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3

出自思辨与信仰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8

(2024-7-26)

我們繼續學習成佛之道,今天已經進入了成佛之道,六度里忍波羅蜜的課程,前邊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我們已經學完了,布施是以利他為主,持戒是以護生為上。上節課學了【受持淨戒者,如護於浮囊 ,不輕於毀犯,持犯俱不着。】受持淨戒就像扶護我們的橡膠船,因為戒能夠保證我們不墮惡道,像個橡膠船一樣,不會沉在水底。

毀戒的原因;一個是環境的誘惑力太強,外界的誘惑力往往是我們破戒的主要原因。再者就是我們內心的煩惱衝動性也比較強,內境與外境因緣和合,我們就會破戒。最關鍵的是;我們淨戒的力量太弱,持戒的力量太弱。

怎麼樣能夠增強我們持戒的力量呢?要於微小的過失見大怖畏。微小的過失是導致大失敗的原因。怎麼能夠在小小的過失之中,提高我們的警覺性,使我們警覺它的危害性,即便犯了也能夠及時的懺悔,讓我們的戒能夠及時的恢復清淨。

菩薩沒有登地之前,都是生生世世在人間修行的,在人間利他,累積善法功德,從受持淨戒輕護等持;微小戒,和極重戒他都比較重視,不會忽略小小戒,不去注意。菩薩持淨戒也是不離三心,最後達到無相戒「持犯俱不着」因為菩薩往往都是對他人犯戒,或者持戒,由於他能夠深觀法義,能知道一切法無常無我,都是因緣合和,沒有一個持戒者;沒有一個犯戒者;也沒有一個戒可持。當然這是修到三輪體空,才能達得到。我們現在這個階位,還是注重在怎麼能增長淨戒的力量。

戒學完了,開始學忍,其實忍跟戒是相關的。大要的講,戒是克己,忍是恕他,寬恕別人。

戊三、忍度

 己一、攝生為本

攝護於眾生,菩薩修忍度。

 己二、三類忍義

耐怨安受苦,及諦察法忍。

這是忍的種類,三類的忍義;第一個偈誦;攝護眾生為本,怎樣來攝護,下邊就介紹:

一、為「攝化」「護念」於眾生而修忍度

攝護就是;攝化和護念眾生修忍度。

  【 再說忍度。菩薩行是為了成佛。成佛一定要「攝」化眾生,「護」念「眾生」;】

菩薩為了成佛,一定要攝化眾生,護念眾生。

1、成佛一定要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

成佛一定要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因為你要攝受眾生,要給予布施,給予他利益,來攝取他的信任,進一步引導教化。

【護念眾生的「淨戒」,才能利益眾生而後成佛。】

前邊兒持戒,是護生為本。護念眾生的淨戒,去除一切損害眾生的意願,這樣利益眾生而後成佛。這是指前面的布施和持戒。

下邊講到忍,什麼原因要修忍?

2、但眾生是愚昧的,可能會給予布施而不知感恩,或反而相仇害的;護念眾生而持戒,眾生卻偏要來嬈害的。】

這是二種情況;有的是布施他不知道感恩,有的是護念眾生,為了不傷害眾生,而堅韌持淨戒。可是你不傷害他,有的眾生卻來傷害你,來欺凌你。

【如不能堅忍,施與戒的功德,都是會因而破壞的。】

這就需要修忍來成就前面的功德,否則(不忍)前面的善法功德可能就要毀於一旦。下邊就接着說:

3、世間尚且要『相忍為國』【1】,『小不忍則亂大謀』【2】,何況在無量生死中度眾生而成佛的大事,那有不修忍而能成就呢!】

作為國際間,為了國家的和平安定,有些事兒也要忍一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小小的事情能忍則忍,何況在度眾生成佛的大事上,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很多不如意的遭遇,不修忍怎麼能夠成就佛道呢?一切法得成於忍,是《金剛經》的一句話。

【所以菩薩非修忍度不可,而忍成為菩薩的大行之一了!】

這是講到菩薩為什麼要修忍度,世間也要修忍,何況佛法里。

二、忍的意義

【1、忍是忍耐】

要有一定的忍耐性。

【2、忍辱不過是忍的最重要的一項】

因為忍可能有很多種類,不過它是忍中最重要的一項。

從忍(kSAnti)之字義看:【3】】

(1)堪忍、忍辱:屬意志。】

忍從字義看;有堪忍、忍辱,屬於意志上的,堅定的意志力!

