还要培养这种悲心,慈悲,才能生起这种菩提愿,就更坚强,更坚定。
 他有这种悲情悲愿,就能够坚定地克服种种的困难,能够坚定的经过长时间去完成佛道,这样他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就是从人直接来发菩提心,这个在《成佛之道》 一个是皈依三宝,一个是闻思佛法,听闻佛法,再者就是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到大乘不共法。所以从凡夫地,就是从五乘共法章开始,为啥叫五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人、天、都要共同学的法,所以叫五乘所共,五乘共当然看你发心,你发的是增上心,那是人天功德,你发的是出离心,那就是二乘法,发的是菩提心,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第一个偈诵的时候 菩萨能够统摄一切的功德,趣入佛道,这样就是含容大,能够含容世出世法一切的功德,所以后边儿还有「世出世功德,唯有菩萨有」。所以我们在凡夫地就可以发一个大乘心,但是我们现在还要培养这种悲心,慈悲,才能生起这种菩提愿,就更坚强,更坚定。


 发心其实在这里当然是讲了这二方面 一个是缘苦众生,一个是不忍圣教衰,这是一个总的纲领,其实在《学佛三要》里,谈到菩提心的培养,怎么样能够把菩提心培养起来,包含了更详细的内容。
 发心其实在这里当然是讲了这二方面 一个是缘苦众生,一个是不忍圣教衰,这是一个总的纲领,其实在《学佛三要》里,谈到菩提心的培养,怎么样能够把菩提心培养起来,包含了更详细的内容。


 【 我们这个时代,佛法是这样的衰落,人生是这样的苦恼,真正发菩提心的,应该是时候了!】
 【 我们这个时代,佛法是这样的衰落,人生是这样的苦恼,真正发菩提心的,应该是时候了!】
editor、​limited
3,6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