堪忍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能夠忍得下,這屬於意志方面的。

(2)忍可、認可:屬知解。】

忍可是屬於知解的,知解就和知見、智慧相應的。

忍在下邊《空之探究》裏講到:

【【】《空之探究》:「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盤,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 Y 38p153 ))】

菩薩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盤,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觀空而不證,最深徹的,名為無聲法忍,無生法忍就是八地菩薩,他證的果位,有的判攝屬於阿羅漢的階位,但他也不證入實際。有的是初地的階位。《阿毘達摩》中,《阿毘達摩》是小乘的論典,像《俱舍論》裏邊講到;忍是無間道,八智八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這個知包含了知一切法,包含了知一切事項,和究竟的空義。

下邊有個註解,導師在《般若經講記》裏都講到:

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

三、忍的特性

1、忍是意志堅定,經得起打擊,受得了磨難,不問怎樣艱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來的影響,而改變宗旨,或者引生罪過。】

他有一種抵抗外在的能力,我們前邊學戒的時候,能夠增強我們淨戒的力量,他也不會受外境的誘惑,也不會受自身煩惱衝動的造作,也不會改變宗旨而造業,造業就引生了罪過。但這塊是從忍,忍是別人來欺凌你時,你就要去忍。受了很多磨難,經得起很多打擊,無論經過怎樣的艱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來的影響。

下邊舉個例子;舍利佛這個典故:

2、從前,舍利弗六十劫修菩薩行,有人來乞求眼睛。舍利弗對他說,這並無用處,他卻一定要乞化。等到給了他,他又嫌他腥臊,丟在地上,很不滿意的走了。舍利弗覺得眾生難度,因此退了大心,這就是不能忍而失敗的一例。【4】】

舍利弗經過六十劫的菩薩行,有人來祈求眼睛的故事,舍利佛對他說;眼睛也沒有什麼寶藏,挖下來並沒什麼用處。從現在來說,要冷凍上,有那種設備。什麼設備都沒有,挖出來也沒用。這個人卻非要乞化。可是等把眼睛挖出來給他,他又嫌他腥臊,丟在地上,很不滿意的走了。舍利弗覺得眾生難度,因此退了大心,這就是不能忍而失敗的一例。

四、忍的種類 【5】

1、耐怨害忍,

這是來自於人與人事之間的忍。

  【 如有怨仇來損害,或是刀杖傷害(身業),或是挾怨誣害(沒有的事說成有,誣陷),或是惡意誹毀。這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菩薩應修安忍:憐憫對方,覺得他為煩惱所驅迫,為惡勢力所轉動;忍受怨敵的傷害而不生瞋忿,不加報復。】

如有冤讎來損害,或者是刀杖傷害,拿着刀仗屬於身業,或者是挾怨誣害,就是抱着積怨來誣害你,這屬於意業。沒有的事說成有,誣陷。或是惡意的誹毀,就是口業。這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菩薩應修安忍:憐憫對方,覺得他為煩惱所驅迫,為惡勢力所轉動,忍受怨敵的傷害而不生瞋恚,不加報復。菩薩當然要觀察眾生,眾生都是不修行,自己造作了也不知道,都是被自己的煩惱所驅使。因為人內心的煩惱衝動起來,他也不跟你講道理了,大多數人都是,一衝動發泄完,然後他的心裏就泄了憤。

這種煩惱的衝動,並不是他能夠做了主的,是他煩惱所驅使。為惡勢力所轉動,惡勢力的這種煩惱;一個是會引發身業來加害;再一個會引發意業來誣陷;還有口業來誹謗;這都是惡法的勢力。也就是被惡業所牽引,所驅使。菩薩深感眾生都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系;無明造業他也不得自由,菩薩就會忍受這些眾生無明的傷害,不生嗔恚,不加報復。

當然,菩薩要達到一定程度,我們一般人可能沒有修到那個程度的時候,難免心裏還會發起火來,生起瞋心來,你說正不正常呢?其實從修行的過程來說,也是正常。

【【】宋代林逋:《省心錄》:】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

從儒家思想來說,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我們一般人總是愛責備人,所以你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你的過患就會少。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

我們一般都對自己特別的寬恕,對別人非常的刻薄,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對自己非常的任性,就是寬己,任由自己,對自己特別的自由放縱,對別人就比較苛刻。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一般儒家講:修行者都是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論語》"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論語中也說:"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儒家也講君子之道,君子之風,君子往往都是責自己的過失。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儒家修身之道也有忍,寬恕的意思(人如果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很少有怨恨了)這是是對人事上的。

2、安受苦忍

     【 苦是各式各樣的,從外界的無情物來的,有從外界的有情來的 】

(1)外界

  一個是自然界的,再者就是動物。

【 無情物:風、雨、寒、熱等。】

  像天太熱,天太涼,暑濕,你都得去忍受這些風寒暑濕的苦。

 【  有情物:蛇、蠍、蚊、虱等。】

就是一些動物之類,昆蟲之類的。在過去可能建設不發達,都是那種農村土路、茅草之房,難免有動物,或者那種蛇、蠍、非常的多,當然從菩薩來說,要忍受這些苦。

在前邊持戒的無畏施里也有 ;風寒、風雨、自然災害,能夠給眾生造成威脅的時候,菩薩也要去做種種的救護,這叫無畏施。這些蛇蠍、動物的侵害危險,菩薩也應該去救護它。這裏是菩薩自身,要忍受這些。對於眾生來說,他要去做一些無畏施,幫助眾生解除種種的危險逼迫。

(2)自身

 【 有從自身發生的,就是出家,乞食,游化,修行,也都是會引生苦痛的。這都要磨練心志,安心忍受;不能忍,那不是引起煩惱罪惡,就是障礙自己的修行。】

出家修行也不是說一片淨土,接觸人事,過去是乞食,現在沒有乞食行為了,現在出家在寺院和大眾共處,用功修行,都會遇到這些苦,當然這是自身的。

修行你要用功,要精進,得吃點兒苦,不能懈怠。這都要磨練心志,安心忍受;不能忍,那不是引起煩惱罪惡,就是障礙自己的修行。如果對自身的事不能忍,也會引煩惱造作罪惡。

不用說出家,在家修行其實也是一樣,面對種種環境上的艱難,環境上的不一致,人家看你像是另類,因為世間大多數人都不修行,都不是修行的群體,你要是太認真了,可能看你挺另類的。你要是不認真,就容易和他們同流合污,所以也要修忍;忍得住寂寞,忍的住譏嫌,要不然也會引起煩惱罪惡,這樣就障礙自己的修行了。

3、諦察法忍

   諦是真實,如實的去觀察,真實的去觀察這些法,而且能夠深深的認知它,確定它。

【法是佛法,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

這是能夠達到那種微細的破除煩惱,破除我見,而悟入了佛法。

【忍是安心入理的意思。如浮光掠影,不能安心深入,就不能獲得深廣的法益了!】

這個忍屬於聖位的忍了,安心入理就是在那種法的觀慧之中,與定心相應的心非常的安靜、寂靜,就和法的正見相應,就能夠知法入法。如浮光掠影,不能安心深入,就不能獲得深廣的法益了!浮光掠影當然是我們心在沒有專注,沒有得定的時候,我們心肯定都是浮光掠影的,就沒辦法安心深入。


己三、別明忍辱

瞋他有何益?自他增憂苦

  瞋火燒善根,忍則五德具。

【受到名譽,財產,事業,身體的損害,是一般人所最難忍的,所以特再為開示。受人損害時,會引起瞋忿的反應,取敵視、反抗、報復的行動,這確是凡夫的本性。】

這是前邊耐怨安受苦,還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忍,不過這裏又進一步的講到忍辱的意義。

【但在人類德性的進展中,尤其是通達甚深法義,忍就被發現而尊重起來。因為如不忍而「瞋他」,向他報復,這到底有何利益呢?這真是不必要的。】

這個忍是通達甚深法義,被發現而尊重起來,因為前面講到這個忍,在阿毗曇裏面它屬於無間道,是忍而不證的意思,但在大乘法就給它發揮起來,所以在人類德性的進展中,通達甚深法義,通達甚深法義的時候,它還是忍而不證。

一、瞋他有何益,自他增憂苦

1、要知自身的失敗,決不單是為了他人的損害破壞,主要還在自身的不健全。換言之,自己才能損害自己。】

前邊我們修戒也是,無論是外在環境上的誘惑,還是我們內心煩惱的衝動,主要還是說我們淨戒的力量薄弱。但是這裏;我們修行從自身上失敗,不單單是他人的傷害,或者他人的損害,或者來自他人的破壞,主要還是自身的不健全,自身不健全等於說;我們這個忍的力量還不足,或者淨戒的力量也不足,因為淨戒也是防非止惡的力量,你沒有別人來損害傷害你,你為了護戒,而寧死也不去犯戒,在戒里也有這樣的說法。不過這裏說;你失敗了,那就犯戒了,那就還是說你自身不健全。

換言之,自己才能損害自己。為什麼說自己才能損害自己呢?因為本身我們戒的力量不足,慈悲也不足,忍的力量也不足,肯定是自己損害自己。

【古人說:『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日之患』【1】。眼前的受損害,受冤曲,在自己如法的進修中,沒有不被了解而恢復的。】

我們前面學到業力的時候,也學到;我們一時的不如意的遭遇,一時受到種種的苦報,我們也只有說不斷的在修,因為這些苦,不是結果,它是過程,它是我們不斷在前進的過程,終究走過了黑夜,就會到達黎明!所以眼前受到損害,受到冤屈,經過時間的累積,沒有不被了解而恢復,真相終會大白的,眼前受了冤屈,受了污衊,一般人當然忍受不了,就去做種種的解釋,有的時候你越解釋就越陷入那種圈套里,越抹越黑,因為有的時候你自己解釋,沒辦法解釋清楚,還不如置之不理它,等待一段時間,真相終究會大白。但我們一般人受了一點委屈,可能馬上就解釋,能夠澄清自己的清白,有時候你是說不清的。

【唯有自己不向上,到死而德業無成,才是可憂慮的。】

就是我們道業才是可憂慮的,修行佛道,修行出世的聖道,其實在修行路上,肯定都不是一帆風順,受到種種的艱難困苦,受到種種的誤解陷害冤屈,如果你能夠不斷的在修行聖道,要用功辦道,不去在意別人的是非,可能心不會受到影響。如果心失了道心,就會在在煩惱堆里打轉出不來。

2、依佛法,不要說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2】,屈辱,犧牲,在無盡的生死過程中,這算得什麼?唯有不能趣向佛道,永遠在生死中頭出頭沒,才是可悲哀呢!所以不應該瞋忿報復,而應該安忍。】

確實,就是我們一輩子,哪怕你一輩子受冤屈了,受屈辱了,不明不白的死了,但要放在我們無盡輪迴的生死之中,真的不算什麼,我們無盡的生死長河真的是太長遠了,過去是無有始,未來是無有終,但是這需要菩薩有大的魄力,大的眼光,才能不被眼前的黑暗所遮蔽雙眼,一般有智慧的人,他會看到光明,他懂了佛法,盡未來際的修行之路,菩提之路,不是在幾生,也不是在幾世,它是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也不能說你某一世,總是那麼一帆風順,也不總是坎坎坷坷,肯定它像水流一樣,經過長江大河,忽而遇到急流,忽而遇到河灘,它都不一樣了,這就需要有遠大的眼光。

所以這個菩提心很重要,真的要發菩提心,那是從今日乃至究竟菩提,菩提心就以佛果為究竟的目標,無論經歷多長時間,是要一步一步給它完成。

3、而且,向怨敵瞋忿報復,並不就是恢復已受的損害。】

對自己的傷害,哪能說你去報復他,他打你一下,你再打他一下,你的損害就能得到恢復呢?這是不可能的,不過是為了泄內心的怨恨而已。

【不忍而瞋忿報復,徒然使自己與他人,增長種種的憂苦。】

這種憂苦;一個自己生嗔恨心,自己生怨恨之心,本身這是一種煩惱心所,你又去報復人家,所以自他曾增憂苦。

【向他報復,他當然受到憂苦,而自己瞋心發作,身心煩躁不安,有時會不顧一切,造成更大的錯誤,招致更大的損害。】

我們的嗔心,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講到【煩惱貪嗔痴,不善之根本,痴如醉如迷,嗔重貪過深】嗔煩惱就是【痴如醉如迷,嗔重貪過深】嗔煩惱成為窮凶極惡的罪惡的根源。我們在前面也學到了;嗔煩惱是最重的一種煩惱,不但對自己對世間是百害無一利。

嗔 一個是從業來說,嗔業也是最重,從報體來說,嗔的果報也是最深,因為嗔屬於我們欲界很重的煩惱,它不通三界,只是欲界才有嗔煩惱,所以菩薩修忍波羅蜜,都是在欲界來修忍,但菩薩也不單單在散心位上來修忍,菩薩也需要修專注,也要修禪定,他才能夠忍得住更重的傷害。

【《大智度論》卷 14:有人言:「善心有二種:(1)有粗,(2)有細;(1)粗名忍辱,(2)細名禪定。 (1)未得禪定心樂,能遮眾惡,是名忍辱;(2)心得禪定樂,不為眾惡,是名禪定。」】

善心有二種:有粗,有細;粗名忍辱,忍辱也是屬於善,一個是粗的善,一個是細的善,細的善就是禪定,未得禪定心樂,能遮眾惡,是名忍辱;他沒得禪定心之前,能夠遮潛諸惡,能夠忍辱。心得禪定樂,不為眾惡,是名禪定。因為禪定,是色界無色界的,嗔只有欲界,《大智度論》把忍辱定義為很粗的善,原因它是欲界的,因為嗔心就是欲界的,關鍵是你不忍,那就是欲界很重很重的煩惱造作,忍是欲界很粗很粗的善。

4、以怨報怨,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3】。】

下邊註解里,這句話來自《出曜經》。我也在《大智度論》裏面找到一個:

【【】(一)《大智度論》卷6:生忍 】

【1、忍惡不瞋,忍贊不喜 】

忍;一個是忍惡不起瞋,再者還要忍贊不喜,我們在這個章節里,忍的基本上都是惡,布施、持戒、利他、眾生不但不知道感恩,有時候還來損害你。忍其實也包含了忍這種樂。

【生忍名眾生中忍,(1)如恆河沙劫等眾生種種加惡,心不瞋恚;(粗賊)】

粗賊就是粗的善,你忍下了,那就稱作粗的善,沒忍下就變成粗的賊。

【(2)種種恭敬供養,心不歡喜。(軟賊)

再者種種恭敬供養,心不歡喜。你也能夠忍得住別人對你的讚嘆,讚美、恭敬、種種的供養,一般人可能很喜歡人去恭敬讚嘆供養,然後內心就很歡喜。忍其實它包含了對歡喜的事兒,你也要忍,不要去放縱自己,所以這個叫軟賊,軟賊就是那種很恭維的很好聽的話。

【(二)《大智度論》卷 14: 問曰:云何名生忍?答曰:有二種眾生來向菩薩:一者、恭敬供養,二者、瞋罵打害。】

就是有二種眾生來親近菩薩;一個是對菩薩恭敬供養,一個是對菩薩嗔罵打害。

【爾時,菩薩其心能忍,不愛敬養眾生,不瞋加惡眾生,是名生忍。】

這個忍包含了被喜愛的事能夠忍,嗔惱的事也能忍,這個是生忍。

問曰:云何恭敬、供養名之為忍? 答曰:有二種結使:】

問說:云何恭敬、供養名之為忍?回答說;有二種結使:結使就是煩惱,一般「結」就是我們內心打的結,內心糾結不開,為什麼稱為「使」呢?因為往往被這些煩惱所驅使,使你不能自在,往往被脾氣所驅使着走,我們都有煩惱使結。

【一者、屬愛結使,二者、屬恚結使。】

一個是愛,一個是嗔恚。

【恭敬、供養雖不生恚,令心愛着,是名軟賊。是故於此應當自忍,不着不愛。】

【《大智度論》卷 5〈序品 1〉:「是利養法如賊,壞功德本。譬如天雹,傷害五穀;利養、 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說譬喻:「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大正 25,98b26-c1) 】

在《大智度論》裏面講到;利養法如賊;利養、名聞、稱嘆,就像天上下的雹子,傷害五穀。像毛繩來把人捆綁住,能把你的皮膚骨都能勒斷,所以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也是這樣,貪着讚嘆供養。

二、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1、修集布施,持戒,好不容易。但由於一念的不忍,瞋忿心發,全部都被摧壞了。】

修集布施,持戒,好不容易這些布施持戒功德,能達到一定的清淨,善法累積,達到尸羅戒體,有一定到防止惡的力量。但由於一念的不忍,嗔恨心發,全部都被摧壞了。

【如說:『若有瞋恚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頃能頓壞』【4】。所以形容瞋是火一樣的,能焚燒一切功德善根,非下決心修忍不可!】

就是你宿世的善根,被一把嗔火給燒了,形容嗔是火一樣,能焚燒一切功德善根,非下決心修忍不可!

也確實是,嗔火會燒善根,為什麼呢?因為本身有戒體,有那種很清靜的心境,一旦發了火,嗔心起來,你心裏面就煩惱動亂不安,也就火燒功德林了。

2、假使能知道瞋恚的過失,安忍的功德,自會以理智來制伏瞋忿煩惱。】

(1)瞋恚之五過失

壞色:瞋心一起,全身血脈沸騰,面色會立刻變成醜惡的樣子。研究美容學的說:如人而多起瞋怒,面貌是很快的衰老了。】

一般人一怒起來,全身的血脈沸騰,面色一下就改變了,滿臉通紅,呲牙咧嘴的,從美容來說;如人而多起瞋怒,面貌是很快的衰老了。

失辯:瞋心一起,情感壓倒了理智,有的連對方說話的意義都聽不明白。衝動緊張,當然失掉了論辯的才力,為自己申訴,有時也會說錯了。】

就是人瞋心一起來的時候,情感壓倒了理智,有時候連對方的說話啥意思,你都聽不明白了,就是的人情緒非常衝動緊張,當然你就失掉了理性的辯才能力,為自己申訴,有時也會說錯話。也確實是,人那種情緒衝動的時候,他就沒有理性的,這個時候沒理辯三分吧;妄語、惡口、什麼惡的口業都來了。

善士遠離:凡性情暴躁,多起瞋忿的人,良善的朋友,都會為了不值得結怨而離去的。】

脾氣非常暴躁的人,一般都會遠離。

毀戒:瞋忿發作,只圖達到報複目的,什麼都顧不得了。殺、盜、淫、妄,無惡不作。】

嗔心總是發作,你肯定是守不好戒的,只圖達到報複目的,什麼都顧不得了。殺、盜、淫、妄,無惡不作。嗔心只是圖自己心情的痛快了,自己內心不滿,馬上就宣洩出去,不管給別人造成什麼傷害,他只圖自己心情快樂就可以了。

墮落:這樣的積集瞋業,一旦老死到來,還有什麼善報,只有墮落惡趣的一路了。】

(2)修忍之五德

    【  一念的不忍,產生這樣的惡果,怎可不加以制伏?】

一念嗔心起,會燒很多的功德法財,還會產生種種的惡果,這樣的過失你要制服他。

【 反之,如能忍怨,那麼,相貌端嚴,辯才明晰,善友共聚,不犯禁戒,死後上升而向佛道──五德都具足了。】

上面一個是恚嗔的五失,一個是修忍的五德。

這節課大致就是這些內容,為了維護我們的善根,施的善根,戒的善根,還是儘量的忍一忍,我們現在的忍,可能是那種強壓制的忍,因為還沒有那種認可、認知的知解,可能智慧還不太相合,我們現在聽經聞法,其實就是不斷的在增強我們的認知,對人生對佛法不斷的增強正見,讓我們能更加了解修行路上怎麼樣才能夠儘量的不造作惡,儘量的向善,所以這需要認知認可,你可能忍的能踏實一些,或者持久一些,不會那麼衝動,如果我們沒有認知的時候,那種忍耐能夠忍一次、二次,三次可能就忍不過了,那就會大爆發,更嚴重!我們現在等於說也不斷的在增強忍的認知度,今天就學到這裏。


回向!

補充資料:

《學佛三要》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禪定主宰根身的力量及過程,正與醫學上,施用麻醉藥的情形相同。施用手術的,以麻醉劑,使患者的身心,部分停止活動。先是憶想不起,大腦的記憶失去了。其次,苦樂的感覺也失去,那正是動手開刀的時候。在動手術過程中,有呼吸,也有脈搏。等到手術成功,麻醉力消失,苦痛的感覺來了,憶念也來了。假使在手術過程中,忽然呼吸停頓,脈搏停止,那就手術失敗,生命也就完了。這個過程,與禪者入定,恰好相合。若修至初禪,眼不見,耳不聞,但意識還相當活動,還有思想憶念。修到二禪,「無尋無伺」,憶想就沒有了(這是定境的無分別)。修到四禪,沒有苦痛,也沒有快樂的感覺;那時,「身行」的呼吸停止了。修到空無邊處,身體的溫度也低落而冷了。可是,那時的定心,還是存在的。等到要從定起,心一動,溫度增加,呼吸也來了,苦樂的感覺,思想的活動,一切回復如故。那些修定純熟,到了「超作意位」,一念間就入了定,比麻醉劑優勝而迅速得多。麻醉劑,只是以物理來影響生理;一旦分量過重過輕,或引起生理上的突然變化,依於肺臟的呼吸,依於心臟的脈搏停止,就會死亡。可是修禪定的,是以心理來影響生理,呼吸雖停頓了,脈搏或溫度都沒有了,卻並不會死。」( Y 15p57~58 )


《華雨集第二冊》:「俱解脫阿羅漢有深的禪定;引發神通──見、聞、覺、知都有超常的能力;老病所生的身苦,因定力而大為輕微。在阿羅漢中,俱解脫者是少數,受到佛弟子的欽仰。但得深定,發五神通,依定力而身苦輕微,是共世間的,神教徒也有人能修得這樣的。所以,佛弟子應以般若自證得解脫為要務,而以般若得解脫。」( Y 26p32~33 )


《佛法概論》第十二章:「慧解脫的,身體的痛苦與常人一樣。定力深的,身苦可以減輕,或者毫無痛苦。」


《佛在人間》:「佛法的光明,引導我們;佛法的信心,支持我們,實現現生的福樂。但決不是說,信了佛,就不會窮,不會病,不會受到挫折。要知世間身苦的解除,是相對的,也是有限度的。經上說:「積聚(財物)皆銷散,崇高(權位)必墮落,合會(眷屬)要當離,有生無不死」。這是終於到來的;不是意外,而是世間事物的必然。所以正信佛法的人,如患病而福壽未盡,那麼求醫藥,求三寶,病苦會早日健康。如福壽已盡,那麼在三寶的光明中去世,會因自己的善業淨業,而自然的增進。不病是這樣,病了也這樣,病而不能痊癒,還是這樣;信心堅定,不因病而動搖,才是於佛法有信心的人。」


《佛在人間》:「我們得到了這個身體,從業而有。有了這個業報身,從身體而來的苦痛是難免的。特別是生理機能,必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一切暫時的喜樂,在無常的過程中,都要逐漸消逝。無常是世間的實相,是不可抗拒的,也是應有的,何必專為這小小的身苦而不能自拔呢!」( Y 14p223 )